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墓園
-
由施耐庵紀念館向西十余里 (今興化市新垛鄉施家橋村境內),為施耐庵墓園。墓前立一磚砌三門牌坊,正中橫梁上,懸有“耐庵公坊”四字石刻,墓在蒼松翠柏間,趙樸初手書“重修施耐庵墓記”的石碑立于墓前,鄰近還有一綠島,一條小河環島流過,人在高處俯視,卻似獅子(施子)盤繡球,因而俗稱“風水寶地”。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張惠仁有詩贊之曰:
隔岸白駒迷曉霧,盤球獅子沐晨陽。
耐庵泉下泰然臥,評說由人論短長。
- 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本名彥端,漢族,今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士,后棄官歸里,閉門著述,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施耐庵故里江蘇興化新垛鄉施家橋村有墓園、紀念館,有《施氏家薄譜》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