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春文學創作
-
王象春家居時,曾寓居濟南大明湖南側,在百花洲筑問山亭,徜徉于濟南湖光山色之中,以山水自娛,寫有《齊音》(亦稱《濟南百詠》)百首,對濟南山水湖泉題詠殆遍。如《大明湖》:
萬派千波竟一門,岡巒回合紫云屯。 蓮花水底危城出,略似鏤金翡翠盆。
生動地描寫出明湖山水相形的闊大境界和城映水底、繽紛薈萃的秀美景致。然而,王象春詩并非只是詠寫自然景致,其題詠古跡的《書項王廟壁》一詩,則抑揚楚漢,直抒己見: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 h王真龍項王虎。玉塊三提王不語。 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 ≯蛳旅廊似?,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
象春以詩名于萬歷間。其山水詩,生動活潑,清新自然,讀罷回味無窮。錢謙益說王象春“以詩自負,才氣奔軼,時有齊氣,抑揚墜抗,未中聲律”(《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評論較為中肯。除《齊音》外還著有《地理俯察備要》、《山昔湖集》、《問山亭集》等。
- 王象春
王象春(1578~1632)明末詩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號虞求,別號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東淄博市桓臺縣新城鎮)人,清初文學家王士禎從祖。萬歷三十八年進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終因剛直而免官歸田。象春才氣奔軼,詩宗前后七子,詩文結集為《齊音》(亦題《濟南百詠》)、《問山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