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灘重送的重怎么樣(七里灘重送的重讀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七里灘重送的重怎么樣,以及七里灘重送的重讀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重的讀音是什么
讀二聲,重新送別的意思。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通過描述詩人與裴郎中同時被貶吉州,在兩人分開途中所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又抒發了詩人對世俗的感嘆。全詩寫景抒情,清新自然。
全詩如下: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譯文如下:
黃昏時分,猿聲凄切,江邊送客早已四散。江水滾滾,一片蒼茫,獨自更覺傷心悲涼。
同被貶逐漂泊,只是君行更遠。青山萬里,我真是掛念你的一葉扁舟。
注釋如下:
重送:是指因為這以前詩人已寫過一首同題的五言律詩。劉、裴曾一起被召回長安又同遭貶謫,同病相憐,發為歌吟,感情真摯動人。
擴展資料:
首句描寫氛圍。“猿啼”寫聲音,“客散”寫情狀,“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七個字,沒有一筆架空,將送別的環境,點染得“黯然銷魂”。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如今聽到猿聲的,又是處于逆境中的遷客,縱然不浪浪淚下,也難免要愴然動懷了。“客散暮江頭”,也都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
第二句“人自傷心水自流”,切合規定情景中的地點“江頭”,這就越發顯出上下兩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時日暮客散,友人遠去,自己還留在江頭,更感到一種難堪的孤獨,只好獨自傷心了,而無情的流水卻只管載著離人不停地流去。
兩個“自”字,使各不相干的“傷心”與“水流”聯系到了一起,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無可奈何的傷心之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全唐詩》卷一百五十(2)
卷150_12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劉長卿
風流一才子,經史仍滿腹。心鏡萬象生,文鋒眾人服。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蹭蹬空數年,裴回冀微祿。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且欲圖變通,安能守拘束。
本持鄉曲譽,肯料泥涂辱。誰謂命迍邅,還令計反覆。
西戎今未弭,胡騎屯山谷。坐恃龍豹韜,全輕蜂蠆毒。
拂衣從此去,擁傳一何速。元帥許提攜,他人佇瞻矚。
出門寡儔侶,矧乃無僮仆。黠虜時相逢,黃沙暮愁宿。
蕭條遠回首,萬里如在目。漢境天西窮,胡山海邊綠。
想聞羌笛處,淚盡關山曲。地闊鳥飛遲,風寒馬毛縮。
邊愁殊浩蕩,離思空斷續。塞上歸限賒,尊前別期促。
知君志不小,一舉凌鴻鵠。且愿樂從軍,功名在殊俗。
卷150_13 【送薛據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選受此官)】劉長卿
故人河山秀,獨立風神異。人許白眉長,天資青云器。
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
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寶劍誠可用,烹鮮是虛棄。
昔聞在河上,高臥自無事。幾案終日閑,蒲鞭使人畏。
頃因歲月滿,方謝風塵吏。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
棲鸞往已屈,馴雀今可嗣。此道如不移,云霄坐應致。
縣前漳水綠,郭外晉山翠。日得謝客游,時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遠,握手空宴慰。驛路疏柳長,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隱,暝色含天地。一鳥向灞陵,孤云送行騎。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賴有瓊瑤資,能寬別離思。
槐陰覆堂殿,苔色上階砌。鳥倦自歸飛,云閑獨容cV。
既將慕幽絕,兼欲看定慧。遇物忘世緣,還家懶生計。
無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心鏡常虛明,時人自淪翳。
卷150_14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一身今已適,萬物知何愛。悟法電已空,看心水無礙。
且將窮妙理,兼欲尋勝概。何獨謝客游,當為遠公輩。
放舟馳楚郭,負杖辭秦塞。目送南飛云,令人想吳會。
遙思舊游處,仿佛疑相對。夜火金陵城,春煙石頭瀨。
滄波極天末,萬里明如帶。一片孤客帆,飄然向青靄。
楚天合江氣,云色常霮zw。隱見湖中山,相連數州內。
君行意可得,全與時人背。歸路隨楓林,還鄉念莼菜。
顧予尚羈束,何幸承眄睞。素愿徒自勤,清機本難逮。
累幸忝賓薦,末路逢沙汰。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時雖貴達,守道甘易退。逆旅鄉夢頻,春風客心碎。
別君日已遠,離念無明晦。予亦返柴荊,山田事耕耒。
卷150_21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本家關西族,別業嵩陽田。云臥能獨往,山棲幸周旋。
垂竿不在魚,賣藥不為錢。藜杖閑倚壁,松花常醉眠。
頃辭青溪隱,來訪赤縣仙。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
仍空世諦法,遠結天臺緣。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
主人瓊枝秀,寵別瑤華篇。落日掃塵榻,春風吹客船。
此行頗自適,物外誰能牽。弄棹白蘋里,掛帆飛鳥邊。
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雁過湖上月,猿聲峰際天。
群峰趨海嶠,千里黛相連。遙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圓。
昔聞智公隱,此地常安禪。千載已如夢,一燈今尚傳。
云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古寺暗喬木,春崖鳴細泉。
流塵既寂寞,緬想增嬋娟。山鳥怨庭樹,門人思步蓮。
夷猶懷永路,悵望臨清川。漁人來夢里,沙鷗飛眼前。
獨游豈易愜,群動多相纏。羨爾五湖夜,往來閑扣舷。
卷150_22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賀…淮南幕府】劉長卿
太華高標峻,青陽淑氣盤。屬辭傾渤澥,稱價掩瑯玕。
楊葉頻推中,蕓香早拜官。后來慚轍跡,先達仰門闌。
佐劇勞黃綬,提綱疾素餐。風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
骨鯁知難屈,鋒芒豈易干。佇將調玉鉉,翻自落金丸。
異議那容直,專權本畏彈。寸心寧有負,三黜竟無端。
適喜鴻私降,旋驚羽檄攢。國憐朝市易,人怨虎狼殘。
天地龍初見,風塵虜未殫。隨川歸少海,就日背長安。
副相榮分寄,輸忠義不刊。擊胡馳汗馬,遷蜀扈鳴鑾。
月罷名卿署,星懸上將壇。三軍搖旆出,百越畫圖觀。
茅茹能相引,泥沙肯再蟠。兼榮知任重,交辟許才難。
勁直隨臺柏,芳香動省蘭。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星象銜新寵,風霜帶舊寒。是非生倚伏,榮辱系悲歡。
疇昔偏殊眄,屯蒙獨永嘆。不才成擁腫,失計似邯鄲。
江國傷移律,家山憶考槃。一為鷗鳥誤,三見露華團。
回首青云里,應憐濁水瀾。愧將生事托,羞向鬢毛看。
知己傷愆素,他人自好丹。鄉春連楚越,旅宿寄風湍。
世路東流水,滄江一釣竿。松聲伯禹穴,草色子陵灘。
度嶺情何遽,臨流興未闌。梅花分路遠,揚子上潮寬。
夢想懷依倚,煙波限渺漫。且愁無去雁,寧冀少回鸞。
極浦春帆迥,空郊晚騎單。獨憐南渡月,今夕送歸鞍。
卷150_23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五十韻】劉長卿
天上胡星孛,人間反氣橫。風塵生汗馬,河洛縱長鯨。
本謂才非據,誰知禍已萌。食參將可待,誅錯輒為名。
萬里兵鋒接,三時羽檄驚。負恩殊鳥獸,流毒遍黎氓。
朝市成蕪沒,干戈起戰爭。人心懸反覆,天道暫虛盈。
略地侵中土,傳烽到上京。王師陷魑魅,帝座逼欃槍。
渭水嘶胡馬,秦山泣漢兵。關原馳萬騎,煙火亂千甍。
鳳駕瞻西幸,龍樓議北征。自將行破竹,誰學去吹笙。
白日重輪慶,玄穹再造榮。鬼神潛釋憤,夷狄遠輸誠。
海內戎衣卷,關中賊壘平。山川隨轉戰,草木困橫行。
區宇神功立,謳歌帝業成。天回萬象慶,龍見五云迎。
小苑春猶在,長安日更明。星辰歸正位,雷雨發殘生。
文物登前古,簫韶下太清。未央新柳色,長樂舊鐘聲。
八使推邦彥,中司案國程。蒼生屬伊呂,明主仗韓彭。
兇丑將除蔓,奸豪已負荊。世危看柱石,時難識忠貞。
薄伐征貔虎,長驅擁旆旌。吳山依重鎮,江月帶行營。
金石懸詞律,煙云動筆精。運籌初減灶,調鼎未和羹。
北虜傳初解,東人望已傾。池塘催謝客,花木待春卿。
昔忝登龍首,能傷困驥鳴。艱難悲伏劍,提握喜懸衡。
巴曲誰堪聽,秦臺自有情。遂令辭短褐,仍欲請長纓。
久客田園廢,初官印綬輕。榛蕪上國路,苔蘚北山楹。
懶慢羞趨府,驅馳憶退耕。榴花無暇醉,蓬發帶愁縈。
地僻方言異,身微俗慮并。家憐雙鯉斷,才愧小鱗烹。
滄海今猶滯,青陽歲又更。洲香生杜若,溪暖戲??。
煙水宜春候,褰關值晚晴。潮聲來萬井,山色映孤城。
旅夢親喬木,歸心亂早鶯。倘無知己在,今已訪蓬瀛。
卷150_24 【尋張逸人山居】劉長卿
危石才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卷150_25 【發越州赴潤州使院,留別鮑侍御】劉長卿
對水看山別離,孤舟日暮行遲。
江南江北春草,獨向金陵去時。
卷150_26 【送陸澧還吳中(一作李嘉祐詩)】劉長卿
瓜步寒潮送客,楊柳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處,秋草連天獨歸。
卷150_27 【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劉長卿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
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卷150_28 【蛇浦橋下重送嚴維】劉長卿
秋風颯颯鳴條,風月相和寂寥。黃葉一離一別,
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
明日行人已遠,空馀淚滴回潮。
卷150_29 【七里灘重送】劉長卿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
卷150_30 【家園瓜熟,是故蕭相公所遺瓜種,凄然感舊,因賦此詩】劉長卿
事去人亡跡自留,黃花綠蒂不勝愁。
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全唐詩》卷一百五十
卷150_1 【奉使新安自桐廬縣經嚴陵釣臺宿七里灘下寄使院諸公】劉長卿
悠然釣臺下,懷古時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獨惆悵。
新安從此始,桂楫方蕩漾。回轉百里間,青山千萬狀。
連岸去不斷,對嶺遙相向。夾岸黛色愁,沈沈綠波上。
夕陽留古木,水鳥拂寒浪。月下扣舷聲,煙中采菱唱。
猶憐負羈束,未暇依清曠。牽役徒自勞,近名非所向。
何時故山里,卻醉松花釀。回首唯白云,孤舟復誰訪。
卷150_2 【題虎丘寺】劉長卿
青林虎丘寺,林際翠微路。仰見山僧來,遙從飛鳥處。
茲峰淪寶玉,千載唯丘墓。埋劍人空傳,鑿山龍已去。
捫蘿披翳薈,路轉夕陽遽。虎嘯崖谷寒,猿鳴杉松暮。
裴回北樓上,江海窮一顧。日映千里帆,鴉歸萬家樹。
暫因愜所適,果得損外慮。庭暗棲閑云,檐香滴甘露。
久迷空寂理,多為繁華故。永欲投死生,馀生豈能誤。
卷150_3 【奉餞鄭中丞罷浙西節度還京】劉長卿
天上移將星,元戎罷龍節。三軍含怨慕,橫吹聲斷絕。
五馬嘶城隅,萬人臥車轍。滄洲浮云暮,杳杳去帆發。
回首不問家,歸心遙向闕。煙波限吳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側身隨下列。孤蓬飛不定,長劍光未滅。
綠綺為誰彈,綠芳堪自擷。悵然江南春,獨此湖上月。
千里懷去思,百憂變華發。頌聲滿江海,今古流不竭。
卷150_4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劉長卿
吏道豈易愜,如君誰與儔。逢時將騁驥,臨事無全牛。
鮑叔幸相知,田蘇頗同游。英資挺孤秀,清論含古流。
出塞佐持簡,辭家擁鳴騶。憲臺貴公舉,幕府資良籌。
武士佇明試,皇華難久留。陽關望天盡,洮水令人愁。
萬里看一鳥,曠然煙霞收。晚花對古戍,春雪含邊州。
道路難暫隔,音塵那可求。他時相望處,明月西南樓。
卷150_5 【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別岑單父】劉長卿
客心暮千里,回首煙花繁。楚水渡歸夢,春江連故園。
羈人懷上國,驕虜窺中原。胡馬暫為害,漢臣多負恩。
羽書晝夜飛,海內風塵昏。雙鬢日已白,孤舟心且論。
繡衣從此來,汗馬宣王言。憂憤激忠勇,悲歡動黎元。
南徐爭赴難,發卒如云屯。倚劍看太白,洗兵臨海門。
故人亦滄洲,少別堪傷魂。積翠下京口,歸潮落山根。
如何天外帆,又此波上尊。空使憶君處,鶯聲催淚痕。
卷150_6 【客舍贈別韋九建赴任河南韋十七造赴任鄭縣就便覲省】劉長卿
與子頗疇昔,常時仰英髦。弟兄盡公器,詩賦凌風騷。
頃者游上國,獨能光選曹。香名冠二陸,精鑒逢山濤。
且副倚門望,莫辭趨府勞。桃花照彩服,草色連青袍。
征馬臨素浐,離人傾濁醪。華山微雨霽,祠上殘云高。
而我倦棲屑,別君良郁陶。春風亦未已,旅思空滔滔。
拙分甘棄置,窮居長蓬蒿。人生未鹍化,物議如鴻毛。
迢遞兩鄉別,殷勤一寶刀。清琴有古調,更向何人操。
卷150_7 【送元八游汝南】劉長卿
元生實奇邁,幸此論疇昔。刀筆素推高,鋒芒久無敵。
縱橫濟時意,跌宕過人跡。破產供酒錢,盈門皆食客。
田園頃失計,資用深相迫。生事誠可憂,嚴裝遠何適。
世情薄恩義,俗態輕窮厄。四海金雖多,其如向人惜。
迢遞朗陵道,悵望都門夕。向別伊水南,行看楚云隔。
繁蟬動高柳,匹馬嘶平澤。潢潦今正深,陂湖未澄碧。
人生不得已,自可甘形役。勿復尊前酒,離居剩凄戚。
卷150_8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劉長卿
迢遞太行路,自古稱險惡。千騎儼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從中出,仰視飛鳥落。汗馬臥高原,危旌倚長薄。
清風竟不至,赤日方煎鑠。石枯山木燋,鱗窮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萬里傳明略。諸將候軒車,元兇愁鼎鑊。
何勞短兵接,自有長纓縛。通越事豈難,渡瀘功未博。
朝辭羊腸阪,夕望貝丘郭。漳水斜繞營,常山遙入幕。
永懷姑蘇下,遙寄建安作。白雪和難成,滄波意空托。
陳琳書記好,王粲從軍樂。早晚歸漢廷,隨公上麟閣。
卷150_9 【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劉長卿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一從理京劇,萬事皆容易。
則知無不可,通變有馀地。器宇溟渤寬,文鋒鏌铘利。
憧憧洛陽道,日夕皇華使。二載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錄,道在知無愧。天府留香名,銓闈就明試。
賦詩皆舊友,攀轍多新吏。彩服辭高堂,青袍擁征騎。
此行季春月,時物正鮮媚。官柳陰相連,桃花色如醉。
長安想在目,前路遙仿佛。落日看華山,關門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結戀無能慰。誰念尊酒間,裴回竹林意。
卷150_10 【題冤句宋少府廳留別】劉長卿
宋侯人之秀,獨步南曹吏。世上無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黃綬屈,未適青云意。洞澈萬頃陂,昂藏千里驥。
從宦聞苦節,應物推高誼。薄俸不自資,傾家共人費。
顧予倦棲托,終日憂窮匱。開口即有求,私心豈無愧。
幸逢東道主,因輟西征騎。對話堪息機,披文欲忘味。
壺觴招過客,幾案無留事。綠樹映層城,蒼苔覆閑地。
一言重然諾,累夕陪宴慰。何意秋風來,颯然動歸思。
留歡殊自愜,去念能為累。草色愁別時,槐花落行次。
臨期仍把手,此會良不易。他日瓊樹枝,相思勞夢寐。
卷150_11 【罷攝官后將還舊居,留辭李侍御】劉長卿
江海今為客,風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負,黃綬計仍非。
累辱群公薦,頻沾一尉微。去緣焚玉石,來為采葑菲。
州縣名何在,漁樵事亦違。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蘿衣。
熊軾分朝寄,龍韜解賊圍。風謠傳吏體,云物助兵威。
白雪飄辭律,青春發禮闈。引軍橫吹動,援翰捷書揮。
草映翻營綠,花臨檄羽飛。全吳爭轉戰,狂虜怯知機。
憶昨趨金節,臨時廢玉徽。俗流應不厭,靜者或相譏。
世難慵干謁,時閑喜放歸。潘郎悲白發,謝客愛清輝。
樗散材因棄,交親跡已稀。獨愁看五柳,無事掩雙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釣磯。榜連溪水碧,家羨渚田肥。
旅食傷飄梗,巖棲憶采薇。悠然獨歸去,回首望旌旗。
卷150_12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劉長卿
風流一才子,經史仍滿腹。心鏡萬象生,文鋒眾人服。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蹭蹬空數年,裴回冀微祿。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且欲圖變通,安能守拘束。
本持鄉曲譽,肯料泥涂辱。誰謂命迍邅,還令計反覆。
西戎今未弭,胡騎屯山谷。坐恃龍豹韜,全輕蜂蠆毒。
拂衣從此去,擁傳一何速。元帥許提攜,他人佇瞻矚。
出門寡儔侶,矧乃無僮仆。黠虜時相逢,黃沙暮愁宿。
蕭條遠回首,萬里如在目。漢境天西窮,胡山海邊綠。
想聞羌笛處,淚盡關山曲。地闊鳥飛遲,風寒馬毛縮。
邊愁殊浩蕩,離思空斷續。塞上歸限賒,尊前別期促。
知君志不小,一舉凌鴻鵠。且愿樂從軍,功名在殊俗。
卷150_13 【送薛據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選受此官)】劉長卿
故人河山秀,獨立風神異。人許白眉長,天資青云器。
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
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寶劍誠可用,烹鮮是虛棄。
昔聞在河上,高臥自無事。幾案終日閑,蒲鞭使人畏。
頃因歲月滿,方謝風塵吏。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
棲鸞往已屈,馴雀今可嗣。此道如不移,云霄坐應致。
縣前漳水綠,郭外晉山翠。日得謝客游,時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遠,握手空宴慰。驛路疏柳長,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隱,暝色含天地。一鳥向灞陵,孤云送行騎。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賴有瓊瑤資,能寬別離思。
槐陰覆堂殿,苔色上階砌。鳥倦自歸飛,云閑獨容cV。
既將慕幽絕,兼欲看定慧。遇物忘世緣,還家懶生計。
無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心鏡常虛明,時人自淪翳。
卷150_14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一身今已適,萬物知何愛。悟法電已空,看心水無礙。
且將窮妙理,兼欲尋勝概。何獨謝客游,當為遠公輩。
放舟馳楚郭,負杖辭秦塞。目送南飛云,令人想吳會。
遙思舊游處,仿佛疑相對。夜火金陵城,春煙石頭瀨。
滄波極天末,萬里明如帶。一片孤客帆,飄然向青靄。
楚天合江氣,云色常霮zw。隱見湖中山,相連數州內。
君行意可得,全與時人背。歸路隨楓林,還鄉念莼菜。
顧予尚羈束,何幸承眄睞。素愿徒自勤,清機本難逮。
累幸忝賓薦,末路逢沙汰。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時雖貴達,守道甘易退。逆旅鄉夢頻,春風客心碎。
別君日已遠,離念無明晦。予亦返柴荊,山田事耕耒。
卷150_21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本家關西族,別業嵩陽田。云臥能獨往,山棲幸周旋。
垂竿不在魚,賣藥不為錢。藜杖閑倚壁,松花常醉眠。
頃辭青溪隱,來訪赤縣仙。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
仍空世諦法,遠結天臺緣。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
主人瓊枝秀,寵別瑤華篇。落日掃塵榻,春風吹客船。
此行頗自適,物外誰能牽。弄棹白蘋里,掛帆飛鳥邊。
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雁過湖上月,猿聲峰際天。
群峰趨海嶠,千里黛相連。遙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圓。
昔聞智公隱,此地常安禪。千載已如夢,一燈今尚傳。
云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古寺暗喬木,春崖鳴細泉。
流塵既寂寞,緬想增嬋娟。山鳥怨庭樹,門人思步蓮。
夷猶懷永路,悵望臨清川。漁人來夢里,沙鷗飛眼前。
獨游豈易愜,群動多相纏。羨爾五湖夜,往來閑扣舷。
卷150_22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賀…淮南幕府】劉長卿
太華高標峻,青陽淑氣盤。屬辭傾渤澥,稱價掩瑯玕。
楊葉頻推中,蕓香早拜官。后來慚轍跡,先達仰門闌。
佐劇勞黃綬,提綱疾素餐。風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
骨鯁知難屈,鋒芒豈易干。佇將調玉鉉,翻自落金丸。
異議那容直,專權本畏彈。寸心寧有負,三黜竟無端。
適喜鴻私降,旋驚羽檄攢。國憐朝市易,人怨虎狼殘。
天地龍初見,風塵虜未殫。隨川歸少海,就日背長安。
副相榮分寄,輸忠義不刊。擊胡馳汗馬,遷蜀扈鳴鑾。
月罷名卿署,星懸上將壇。三軍搖旆出,百越畫圖觀。
茅茹能相引,泥沙肯再蟠。兼榮知任重,交辟許才難。
勁直隨臺柏,芳香動省蘭。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星象銜新寵,風霜帶舊寒。是非生倚伏,榮辱系悲歡。
疇昔偏殊眄,屯蒙獨永嘆。不才成擁腫,失計似邯鄲。
江國傷移律,家山憶考槃。一為鷗鳥誤,三見露華團。
回首青云里,應憐濁水瀾。愧將生事托,羞向鬢毛看。
知己傷愆素,他人自好丹。鄉春連楚越,旅宿寄風湍。
世路東流水,滄江一釣竿。松聲伯禹穴,草色子陵灘。
度嶺情何遽,臨流興未闌。梅花分路遠,揚子上潮寬。
夢想懷依倚,煙波限渺漫。且愁無去雁,寧冀少回鸞。
極浦春帆迥,空郊晚騎單。獨憐南渡月,今夕送歸鞍。
卷150_23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五十韻】劉長卿
天上胡星孛,人間反氣橫。風塵生汗馬,河洛縱長鯨。
本謂才非據,誰知禍已萌。食參將可待,誅錯輒為名。
萬里兵鋒接,三時羽檄驚。負恩殊鳥獸,流毒遍黎氓。
朝市成蕪沒,干戈起戰爭。人心懸反覆,天道暫虛盈。
略地侵中土,傳烽到上京。王師陷魑魅,帝座逼欃槍。
渭水嘶胡馬,秦山泣漢兵。關原馳萬騎,煙火亂千甍。
鳳駕瞻西幸,龍樓議北征。自將行破竹,誰學去吹笙。
白日重輪慶,玄穹再造榮。鬼神潛釋憤,夷狄遠輸誠。
海內戎衣卷,關中賊壘平。山川隨轉戰,草木困橫行。
區宇神功立,謳歌帝業成。天回萬象慶,龍見五云迎。
小苑春猶在,長安日更明。星辰歸正位,雷雨發殘生。
文物登前古,簫韶下太清。未央新柳色,長樂舊鐘聲。
八使推邦彥,中司案國程。蒼生屬伊呂,明主仗韓彭。
兇丑將除蔓,奸豪已負荊。世危看柱石,時難識忠貞。
薄伐征貔虎,長驅擁旆旌。吳山依重鎮,江月帶行營。
金石懸詞律,煙云動筆精。運籌初減灶,調鼎未和羹。
北虜傳初解,東人望已傾。池塘催謝客,花木待春卿。
昔忝登龍首,能傷困驥鳴。艱難悲伏劍,提握喜懸衡。
巴曲誰堪聽,秦臺自有情。遂令辭短褐,仍欲請長纓。
久客田園廢,初官印綬輕。榛蕪上國路,苔蘚北山楹。
懶慢羞趨府,驅馳憶退耕。榴花無暇醉,蓬發帶愁縈。
地僻方言異,身微俗慮并。家憐雙鯉斷,才愧小鱗烹。
滄海今猶滯,青陽歲又更。洲香生杜若,溪暖戲??。
煙水宜春候,褰關值晚晴。潮聲來萬井,山色映孤城。
旅夢親喬木,歸心亂早鶯。倘無知己在,今已訪蓬瀛。
卷150_24 【尋張逸人山居】劉長卿
危石才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卷150_25 【發越州赴潤州使院,留別鮑侍御】劉長卿
對水看山別離,孤舟日暮行遲。
江南江北春草,獨向金陵去時。
卷150_26 【送陸澧還吳中(一作李嘉祐詩)】劉長卿
瓜步寒潮送客,楊柳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處,秋草連天獨歸。
卷150_27 【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劉長卿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
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卷150_28 【蛇浦橋下重送嚴維】劉長卿
秋風颯颯鳴條,風月相和寂寥。黃葉一離一別,
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
明日行人已遠,空馀淚滴回潮。
卷150_29 【七里灘重送】劉長卿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
卷150_30 【家園瓜熟,是故蕭相公所遺瓜種,凄然感舊,因賦此詩】劉長卿
事去人亡跡自留,黃花綠蒂不勝愁。
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卷150_31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卷150_32 【尋盛禪師蘭若】劉長卿
秋草黃花覆古阡,隔林何處起人煙。
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卷150_33 【寄許尊師】劉長卿
獨上云梯入翠微,蒙蒙煙雪映巖扉。
世人知在中峰里,遙禮青山恨不歸。
卷150_34 【酬李穆見寄】劉長卿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云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卷150_35 【送王司馬秩滿西歸】劉長卿
漢主何時放逐臣,江邊幾度送歸人。
同官歲歲先辭滿,唯有青山伴老身。
卷150_36 【寄別朱拾遺】劉長卿
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騎發金陵。
卷150_37 【會赦后酬主簿所問】劉長卿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卷150_38 【贈秦系】劉長卿
向風長嘯戴紗巾,野鶴由來不可親。
明日東歸變名姓,五湖煙水覓何人。
卷150_39 【酬靈徹公相招】劉長卿
石澗泉聲久不聞,獨臨長路雪紛紛。
如今漸欲生黃發,愿脫頭冠與白云。
卷150_40 【贈崔九載華】劉長卿
憐君一見一悲歌,歲歲無如老去何。
白屋漸看秋草沒,青云莫道故人多。
卷150_41 【同崔載華贈日本聘使】劉長卿
憐君異域朝周遠,積水連天何處通。
遙指來從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東。
卷150_42 【送建州陸使君】劉長卿
漢庭初拜建安侯,天子臨軒寄所憂。
從此向南無限路,雙旌已去水悠悠。
卷150_43 【送秦侍御外甥張篆之福州謁鮑大夫秦侍御與大夫有舊】劉長卿
萬里閩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煙。
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卷150_44 【聞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劉長卿
長樂宮人掃落花,君王正候五云車。
萬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卷150_45 【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劉長卿
沅水悠悠湘水春,臨歧南望一沾巾。
信陵門下三千客,君到長沙見幾人。
卷150_46 【過鄭山人所居】劉長卿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
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
卷150_47 【奉送賀若郎中賊退后之杭州】劉長卿
江上初收戰馬塵,鶯聲柳色待行春。
雙旌誰道來何暮,萬井如今有幾人。
卷150_48 【瓜洲驛重送梁郎中赴吉州】劉長卿
渺渺云山去幾重,依依獨聽廣陵鐘。
明朝借問南來客,五馬雙旌何處逢。
卷150_49 【奉使鄂渚至烏江道中作】劉長卿
滄洲不復戀魚竿,白發那堪戴鐵冠。
客路向南何處是,蘆花千里雪漫漫。
卷150_50 【新息道中作】劉長卿
蕭條獨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漢騎營。
古木蒼蒼離亂后,幾家同住一孤城。
卷150_51 【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劉長卿
何年家住此江濱,幾度門前北渚春。
白發亂生相顧老,黃鶯自語豈知人。
卷150_52 【重送道標上人】劉長卿
衡陽千里去人稀,遙逐孤云入翠微。
春草青青新覆地,深山無路若為歸。
卷150_53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劉長卿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卷150_54 【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劉長卿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卷150_55 【時平后春日思歸】劉長卿
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
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
卷150_56 【送陶十赴杭州攝掾】劉長卿
莫嘆江城一掾卑,滄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萬狀,門外潮聲朝暮時。
卷150_57 【使還七里瀨上逢薛承規赴江西貶官】劉長卿
遷客歸人醉晚寒,孤舟暫泊子陵灘。
憐君更去三千里,落日青山江上看。
卷150_58 【使回赴蘇州道中作】劉長卿
春風何事遠相催,路盡天涯始卻回。
萬里無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魚臺。
卷150_59 【昭陽曲】劉長卿
昨夜承恩宿未央,羅衣猶帶御衣香。
芙蓉帳小云屏暗,楊柳風多水殿涼。
卷150_60 【罪所留系,每夜聞長洲軍笛聲】劉長卿
白日浮云閉不開,黃沙誰問冶長猜。
只憐橫笛關山月,知處愁人夜夜來。
卷150_61 【贈微上人】劉長卿
禪門來往翠微間,萬里千峰在剡山。
何時共到天臺里,身與浮云處處閑。
卷150_62 【東湖送朱逸人歸】劉長卿
山色湖光并在東,扁舟歸去有樵風。
莫道野人無外事,開田鑿井白云中。
卷150_63 【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劉長卿
釋子身心無有分,獨將衣缽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鐘聲出白云。
卷150_64 【送李穆歸淮南】劉長卿
揚州春草新年綠,未去先愁去不歸。
淮水問君來早晚,老人偏畏過芳菲。
卷150_65 【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一作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詩)】劉長卿
溪上殘春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是什么意思
這是劉長卿的《七里灘重送》。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
這句話的意思是:
用手折下垂柳,悲思年華的老去。
故友們都飄零遠去,而今還能找到的已經不多了。
這兩句表現出一種悲涼的人生感傷。
唐詩劉長卿的詩有哪些?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唐代詩人。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因官至隨州刺史,亦稱劉隨州。這里選取其中一些代表詩作。
一、(五言絕句)
《聽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二、(七言絕句)
《酬李穆見寄》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云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七里灘重送》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三、(五言律詩)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余干旅舍》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舊游成遠道,此去更違鄉。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餞別王十一南游》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逢君穆陵路,匹馬向桑干。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戰后,耆舊幾家殘。處出蓬蒿遍,歸人掩淚看。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尋南溪常道士》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四、七言律詩
《送嚴士元》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官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將赴嶺外留題》
——蕭寺遠公院
竹房遙閉上方幽,苔徑蒼蒼訪舊游。內史舊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葉落猿啼傍客舟。此去播遷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登余干古縣城》
孤城上與白云齊,萬古荒涼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沒,女墻猶在夜烏啼。
平沙渺渺迷人遠,落日亭亭向客低。飛鳥不知陵谷變,朝來暮去弋陽溪。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夏口至鸚鵡洲望岳陽寄元中丞》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漢口夕陽斜度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劉長卿的七言絕句句詩有哪些mmm
過鄭山人所居(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元韻顯示自動注釋
一徑人尋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青苔滿地無行處,深笑桃花獨閉門。
按:《新撰類林鈔》卷四,據小川環樹錄文。按:《全唐詩》卷一五○收本詩,內容大異,今重錄。《千載佳句》卷上《人事部·閑居》收后二句,詩題不同,《全唐詩逸》卷上已收入。
七里灘重送(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歌韻顯示自動注釋
題注:(一作重送新安劉員外)。(一作嚴維詩)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家園瓜熟是故蕭相公所遺瓜種凄然感舊因賦此詩(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尤韻顯示自動注釋
引用典故:覓故侯
事去人亡跡自留,黃花綠蒂不勝愁。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尤韻顯示自動注釋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尋盛禪師蘭若(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先韻顯示自動注釋
秋草黃花覆古阡,隔林何處起人煙。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寄許尊師(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微韻顯示自動注釋
獨上云梯入翠微,蒙蒙①煙雪映巖扉。世人知在中峰里,遙禮青山恨不歸。
按:①一作濛濛
酬李穆見寄(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麻韻顯示自動注釋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云山路更賒。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送王司馬秩滿西歸(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真韻顯示自動注釋
漢主③何時②放①逐臣,江邊幾度送歸人。同官歲歲先辭滿,唯有青山伴老身。
按:① 一作訪 ② 一作人 ③ 一作代
寄別朱拾遺(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蒸韻顯示自動注釋
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岐病未能。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騎發金陵。
會赦后酬主簿所問(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微韻顯示自動注釋
引用典故:桃源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重見太平身①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按:①一作人
贈秦系(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真韻顯示自動注釋
引用典故:五湖倦客
向風長嘯戴紗巾,野鶴由來不可親。明日東歸變名姓,五湖煙水覓何人。
酬靈徹公相招(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文韻顯示自動注釋
石澗泉聲久不聞,獨臨長路雪紛紛。如今漸欲生黃發,愿脫頭冠與白云。
贈崔九載華(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歌韻顯示自動注釋
憐君一見一悲歌,歲歲無如老去何。白屋漸看秋草沒,青云莫道故人多。
同崔載華贈日本聘使(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東韻顯示自動注釋
憐君異域朝周遠,積水連天何處通。遙指來從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東。
送建州陸使君(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尤韻顯示自動注釋
漢庭初拜建安侯,天子臨軒寄所憂。從此向南無限路,雙旌已去水悠悠。
送秦侍御外甥張篆之福州謁鮑大夫秦侍御與大夫有舊(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先韻顯示自動注釋
引用典故:貌似牢之
萬里閩中去渺然,孤舟水①上入寒煙。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按:①一作海
聞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麻韻顯示自動注釋
題注:太后,德宗皇帝母也。安史之亂,失于東都,帝即位,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求訪,終不得。
引用典故:五云車
長樂宮人掃落花,君王正候五云車。萬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真韻顯示自動注釋
引用典故:信陵
沅水悠悠湘水春,臨岐南望一沾巾。信陵門下三千客,君到長沙見幾人。
過鄭山人所居(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元韻顯示自動注釋
引用典故:桃源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①。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
按:① 一作白首深藏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原
奉送賀若郎中賊退后之杭州(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真韻顯示自動注釋
江上初收戰馬塵,鶯聲柳色待行春。雙旌誰道來何暮,萬井如今有幾人。
七里灘重送的重怎么樣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七里灘重送的重讀什么、七里灘重送的重怎么樣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