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出自清朝蘇軾的《贈劉景文 / 冬景》
- 原文賞析:
-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最是 一作:“正”)
- 拼音解讀:
-
hé jìn yǐ wú qíng yǔ gài ,jú cán yóu yǒu ào shuāng zhī 。
yī nián hǎo jǐng jun1 xū jì ,zuì shì chéng huáng jú lǜ shí 。(zuì shì yī zuò :“zhè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黃…詳情
相關賞析
-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詳情
這首詩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職,任兩浙兵馬都監的劉季孫也在。兩人過從甚密,交易很深。詩人一方面視劉景文為國士,并有《乞擢用劉季孫狀》予以舉薦;另一方面贈…詳情
作者介紹
-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還朝任職,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期。他強調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為「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因意見…詳情
蘇軾的詩詞
-
- 寒食雨二首
- 滿江紅
-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 西江月(茶詞)
- 南歌子·游賞
-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 蝶戀花(送潘大臨)
- 蝶戀花·密州上元
- 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
清朝名人推薦
-
- 章良能
- 馮云山
- 敦敏
- 顧彩
- 顧太清
- 趙翼
- 尤侗
- 王鵬運
- 陳沆
- 林則徐
- 贈劉景文 / 冬景原文,贈劉景文 / 冬景翻譯,贈劉景文 / 冬景賞析,贈劉景文 / 冬景閱讀答案,出自蘇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