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生平
-
魏徵早年值隋末戰(zhàn)亂,曾投瓦崗起義軍。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圖籍的太子洗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諫議大夫,繼任中央行政長官之一的侍中。貞觀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于犯顏直諫著稱。作為太宗的重要輔佐,他曾懇切要求太宗使他充當對治理國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為對皇帝一人盡職的“忠臣”。每進切諫,雖幾次極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動搖,使太宗也為之折服。為了維護和鞏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曾先后陳諫200多事,勸戒太宗以歷史的教訓為鑒,勵精圖治,任賢納諫,本著清靜無為、“仁義”行事,無不受到采納。貞觀十三年(639)所上《十漸不克終疏》,在當時和后世都有重要影響。
作者介紹
- 魏征
魏征(580─643),唐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字玄成,魏州曲城(故址在今山東掖縣東北)人,一作館陶(今河北館陶縣)人。少孤貧,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密敗,投唐主李淵,自請安輯山東,擢秘書丞,后又為竇建德俘獲,任起居舍人。建德敗亡,入唐任太子洗馬。「玄武門之變」后,太宗重其才,擢為諫議大夫,歷官尚書右丞、秘書監(jiān)、侍中、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等職,封鄭國公。任職期間,敢于犯顏直諫,勸誡太宗居安思危,兼聽廣納,輕徭薄賦,躬行儉約,對實現(xiàn)貞觀之治頗有貢獻,為一代名臣。曾主持校定秘府圖籍,主編《群書治要》,撰《隋書》序論及《梁書》、《陳書》、《北齊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