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出自唐朝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原文賞析: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拼音解讀:
- 【wén guān jun1 shōu hé nán hé běi 】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shang 。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màn juà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ái xiāng 。
jí cóng bā xiá chuān wū xiá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薊北,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兒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須縱情飲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詳情
相關賞析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廣德元年)春天,時杜甫52歲。公元762年(寶應元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詳情
杜甫在這首詩下自注:“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詳情
作者介紹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詳情
杜甫的詩詞
-
- 題張氏隱居二首
- 貧交行
- 南鄰
- 徐九少尹見過
- 禹廟
- 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
-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 小園
-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 枯棕
唐朝名人推薦
-
- 毛文錫
- 貫休
- 棲蟾
- 張子容
- 李約
- 劉濟
- 高蟾
- 鄭愔
- 施肩吾
- 韋蟾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翻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閱讀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