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出自清朝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
- 原文賞析:
-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拼音解讀:
-
hòu guǎn méi cán ,xī qiáo liǔ xì 。cǎo xūn fēng nuǎn yáo zhēng pèi 。lí chóu jiàn yuǎn jiàn wú qióng ,tiáo tiáo bú duàn rú chūn shuǐ 。
cùn cùn róu cháng ,yíng yíng fěn lèi 。lóu gāo mò jìn wēi lán yǐ 。píng wú jìn chù shì chūn shān ,háng rén gèng zài chūn shān wà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漸凋謝,只剩細細碎碎幾片殘瓣兒;溪橋邊的柳樹卻萌出了淺綠嫩芽。暖暖的春風在大地上拂過,風中帶了花草芳香,遠行的人,也都在這時動身了。在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詳情
相關賞析
-
這首詞是經常為人們所稱道的名篇,寫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離愁。作者有一首五律《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東風一樽酒…詳情
這首詞寫的是早春的離情相思之情。詞的上片寫行人在旅途的離愁,下片寫婦在家室的離愁,兩地相思,一種情懷,全篇的主題即表現離愁。此詞是歐陽修深婉詞風的代表作。這是一首寫一個旅人在征途中…詳情
這首詞上片寫行者的離愁,下片寫行者的遙想即思婦的別恨,從游子和思婦兩個不同的角度深化了離別的主題。全詞以優美的想象、貼切的比喻、新穎的構思,含蓄蘊藉地制造出一種“迢迢不斷如春水”的…詳情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愁的詞作。它以對句開頭。候館、溪橋,點明征途;梅殘、柳細,點明時節,是一番初春的景色。就在這明媚的春色之中,出現了遠行的旅人。他坐在馬上,拉著韁繩,有點行色匆匆的…詳情
詞寫離情,但寫法別致。上闋由遠行者落筆,下闋寫遠行者設想之詞。一種離愁,兩面兼寫,情致深婉細切。起三句即宕開離別場面,徑寫旅途所見。梅殘、柳細、草薰、風暖,分寫所見、所聞、所感,冬…詳情
作者介紹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修幼年喪父,家貧力學。天圣八年(1030)進士及第,為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推官。在西京三年,與錢惟演、梅堯臣、蘇舜欽等詩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宣德郎。三年,以直言為范仲淹辯護,貶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慶歷中,以右正言知制誥,參與范仲淹、韓琦、富弼等推行的「新政」。「新政」失敗后,外任。至和元年(1054)丁母艱期滿,召還與宋祁同修《唐書》。累遷禮部侍郎、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熙…詳情
歐陽修的詩詞
-
- 驀山溪
- 玉樓春(印眉)
- 再至染陰(黃鸝留鳴桑葚美)
- 田家(綠桑高下映平川)
- 減字木蘭花
-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 涼州令(東堂石榴)
- 洞天春
- 望江南(江南蝶)
-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清朝名人推薦
-
- 俞益謨
- 尤侗
- 敦敏
- 蔣春霖
- 徐錫麟
- 彭駿孫
- 沈復
- 左輔
- 趙翼
- 陳文述
- 踏莎行·候館梅殘原文,踏莎行·候館梅殘翻譯,踏莎行·候館梅殘賞析,踏莎行·候館梅殘閱讀答案,出自歐陽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