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
- 原文賞析:
- 今夜鄜州月[2],閨中只獨看[3]。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4]。
香霧云鬟濕[5],清輝玉臂寒[6]。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7]。
- 拼音解讀:
- jīn yè fū zhōu yuè [2],guī zhōng zhī dú kàn [3]。
yáo lián xiǎo ér nǚ ,wèi jiě yì zhǎng ān [4]。
xiāng wù yún huán shī [5],qīng huī yù bì hán [6]。
hé shí yǐ xū huǎng ,shuāng zhào lèi hén gàn [7]。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今夜的圓圓的秋月是多么皎潔美好,妻子卻一個人在閨房中獨自望月:希望相公快點回來!幼小的兒女卻還不懂思念在長安的父親,還不能理解母親對月懷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烏云似的頭發被打濕…詳情
相關賞析
-
天寶十五載(756)春,安祿山由洛陽攻潼關。五月,杜甫從奉先移家至潼關以北白水(今陜西白水縣)的舅父處。六月,長安陷落,玄宗逃蜀,叛軍入白水,杜甫攜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肅宗在靈武…詳情
此詩選自《杜工部集》,題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長安月。如果從自己方面落筆,一入手應該寫“今夜長安月,閨中只獨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詳情
作者介紹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詳情
杜甫的詩詞
-
- 遣興三首
- 示獠奴阿段
-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 警急(時高公適領西川節度)
- 前出塞九首
- 九日登梓州城
- 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 驅豎子摘蒼耳(即卷耳)
- 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 江亭(水流心不競)
唐朝名人推薦
-
- 顧敻
- 鄭合
- 高退之
- 李珣
- 史青
- 盧仝
- 張纮
- 顏仁郁
- 武昌妓
- 戎昱
- 月夜原文,月夜翻譯,月夜賞析,月夜閱讀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