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評價
-
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詔追贈蘇軾為資政殿學士,贈張耒集英殿修撰,誥詞說:“四人以文采風流為一時冠,學者欣慕之及繼述之”。既概述了張耒等人的影響,又肯定了其文學成就,終于使張耒等巨名昭彰,流芳千秋。
在蘇軾、蘇轍、黃庭堅、晁補之、秦觀等相繼辭世后,仍作為文壇中流砥柱,傳道授業,光大文風?!端问贰の乃噦鳌贩Q其:“耒獨存,士人就學者眾。”
- 張耒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淮陰)人。耒「少年讀詩書,意與屈賈爭??谡劙酝趼?,銳氣虹霓橫」(《秋懷十首》之一)。熙寧六年(1073)進士,授臨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試學士院,授秘書省正字,累遷起居舍人。紹圣初,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尋坐黨籍,徙宣州,謫監黃州酒稅,再貶監竟陵郡酒稅?;兆诹ⅲ馂辄S州通判,歷知兗州、潁州、汝州。崇寧初,坐元祐黨籍,貶官。大觀年間,移居陳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端问贰?、《東都事略》有傳。著有《張右史文集》六十卷。詞存六首。趙萬里輯為《柯山詩馀》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