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 簡介
「元朝」
-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關漢卿相關資料
-
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號已齋(一作一齋),約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時。賈仲明《錄鬼簿》吊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詳情
關漢卿的雜劇內容具有極高的現實性和強烈的反抗精神。在關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詳情
關于關漢卿的生平的資料相當缺乏,只能從零星的記載中窺見其大略。據元代后期戲曲家鐘嗣成《錄鬼簿》的記載,“關漢卿,大都人,太醫院尹,號已齋叟”,“太…詳情
在今河北省安國市關漢卿故里伍仁村東北500米處,有關氏陵墓。墳墓原長4米,寬3米,高1.5米,東南-西北向。相傳村西北角為關宅遺址,俗稱"關家園,面積九畝九…詳情
雜劇 關漢卿雜劇題材和形式都廣泛而多樣化,有悲劇,有喜劇,有壯烈的英雄,有戀愛故事,有家庭婦女問題,有官場公案。雜劇題材大多反映現實,生活面非常…詳情
關漢卿是中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一位偉大的作家,他一生創作了許多雜劇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劇作為元雜劇的繁榮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詳情
蒙古人是第一個在中國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它統治的一條措施就是把全國人分為四等,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漢族被列在第三等漢人和第四等南人中,地位最低。同時…詳情
第一類 是揭露統治者殘暴,反映社會矛盾的,如《竇娥冤》、《魯齋郎》等;第二類 是描寫下層婦女的生活斗爭,突出她們的機智勇敢,多帶有喜劇意味,如…詳情
關漢卿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是中國戲曲的奠基人。他的雜劇,是推動元雜劇脫離雜劇的“母體”走向成熟的杠桿,是標志戲曲藝術創作走上高峰的旗幟,并…詳情
關漢卿的作品
-
- 《【中呂】普天樂》
- 《【仙呂】醉扶歸_禿指甲十指》
- 《【雙調】新水令_攪閑風吹散》
- 《雜劇·溫太真玉鏡臺》
- 《雜劇·山神廟裴度還帶》
- 《雜劇·尉遲恭單鞭奪槊》
- 《雜劇·詐妮子調風月》
- 《【仙呂】一半兒_題情(四首》
- 《雜劇·錢大尹智勘緋衣夢》
- 《一枝花·不伏老》
元朝名人推薦
-
- 馬致遠
- 揭傒斯
- 李治
- 蘭楚芳
- 劉秉忠
- 王實甫
- 鄧牧
- 紀君祥
- 楊載
- 班惟志
- 吳澄
- 王沂孫
- 黃庚
- 劉敏中
- 李愛山
- 鄧玉賓
- 貫云石
- 李致遠
- 盧摯
- 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