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注釋
-
門隔花深夢舊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門隔花深:即舊游之地,有“室邇人遠”意。“夢舊游”,猶“憶舊游”,夢魂牽繞卻比“憶”字更深一層。夕陽:連“燕”,用劉禹錫“烏衣巷口夕陽斜”詩意。燕子歸來,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覺燕亦然。且人有阻隔,而燕沒遮攔,與上句連;就上片結構來說,又只似一句插筆。此句寫人,初見時搴簾的神態,只輕輕一點,記舊游景況,接第一句。寫春夜月色朦朧,楊花飛舞,柳絮無聲地飄漾,好像春在墮淚;云彩移動,時時遮月,仿佛有影,好像月在含羞。因聯想到美人,作此比喻,懷人之感即在言外?!靶性啤弊置骐m出《高唐賦》,這里既在寫景,自可作一般的解釋。東風料峭,入晚添寒是實情,但春天有秋天的感覺,且似乎比秋天還要冷些,這就帶有情感移人的作用。仍以景結,而情自見。薛道衡《春和月夜聽軍樂廳詔》“月冷疑秋夜”,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春半如秋意轉迷”,韓偓《惜春》“節過清明卻似秋”,均可參看。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