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出自南北朝鮑照的《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 原文賞析:
【代出自薊北門行】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yán)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qiáng)。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fēng)沖塞起,沙礫自飄揚(yáng)。
馬毛縮如猖,角弓不可張。
時(shí)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bào)明主,身死為國殤。
- 拼音解讀:
-
【dài chū zì jì běi mén háng 】
yǔ xí qǐ biān tíng ,fēng huǒ rù xián yáng 。
zhēng qí tún guǎng wǔ ,fèn bīng jiù shuò fāng 。
yán qiū jīn gān jìn ,lǔ zhèn jīng qiě qiáng 。
tiān zǐ àn jiàn nù ,shǐ zhě yáo xiàng wàng 。
yàn háng yuán shí jìng ,yú guàn dù fēi liáng 。
xiāo gǔ liú hàn sī ,jīng jiǎ bèi hú shuāng 。
jí fēng chōng sāi qǐ ,shā lì zì piāo yáng 。
mǎ máo suō rú chāng ,jiǎo gōng bú kě zhāng 。
shí wēi jiàn chén jiē ,shì luàn shí zhōng liáng 。
tóu qū bào míng zhǔ ,shēn sǐ wéi guó shā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
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注釋
緊急征召的文書從邊塞崗?fù)鱽恚瑧?zhàn)爭爆發(fā)的消息已經(jīng)傳到京都。被征召的騎兵駐扎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zhàn)士們的戰(zhàn)斗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詳情 -
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賞析
鮑照用曹植《燕歌行》首句作詩題,并由曹詩“遙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葉葉自相當(dāng)”等句引起邊亭征戰(zhàn)生活的聯(lián)想。在表現(xiàn)壯士赴敵投軀的忠良?xì)夤?jié)時(shí),穿插胡地風(fēng)物奇觀的描寫,是南北朝時(shí)期罕見的…詳情 - 鮑照
鮑照(412?-466)字明遠(yuǎn),東海(今江蘇省漣水縣北)人。出身貧寒。因向宋臨川王劉義慶獻(xiàn)詩而受到賞識,被任為國侍郎。文帝時(shí)遷中書舍人。臨海王子項(xiàng)鎮(zhèn)荊州,鮑照又任前軍參軍,所以世稱鮑參軍。后臨海王謀反,鮑照死于亂軍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國分裂,門閥士族當(dāng)權(quán)的時(shí)代,一生關(guān)心國家命運(yùn),對劉宋王朝的政治深為不滿。但由于「家世貧賤」而在宦途上飽受壓抑。鮑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的詩歌思想內(nèi)容較豐富,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有些詩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戰(zhàn)亂和徭役壓迫下的痛苦生活,表達(dá)了作者要求保衛(wèi)國…詳情
-
- 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
- 舞鶴賦
- 擬行路難·其一
- 擬行路難·其六
- 蕪城賦
- 贈故人馬子喬(雙劍將離別)
- 玩月城西門廨中(始見西南樓)
- 學(xué)劉公干體
- 發(fā)后渚
- 擬行路難(秋思忽而至)
-
- 王融
- 陶弘景
- 劉昶
- 釋寶月
- 北朝樂府
- 謝莊
- 丘遲
- 蕭衍
- 孔稚珪
- 王褒
- 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原文,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翻譯,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賞析,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閱讀答案,出自鮑照的作品
相關(guān)翻譯
相關(guān)賞析
作者介紹
鮑照的詩詞
南北朝名人推薦
名句類別
鮑照的詩詞
- 《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
- 《舞鶴賦》
- 《擬行路難·其一》
- 《擬行路難·其六》
- 《蕪城賦》
- 《贈故人馬子喬(雙劍將離別)》
- 《玩月城西門廨中(始見西南樓)》
- 《學(xué)劉公干體》
- 《發(fā)后渚》
- 《擬行路難(秋思忽而至)》
熱門名句
- 時(shí)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
- 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 星點(diǎn)點(diǎn),月團(tuán)團(tuán)倒流河漢入杯盤
- 東風(fēng)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 驚鳥去無際,寒蛩鳴我傍
- 佳人應(yīng)怪我,別后寡信輕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