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創作背景
-
《死水》是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風格的詩作。聞一多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集詩人、學者和革命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詩人。他創作的詩集主要有《紅燭》、《死水》兩部。這兩部詩集雖然是聞一多思想和藝術風格發展不同階段的產物,但它們共同貫穿著一條愛國主義紅線。【死水】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索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霉俊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
詩集《紅燭》是聞一多第一本詩集,這個詩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詩人強烈的反封建意識、在異國他鄉的孤寂以及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其中,《太陽吟》寫得很有特色。詩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情于太陽,向它傾訴了思鄉戀國的衷腸。詩集《死水》所收輯的作品無論是思想的深刻,還是藝術的成熟,都要比《紅燭》集中的作品有顯著的提高。其中《發現》、《一句話》、《死水》等詩篇,寫得或悲痛、或激憤、或豪邁熱烈,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命運的憂慮與關切,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讀者無論何時讀到這些作品,都會為之動情、顫栗。
聞一多的詩歌在藝術上有著獨特的風格。他有感于“五四”以來新詩過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種新格律詩。由于追求藝術上的嚴謹,這使得他的詩大多有富于浪漫氣息的幻想,嚴謹奇特的構思,火山爆發式的激情,一詠三回環的語勢,以及比喻、夸張、象征、反復等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等特點。
聞一多在我國新詩創作理論建設上也很有成績,他的新格律詩理論被后人稱為現代詩學的奠基石。
1922年,詩人懷著報效祖國的志向去美國留學。在異國的土地上,詩人嘗到了華人被凌辱、歧視的辛酸。1925年,詩人懷著一腔強烈愛國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國。然而,回國后呈現在他面前的祖國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景象——軍閥混戰、帝國主義橫行,以至于詩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轉至極度的憤怒。
《死水》一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