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出自唐朝杜甫的《石壕吏》
- 原文賞析: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孫有母未去,出入無完裙。[1]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 拼音解讀:
- 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ì yè zhuō rén 。
lǎo wēng yú qiáng zǒu ,lǎo fù chū mén kàn 。
lì hū yī hé nù !fù tí yī hé kǔ !
tīng fù qián zhì cí :sān nán yè chéng shù 。
yī nán fù shū zhì ,èr nán xīn zhàn sǐ 。
cún zhě qiě tōu shēng ,sǐ zhě zhǎng yǐ yǐ 。
shì zhōng gèng wú rén ,wéi yǒu rǔ xià sūn 。
sūn yǒu mǔ wèi qù ,chū rù wú wán qún 。[1]
lǎo yù lì suī shuāi ,qǐng cóng lì yè guī 。
jí yīng hé yáng yì ,yóu dé bèi chén chuī 。
yè jiǔ yǔ shēng jué ,rú wén qì yōu yān 。
tiān míng dēng qián tú ,dú yǔ lǎo wēng bié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兇狠啊!老婦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憐啊!(作者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鄴城服役。…詳情
相關賞析
-
公元758年,為平息安(安祿山)史(史思明)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的兒子)所占的鄴郡(現在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詳情
這是杜甫著名的新題樂府組詩"三吏"之一。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經四十八歲的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歷經新安、潼關、石壕,夜宿曉行,風…詳情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藝術上…詳情
作者介紹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詳情
杜甫的詩詞
-
- 百憂集行
- 舟泛洞庭(一作過洞庭湖)
- 逃難
- 重過何氏五首
-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詩
-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吳若本逸詩)
- 晝夢
- 寄高適
- 狂歌行,贈四兄
-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
唐朝名人推薦
-
- 蔡瑰
- 李頻
- 李紳
- 孫樵
- 陳玉蘭
- 金昌緒
- 唐無名氏
- 莊南杰
- 柳公綽
- 張抃
- 石壕吏原文,石壕吏翻譯,石壕吏賞析,石壕吏閱讀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