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評價
-
王翰的涼州詞與王之渙的涼州詞同負盛名,作品于曠達、豪縱、諧謔的背后,流露了士兵們的一種厭戰情緒。
王翰,出自富貴之家,豪放不羈,能寫歌詞,自歌自舞。其歌行風華流麗。唐人七言斷句,李滄溟推王昌齡“秦時明月”為壓卷,王鳳洲推王翰“葡萄美酒”為壓卷。王漁洋謂: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秦時明月”、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而終唐之世,無出此四章之右者矣。
據張說講,王翰筆頭子很快,很能寫。有一個叫徐堅的人曾問過張說當代文士誰寫的好,張說回答道,“王翰之文有如瓊林玉斝,雖爛然可珍,而多有玷缺,若能箴其所闕,濟其所長,亦一時之秀也。”這番議論該是在說王翰的文章,而不是詩。可惜他留下來的文章太少,我們也就無法判斷張說的評價是否公允了。
從王翰留下的十四首詩上看,他寫七言要比五言好。他有一首題為《飲馬長城窟行》的歌行體,也真的看出了駕馭語言的才氣和看問題的獨特角度,其中如“歸來飲馬長城窟/長城道傍多白骨/問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如此看來,他對秦始皇累死萬民而修長城怨氣不小,甚至還指責說筑長城就是在“筑怨”,而秦始皇的弱智也在於此。
他還寫過一首《飛燕篇》和一首《古蛾眉怨》,恐是在遭貶以後所作,因為內容涉及到諷刺宮中奢侈生活及哀嘆宮女命運不幸,估計也是想泄泄私憤。好在他也有鼓勵宮女的話,雖算不上有多積極,但也比較適合於他自己----“人生百年夜將半/對酒長歌莫長嘆”。
- 王翰
王翰即王瀚,唐代詩人。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睿宗景云元年(710)登進士第。張說鎮守并州,極重其才,舉直言極諫科,授昌樂尉。又登超拔群類科。張說任宰相,召他為秘書正字,升任通事舍人、駕部員外郎。開元十四年(726)張說罷相,王翰任汝州刺史,又被貶為仙州別駕;后因任俠嗜酒,豪放不羈,再貶道州司馬。后病死于道州司馬任上。擅長詩,多壯麗之詞,擅長歌行和絕句,名重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