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出自宋朝柳永的《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 原文賞析:
【少年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 拼音解讀:
-
【shǎo nián yóu 】
cān chà yān shù bà líng qiáo ,fēng wù jìn qián cháo 。 shuāi yáng gǔ liǔ ,jǐ jīng pān shé ,qiáo cuì chǔ gōng yāo 。
xī yáng xián dàn qiū guāng lǎo ,lí sī mǎn héng gāo 。 yī qǔ yáng guān ,duàn cháng shēng jìn ,dú zì píng lán rá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注釋及譯文
①灞陵橋:在長安東(今陜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楊柳枝贈別。 ②風物:風光和景物。…詳情 -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賞析
這是柳永漫游長安時所作的一首懷古傷今之詞。上片寫詞人乘舟離別長安時之所見。這首詞運用了回環斷續的藝術手法,借助灞橋、古柳、夕陽、陽關等寓意深遠的意象,不加絲毫議論,只通過憑吊前朝風物,就抒發無限的感慨,做到了“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詳情 -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潤州(今江蘇鎮江)。身后很…詳情
-
- 浪淘沙漫(夢覺、透窗風一線)
- 二郎神(炎光謝)
- 六么令(仙呂調)
-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 駐馬聽(林鐘商)
- 斗百花(三之二)
- 婆羅門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 木蘭花(四之二·林鐘商)
- 訴衷情(林鐘商)
-
- 王禹偁
- 晁端禮
- 杜旟
- 劉仙倫
- 劉克莊
- 黃機
- 孫道絢
- 蔡挺
- 趙可
- 何夢桂
-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原文,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翻譯,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賞析,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閱讀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