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貞書法特色
- 徐有貞善書法,長于行草,小行書尤為精妙,下筆尖峭,捺筆重按,間露章草遺意,筆法瘦勁豪放,得力懷素、米芾神韻,力求變化,有自己的風貌。清顧復評其書云:“武功早年書學褚,有不勝綺羅之態。中年學王,出規入矩,古色蒼然。晚年豪放縱逸,謂之學懷素,又謂之學元章”。傳世作品有《別后帖》書札,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弟子吳寬、外孫祝允明均受其親自指教、提攜,成為“吳門書派”的中堅,在詩文書畫諸方面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 徐有貞
徐有貞(1407~1472)初名珵(chéng),字元玉,號天全,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因謀劃英宗復位,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后誣告殺害于謙、王文等,獨攬大權。因與石亨、曹吉祥相惡,出任廣東參政。后為石亨等誣陷,詔徙金齒(今云南保山)為民。亨敗,得放歸。成化初,復官無望,遂浪跡山水間。書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勁不凡,撰有《武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