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出自宋朝李清照的《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 原文賞析:
-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 拼音解讀:
-
hán rì xiāo xiāo shàng suǒ chuāng ,wú tóng yīng hèn yè lái shuāng 。jiǔ lán gèng xǐ tuán chá kǔ ,mèng duàn piān yí ruì nǎo xiāng 。
qiū yǐ jìn ,rì yóu zhǎng ,zhòng xuān huái yuǎn gèng qī liáng 。bú rú suí fèn zūn qián zuì ,mò fù dōng lí jú ruǐ hu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詳情
相關賞析
-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詳情
這首詞的感情調子是比較低沉的。社會亂離,客居異地,詞人在詞中寄托了家國之思,有著身世飄零的感遇。“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寒日”,是說陽光有些慘淡、冷清。詞中所寫是秋天…詳情
作者介紹
- 李清照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后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崇寧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為「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寧二年(110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為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07),蔡京復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為元祐大臣所薦,為庇元祐「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里十年。宣和二年…詳情
李清照的詩詞
-
- 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 永遇樂(落日熔金)
-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 臨江仙·梅
- 憶秦娥(臨高閣)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 夏日絕句
- 武陵春(風住生香花已盡)
- 點絳唇·蹴罷秋千
-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宋朝名人推薦
-
- 林升
- 宋太祖
- 孫道絢
- 哀長吉
- 周端臣
- 陳與義
- 盧祖皋
- 陳克
- 羅椿
- 朱翌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原文,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翻譯,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賞析,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閱讀答案,出自李清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