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
出自宋朝辛棄疾的《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原文賞析: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版本一)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
此日樓臺鼎鼐,他時劍履山河。都人齊和《大風歌》。管領群臣來賀。(版本二)- 拼音解讀:
-
táng shàng móu chén zūn zǔ ,biān tóu jiāng shì gàn gē 。tiān shí dì lì yǔ rén hé ,“yàn kě fá yú ?”yuē :“kě ”。
jīn rì lóu tái dǐng nài ,míng nián dài lì shān hé 。dà jiā qí chàng 《dà fēng gē 》,bú rì sì fāng lái hè 。(bǎn běn yī )táng shàng móu chén wéi wò ,biān tóu měng jiāng gàn gē 。tiān shí dì lì yǔ rén hé 。yàn kě fá yǔ yuē kě 。
cǐ rì lóu tái dǐng nài ,tā shí jiàn lǚ shān hé 。dōu rén qí hé 《dà fēng gē 》。guǎn lǐng qún chén lái hè 。(bǎn běn èr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為江西提點刑獄,調京西轉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詳情
-
- 品令(族姑慶八十,來索俳語)
- 念奴嬌(贈夏成玉)
- 柳梢青(賦牡丹)
-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漢宮春(答吳子似總斡和章)
- 鷓鴣天(鄭守厚卿席上謝余伯山,用其韻)
-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南鄉子(慶前岡周氏旌表)
-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
-
- 楊炎正
- 趙企
- 趙崇
- 夏竦
- 柳開
- 王雱
- 李元膺
- 袁正真
- 李甲
- 王汝舟
-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原文,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翻譯,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賞析,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閱讀答案,出自辛棄疾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辛棄疾的詩詞
宋朝名人推薦
名句類別
- 「抒情」
辛棄疾的詩詞
- 《品令(族姑慶八十,來索俳語)》
- 《念奴嬌(贈夏成玉)》
- 《柳梢青(賦牡丹)》
-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漢宮春(答吳子似總斡和章)》
- 《鷓鴣天(鄭守厚卿席上謝余伯山,用其韻)》
-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南鄉子(慶前岡周氏旌表)》
-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
熱門名句
-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 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 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
- 露下旗濛濛,寒金鳴夜刻
-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
-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
- 孤眠鸞帳里,枉勞魂夢,夜夜飛揚
-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