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野史逸聞
-
顏真卿作撫州刺史的時候,縣里有個叫楊志堅的人,酷愛學習可是家里貧困,同鄉人不了解他。他的妻子因為錢財的供給太少,向他要休書離婚。楊志堅寫了一首詩送給她說:“當年立志早從師,今日翻成鬢有絲。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遲。金釵任意撩新發,鸞鏡從他別畫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彼钠拮幽弥?,到州里去辦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顏真卿在評判的公文上說:“楊志堅很早就鉆研儒家學說,很有作詩的名聲,心里雖然羨慕高高地考中科舉,自身卻沒有享受到一點俸祿。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終沒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幫助丈夫成就事業;只想學朱買臣的女人,討厭并拋棄自己的丈夫。給家鄉帶來恥辱,敗壞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給以懲罰警誡,怎么能制止這類輕浮的行為呢?婦人應當打二十板子,任憑她去改嫁。楊志堅秀才,資助他糧食布匹讓他隨著軍隊暫時擔任個職務”。四面八方遠近的人們聽說了這件事,沒有不心悅誠服的。從此江表一帶的女人,沒有敢拋棄她的丈夫的。
作者介紹
- 顏真卿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并稱:“顏筋柳骨”。
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為監察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陵縣)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后為李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