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況籍貫考證
-
關于荀況的出生地,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荀況是趙國人,這沒有什么爭議的。但是,戰國末期,趙國的疆域縱橫兩千里,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處,卻是直到今天仍然眾說紛紜的話題。以致于荀子成為歷史名人中極少見的只有“國籍”,沒有“故籍”、“戶籍”。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山西新絳說
荀子祖籍古茍國。現今新絳縣北之席村,原稱荀城,即古荀國之都城。春秋時期荀國被晉國所滅。戰國時期三家分晉之后,絳州一帶本屬魏國。但因秦、趙、魏之間的戰爭,國境線犬牙交錯,時有變化。絳州一帶曾屬趙國。臨近的稷山縣廉城,相傳即趙國大將廉頗屯兵之地。故司馬遷在《史記》中為荀子與孟子合寫列傳時,稱荀子為趙國人。新絳城內龍興寺發現《荀子故里》石匾額一塊。當地至今流傳著關于荀子的傳說。
山西安澤說
學者研究確認了隨著歷史的演變到戰國末期,唯安澤縣先稱伊氏后稱猗氏,屬韓國上黨郡管轄?!堵褐葜尽?、《山西歷史地名錄》均有鐵定的記載?!妒酚洝吩疲骸扒卣宵h,韓不能救,其守馮亭以上黨降趙”。因此荀子故里,只可能是棄韓歸趙后的位于山西南部的安澤。
荀子名況,相傳戰國時期出生在絳州(荀城)。
河北邯鄲說
這種意見認為以上的兩種意見都不可信?!妒酚洝钒衍髯臃Q“趙人”,而沒有稱“趙國人”。趙國在戰國時期的疆域很大,包括河北、山西大部,還有內蒙、山東、河南的一部分。司馬遷是一位十分嚴謹的史學家,他既然不稱荀子為“趙國人”,只稱荀子為“趙人”,按照約定俗成的解釋,“趙人”只可以解釋為邯鄲人。因為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只有邯鄲才可以稱“趙”,其它的地方是不能夠稱“趙”的。
詳情請參閱著名荀子研究專家劉志軒先生的《荀子籍貫考辨》。
- 荀況
荀況即荀子(戰國末期趙國思想家),(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