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出自唐朝王維的《酌酒與裴迪》
- 原文賞析:
-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 拼音解讀:
- zhuó jiǔ yǔ jun1 jun1 zì kuān ,rén qíng fān fù sì bō lán 。
bái shǒu xiàng zhī yóu àn jiàn ,zhū mén xiān dá xiào dàn guàn 。
cǎo sè quán jīng xì yǔ shī ,huā zhī yù dòng chūn fēng hán 。
shì shì fú yún hé zú wèn ,bú rú gāo wò qiě jiā cā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人情:人心?!逗鬂h書·皇甫規傳》:“而災異猶見,人情未安者,殆賢遇進退,威刑所加,有非其理也。”翻覆:謂反覆無常;變化不定。晉陸機《君子行》:“休咎相乘躡,翻覆若波瀾?!?
⑷相知:互相知心的朋友。唐馬戴《下第再過崔邵池陽居》詩:“關內相知少,海邊來信稀?!卑磩Γ阂允謸釀?,預示擊劍之勢,表示提防?!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詳情
斟酒給你請你自慰自寬,人情反復無常就像波瀾。
相交到老還要按劍提防,先貴者卻笑我突然彈冠。
野草新綠全經細雨滋潤,花枝欲展卻遇春風正寒。
世事浮云過眼不值一提,不如高臥山林努力加餐?!?a href="http://www.pinswag.com/wenzhang/18325.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詳情
相關賞析
-
《酌酒與裴迪》是唐代詩人王維為勸慰友人裴迪而創作的一首拗體七律。此詩用憤慨之語對友人進行勸解,似道盡世間不平之意,表現了王維欲用世而未能的憤激之情。全詩風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錯綜成文,又一氣貫注,構思布局縝密精妙。?此詩作于王維隱居輞川時期,大約于《輞川集》寫于同時。王維一生沉浮宦海,安史之亂后,“在輞口,其水舟于舍下,別置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在京師;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保ā杜f唐書·王維傳》)此詩為王維勸慰裴迪而作。…詳情
此詩是王維晚年詩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首句“酌酒與君君自寬”,“君”字重復強調,這是障眼法;骨子里其實是胸中郁積憤懣,需與摯友一起借酒澆化。所謂“寬”者,寬人也即寬己,正是因為無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瀾”,一曰翻覆,二曰波瀾,足見心中憤激之情。三四句緊承“人情翻覆”,照應止水波瀾的外部刺激,強調矛盾兩端,鋪敘反目成仇,人心無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說了。相知成仇,先達不用,說盡了世態炎涼,當是實有所指。前四句關鍵在“笑”字。彈冠”本為援手薦引乃同契之義,此處則反用其意,一旦“先達”即笑侮后來彈冠(出仕)者,輕薄排擠,乃至下井落石,此為淋漓之戟罵。金圣嘆以為“自是千古至今絕妙地獄變相”,誠為得言?!?a href="http://www.pinswag.com/wenzhang/18327.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詳情
作者介紹
-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李林甫上臺后,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維被攻陷長安的安祿山叛軍所俘,他服藥取痢,佯稱瘖疾,結果被安祿山「…詳情
王維的詩詞
-
- 西施詠
-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 千塔主人
- 木蘭柴
- 冬日游覽
- 贈祖三詠(濟州官舍作)
- 贈劉藍田(一作盧象詩)
- 投道一師蘭若宿
- 秋夜獨坐
-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唐朝名人推薦
-
- 陳羽
- 武則天
- 殷堯藩
- 李泌
- 敬括
- 高蟾
- 張仲素
- 關盼盼
- 來鵠
- 敦煌曲子
- 酌酒與裴迪原文,酌酒與裴迪翻譯,酌酒與裴迪賞析,酌酒與裴迪閱讀答案,出自王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