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出自清朝辛棄疾的《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 原文賞析:
-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 拼音解讀:
-
yè yuè lóu tái ,qiū xiāng yuàn yǔ 。xiào yín yín dì rén lái qù 。shì shuí qiū dào biàn qī liáng ?dāng nián sòng yù bēi rú xǔ 。
suí fèn bēi pán ,děng xián gē wǔ 。wèn tā yǒu shèn kān bēi chù ?sī liàng què yě yǒu bēi shí ,zhòng yáng jiē jìn duō fēng yǔ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此詞作于公元一一九〇年(紹熙元年庚戌)八月十七日夜。篆岡,是辛棄疾在上饒的帶湖別墅中的一個地名。小酌,便宴。此詞就是在這次吟賞秋月的便宴上即興寫成的。 上片寫帶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詳情
題目寫明,這首詞作于庚戌年,即南宋光宗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中秋后二夕,即中秋后二日之夜晚;帶湖篆岡,作者辛棄疾在上饒的帶湖別墅的一處地名;小酌,小宴。就是說,這個作品是在11…詳情
作者介紹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為江西提點刑獄,調京西轉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詳情
辛棄疾的詩詞
-
- 水調歌頭(即席和金華杜仲高韻,并壽諸友,惟酹乃佳耳)
- 浣溪沙(常山道中)
- 清平樂·村居
- 賀新郎(韓仲止判院山中見訪,席上用前韻)
- 菩薩蠻(坐中賦櫻桃)
- 水調歌頭(將遷新居不成有感戲作。時以病止酒,且遺去歌者。末□及之)
- 朝中措(九日小集,世長將赴省)
- 賀新郎(用韻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余欲令筑陂於其前)
- 好事近(元夕立春)
- 丑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清朝名人推薦
-
- 繆嗣寅
- 蒲松齡
- 鄭文焯
- 劉若蕙
- 黃任
- 王溥
- 顧彩
- 俞益謨
- 彭端淑
- 張惠言
-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原文,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翻譯,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賞析,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閱讀答案,出自辛棄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