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評價
- 張耒平生仕途坎坷,屢遭不幸,可他從未忘懷操寫詩文。其著作被后人多次雕版印行,名為《柯山集》、《張右史文集》、《宛丘集》等,今人李逸安、孫通海、傅信三人編輯的《張耒集》,收詩約二千三百首,散文、史論、議論近三百篇,真可謂洋洋大觀矣!其詩早年體制豐腴,音節瀏亮,東坡稱之“汪洋沖淡,有一唱三嘆之音”,晚歲落其華,趨務平易,酷肖白樂天(居易)、張文昌(籍),一時獨步吟壇;其文則雄深雅健。纖秾瑰麗,無所不有,蔚然成家。
- 張耒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淮陰)人。耒「少年讀詩書,意與屈賈爭。口談霸王略,銳氣虹霓橫」(《秋懷十首》之一)。熙寧六年(1073)進士,授臨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試學士院,授秘書省正字,累遷起居舍人。紹圣初,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尋坐黨籍,徙宣州,謫監黃州酒稅,再貶監竟陵郡酒稅。徽宗立,起為黃州通判,歷知兗州、潁州、汝州。崇寧初,坐元祐黨籍,貶官。大觀年間,移居陳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宋史》、《東都事略》有傳。著有《張右史文集》六十卷。詞存六首。趙萬里輯為《柯山詩馀》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