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秋水浸寒空作者哪個朝代人(平湖秋月是創作于哪個朝代的詩歌)
很多朋友對于平湖秋水浸寒空作者哪個朝代人和平湖秋月是創作于哪個朝代的詩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王寀的 跪求 鑒賞
一江秋水浸寒空,
漁笛無端弄晚風。
萬里波心誰折得?
夕陽影里碎殘紅。
宋·王寀《浪花》
浪花,總是白的;而要寫成紅色,又能實景實境,合情合理,則必有奇趣。王寀的這首《浪花》詩,別出心裁,把浪花寫成波心中的一朵紅花,美艷無比。
關于這首詩,還有一個故事。據洪邁《夷堅志》載,曹道沖居汴京,以售詩為生。求詩者命題限韻,曹道沖奉命吟詠,立待可成。一日,來人有意刁難,以《浪花》為題求詩,且限“紅”字為韻。曹道沖身陷困境,不能答對。懇人求拜翰林學士王寀,王氏從容展紙,揮毫立就,眾人嘆服。這首好詩,原來是難題逼出來的。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這兩句詩寫江上景色:空中浸寒意,晚風送笛聲,一個“空”字,一個“晚”字,為夕陽的出現,交代了時空。“萬里波心誰折得”?一句提問,帶來了許多懸念:在波心中折取什么?波心中又如何折得?為結句點題,造足了先聲奪人的氣勢。“夕陽影里碎殘紅”。原來,詩人要我們折取的是波心中,一朵艷光閃閃的紅花。這朵紅花,是波中的浪花?是浪中的夕陽?啊!這些都是無法攀折的花!那是萬里波心的一掬殘紅。那是夕陽影里的一掬殘紅!多么美妙的想象!
浪花有幸,在我們詩人的筆下,有過許許多多動人的形象,動如龍騰靜如練,紅衫白裙兩相宜。寫浪是白的,請看李白的詩句:“白波九道流雪山”,“濤似連山噴雪來!”楊萬里的詩句:“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銀山成雪山。”寫浪花是紅的,請看白居易的詩:“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李覯的詩句:“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浪花一會兒白,一會兒紅,造化神奇,真是有趣得很哪!
色彩,是光刺激產生的視覺效應。太陽沒有顏色,我們的眼睛對陽光的色彩不能確定,浪花白,浪花紅,除了不同時空的環境原因外,還由于我們的心境,還由于人的移情,這正是情感的神奇之處。人,能使萬物染上心靈的色彩。
贊美祖國山河美不勝收的名句
詩文名句·山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荀子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三國(魏)·曹操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三國(魏)·阮籍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晉·左思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南朝(宋)·劉義慶
林斷山更續,洲盡江復開。 ——南朝(齊)·王融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南朝·陶弘景
遠峰帶云沒,流煙亂雨飄。 ——南朝·鮑至
疏峰時吐月,密樹不開天。 ——南朝·吳均
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北朝(北周)·庾信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 ——唐·崔顥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唐·孟浩然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
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唐·王維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唐·李白
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唐·李白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唐·李白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唐·李白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唐·李白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唐·李白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唐·李白
木落知寒近,山長見日遲。 ——唐·孫逖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 ——唐·崔顥
萬壑樹聲滿,千崖秋氣高。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唐·杜甫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
夕陽天外云歸盡,亂見青山無數峰。 ——唐·楊凝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唐·岑參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唐·岑參
遠峰帶雨色,落日搖川光。 ——唐·岑參
峰峰帶落日,步步入暮靄。 ——唐·劉長卿
平蕪萬里無人去,落日千山空鳥飛。 ——唐·劉長卿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在不深,有龍則靈。 ——唐·劉禹錫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唐·錢起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唐·孟郊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唐·韓愈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唐·韓愈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唐·白居易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唐·白居易
不雨山常潤,無云水自陰。 ——唐·張祜
橫空過雨千峰出,大野新霜萬葉枯。 ——唐·耿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宋·王禹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06 回復此發言
--------------------------------------------------------------------------------
2 詩文名句·山(之2)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宋·寇準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宋·蘇軾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蘇軾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宋·張耒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陸游
雨添山翠重,舟壓浪花分。 ——宋·陸游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宋·楊萬里
青山葉潤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宋·楊萬里
郁郁層巒夾岸青,青山綠水去無聲。 ——宋·朱熹
木脫千山瘦,江空一水長。 ——宋·汪元量
人間路到三峰盡,天下秋隨一葉來。 ——宋·錢昭度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 ——元·薛昂夫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元·張養浩
黃河九曲天邊落,華岳三峰馬上來。 ——明·蕭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羅貫中
滄波淮海東流水,風雨揚州北固山。 ——清·王夫之
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 ——清·陳恭尹
萬壑深松寒白日,三峰積雪照黃河。 ——清·顏光敏
眼前已覺九霄近,足底忽送千峰來。 ——清·王韜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06 回復此發言
--------------------------------------------------------------------------------
3 詩文名句·水
波流將月去,潮水共星來。 ——隋·楊廣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唐·孟浩然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王之渙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唐·王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唐·李白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唐·李白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乖流直上天。 ——唐·李白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唐·李白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唐·李白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唐·杜甫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唐·杜甫
江動月移石,溪虛云傍花。 ——唐·杜甫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唐·杜甫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唐·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唐·劉禹錫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唐·柳宗元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唐·白居易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唐·白居易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唐·李商隱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唐·錢起
遠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唐·司空曙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宋·范仲淹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宋·范仲淹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蘇軾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宋·蘇軾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宋·蘇軾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 ——宋·王杲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宋·楊萬里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宋·辛棄疾
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細浪生。 ——宋·徐璣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宋·曾公亮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 ——元·鄭元祜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明·高啟
云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 ——明·吳本泰
落日千帆低不度,驚濤一片雪山來。 ——明·李攀龍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07 回復此發言
--------------------------------------------------------------------------------
4 詩文名句·天地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齊·《敕勒歌》
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謝靈運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唐·王勃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
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 ——唐·岑參
曠野看人小,長空共鳥齊。 ——唐·岑參
風霜何事偏傷物,天地無情亦愛人。 ——唐·劉長卿
雄雞一唱天下白。 ——唐·李賀
譽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 ——唐·柳宗元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唐·姚合
天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 ——唐·曹松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宋·黃庭堅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宋·李清照
目窮天變化,心靜地寬閑。 ——宋·戴鏈
露洗玉宇清無煙,月輪徐行萬里天。 ——宋·陸游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 ——宋·雷庵正
氣清更覺山川近,意遠才知宇宙寬。 ——元·許謙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清·鄭燮
地無一片登臨處,天送滿城風雨來。 ——清·黃景仁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08 回復此發言
--------------------------------------------------------------------------------
5 詩文名句·日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晉·陶淵明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晉·陶淵明
密林含余清,遠峰隱半規。 ——南朝(宋)·謝靈運
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 ——南朝(齊)·謝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南朝(梁)·王籍
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 ——唐·宋之問
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唐·王維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唐·王維
落日照秋山,千巖同一色。 ——唐·儲光羲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唐·李白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唐·杜甫
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 ——唐·杜甫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 ——唐·張
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 ——唐·白居易
東西生日月,晝夜如轉珠。 ——唐·元稹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唐·杜牧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
虹隨余雨散,鴉帶夕陽歸。 ——唐·儲嗣宗
旭日銜青嶂,晴云洗綠潭。 ——唐·釋寒山
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唐·徐昌圖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宋·趙匡胤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宋·范仲淹
斷霞散彩,殘陽倒影,天外云峰,數朵相倚。 ——宋·柳永
白日一照,浮云自開。 ——宋·蘇軾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宋·李清照
欲歸還小立,為愛夕陽紅。 ——宋·陸游
天開云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 ——宋·楊萬里
山外半規殘日,云邊一縷余霞。 ——宋·葛勝仲
江山萬里天然畫,落日煙霞。 ——元·喬吉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 ——清·顧炎武
太陽不東升,長夜何漫漫。 ——清·顧炎武
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清·金農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09 回復此發言
--------------------------------------------------------------------------------
6 詩文名句·月(之1)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朝(宋)·謝靈運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庾肩吾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南朝(梁)·何遜
野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 ——南朝(陳)·江總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唐·沈佺期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唐·蘇味道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張若虛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張若虛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
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唐·祖詠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劉長卿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唐·李白
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唐·李白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
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 ——唐·杜甫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殘夜月明樓。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唐·岑參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
云破月出,光氣含吐,互相明滅,晶瑩玲瓏。 ——唐·白居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趙嘏
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唐·于良史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唐·劉禹錫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唐·李商隱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宋·范仲淹
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宋·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宋·晏殊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張先
沙上并禽池上螟,云破月來花弄影。 ——宋·張先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宋·蘇軾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宋·蘇軾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宋·蘇軾
月晃長江上下同,畫橋橫絕冷光中。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 ——宋·蘇舜欽
數點雨聲風約往,朦朧淡月云來去。 ——宋·賀鑄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09 回復此發言
--------------------------------------------------------------------------------
7 詩文名句·月(之2)
暮雨不來春又去,花滿地,月朦朧。 ——宋·賀鑄
夢覺隔窗殘月盡,五更春鳥滿山啼。 ——宋·張耒
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 ——宋·陳亮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宋·辛棄疾
風生云盡散,天闊月徐行。 ——宋·陸游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宋·李仆
萬頃波光天上下,兩山秋色月東南。 ——宋·姜仲謙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萬家。 ——清·鄒只謨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 ——清·袁枚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鐘。 ——清·濮淙
影落江心月一輪,千江一片光如雪。 ——清·魏源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10 回復此發言
--------------------------------------------------------------------------------
8 詩文名句·星空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三國(魏)·曹丕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唐·杜甫
磊落星月高,蒼茫云霧浮。 ——唐·杜甫
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唐·韓愈
月高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宋·秦觀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宋·張元干
瑤臺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宋·京鏜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宋·李清照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宋·陸游
天無一點云,星斗張明,錯落水中,如珠走鏡,不可收拾。 ——宋·王質
作者: www263581 2006-6-26 17:10 回復此發言
--------------------------------------------------------------------------------
9 回復:【詩文名句】日月山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作者: 赤蓮兒 2006-6-26 19:52 回復此發言
--------------------------------------------------------------------------------
10 回復:【詩文名句】日月山河
月居深山頂,風入君子心(呵呵)
關于雪源的詩句
1.描寫春雪的詩句
1、唐代韋應物的《詠春雪》:裴回輕雪意,bai似惜艷陽時。不悟風花冷,翻令梅柳遲。
2、唐代焦郁的《春雪》: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3、宋du代張鎡的《南鄉子·春雪》:翠袖怯春寒。對雪偏宜傍彩闌。弱骨豐肌無限韻,憑肩。共zhi看南窗玉數竿。羔酒莫留殘。更覺嬌隨飲量寬。小立妖嬌何所似,風前。柳絮飛時見牡丹。
4、宋代史達祖的《東dao風第一枝·詠春雪》: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欲障新暖版。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游憶著山權陰,厚盟遂妨上苑。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
2.關于瀟雨的詩句
1.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 蘇軾寫的《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3. 、《春夜喜雨》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4. 、《秋宿湘江遇雨》年代: 宋 作者: 譚用之
江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5.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6.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關于“水”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
4.關于水詩句古詩
1、《小池》宋·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2、《竹枝詞》唐·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3、《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4、《望海潮》宋·秦觀星分斗牛,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
花發路香,鶯啼人起,珠簾十里東風。豪俊氣如虹,曳照春金紫,飛蓋相從。
巷入垂楊,畫橋南北翠煙中。追思故國繁雄。
有迷樓掛斗,月觀橫空。紋錦制帆,明珠濺雨,寧論爵馬魚龍。
往事逐孤鴻,但亂云流水,縈帶離宮。最好揮毫萬字,一飲拼千鐘。
5、《水調歌頭》宋·蘇軾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3864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6、《玩止水》唐·白居易動者樂流水,靜者樂止水。利物不如流,鑒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
廣狹八九丈,灣環有涯涘。淺深三四尺,洞徹無表里。
凈分鶴翹足,澄見魚掉尾。迎眸洗眼塵,隔胸蕩心滓。
定將禪不別,明與誠相似。清能律貪夫,淡可交君子。
豈唯空狎玩,亦取相倫擬。欲識靜者心,心源只如此。
7、《如魚水》宋·柳永輕靄浮空,亂峰倒影,瀲滟十里銀塘。繞岸垂楊。
紅樓朱閣相望。芰荷香。
雙雙戲鴛鴦。乍雨過、蘭芷汀洲,望中依約似瀟湘。
風淡淡,水茫茫。動一片晴光。
畫舫相將。盈盈紅粉清商。
紫薇郎。修禊飲、且樂仙鄉。
更歸去,遍歷鑾坡鳳沼,此景也難忘。8、《蝶戀花》宋·張先綠水波平花爛漫。
照影紅妝,步轉垂楊岸。別后深情將為斷。
相逢添得人留戀。絮軟絲輕無系絆。
煙惹風迎,并入春心亂。和淚語嬌聲又顫。
行行盡遠猶回面。9、《江城子》宋·吳文英西風一葉送行舟。
淺遲留。艤汀洲。
新浴紅衣,綠水帶香流。應是離宮城外晚,人佇立,小簾鉤。
新歸重省別來愁。黛眉頭。
半痕秋。天上人間,斜月繡針樓。
湘浪莫迷花蝶夢,江上約,負輕鷗。10、《江南行》唐·羅隱江煙濕雨蛟綃軟,漠漠小山眉黛淺。
水國多愁又有情,夜槽壓酒銀船滿。細絲搖柳凝曉空,吳王臺榭春夢中。
鴛鴦鸂鶒喚不起,平鋪綠水眠東風。西陵路邊月悄悄,油碧輕車蘇小小。
11、《巴水》唐·白居易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麴塵。軟沙如渭曲,斜岸憶天津。
影蘸新黃柳,香浮小白蘋。臨流搔首坐,惆悵為何人?12、《湖亭晚望殘水》唐·白居易湖上秋泬寥,湖邊晚蕭瑟。
登亭望湖水,水縮湖底出。清渟得早霜,明滅浮殘日。
流注隨地勢,洼坳無定質。泓澄白龍臥,宛轉青蛇屈。
破鏡折劍頭,光芒又非一。久為山水客,見盡幽奇物。
及來湖亭望,此狀難談悉。乃知天地間,勝事殊未畢。
13、《澄水如鑒》唐·崔顥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14、《春水》唐·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15、《引水》唐·杜甫月峽瞿塘云作頂,亂石崢嶸俗無井。云安酤水奴仆悲,魚復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萬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滯生理難,斗水何直百憂寬。
16、《登樓望水》唐·顧況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17、《水》唐·韓溉方圓不定性空求,東注滄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長耿耿,遠飛青嶂更悠悠。
瀟湘月浸千年色,夢澤煙含萬古愁。別有嶺頭嗚咽處,為君分作斷腸流。
18、《大水》唐·白居易潯陽郊郭間,大水歲一至。閭閻半飄蕩,城堞多傾墜。
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風卷白波翻,日煎紅浪沸。
工商徹屋去,牛馬登山避。況當率稅時,頗害農桑事。
獨有傭舟子,鼓(木世)生意氣。不知萬人災,自覓錐刀利。
吾無奈爾何,爾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為平地。
5.關于水的詩句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清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徐志摩《云游》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云游,自在,輕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無攔阻的逍遙,你更不經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澗水,雖則你的明艷在過路時點染了他的空靈,使他驚醒,將你的倩影抱緊。他抱緊的是綿密的憂愁,因為美不能在風光中靜止;他要,你已飛渡萬重的山頭,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他在為你消瘦,那一流澗水,在無能的盼望,盼望你飛回!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余皆有省)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回卜算子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浣溪沙 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夢江南 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念奴嬌(莫愁湖) 鄭板橋鴛鴦二字,是紅閨佳話,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兒女態,釀出禍胎冤藪。前殿金蓮,后庭玉樹,風雨催殘驟。
盧家何幸,一歌一曲長久!即今湖柳如煙,湖云似夢,湖浪濃于酒。山下藤蘿飄翠帶,隔水殘霞舞袖。
桃葉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詞人口。風流何罪?無榮無辱無咎。
水調歌頭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
6.關于水的名言和詩句有哪些
1.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貴。—— 平達
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3.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唐·杜甫
4. 在平靜的水里,上帝會保佑我:在驚濤駭浪里,我只能保護自己。——喬·赫伯特
5. 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愛獻生
6. 遠水不救近火。——《韓非子·說林上》
7.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唐·王勃
8. 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荀子·君道》
9.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10.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史記·外戚世家》
11.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西游記》第六十五回
12. 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漢·桓寬《鹽鐵論·申韓》
13. 一夜之寒結不成厚冰。——歐洲
14.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唐·李商隱
15. 一口泉眼噴不出兩樣水。——托·富勒
16.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宋·王杲
7.關于水的詩句
寫水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
8.關于水的名言和詩句
小橋流水人家/滾滾長江東逝水/。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 寫水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 ▲丘山積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為大。
——《莊子·則陽》 ▲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 ——《荀子·君道》 ▲遠水不救近火。
——《韓非子·說林上》 ▲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 ——《禮記·樂記》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盡數》 ▲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 ——《呂氏春秋·慎熱》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史記·滑稽列傳》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史記·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漢書·董仲舒傳》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漢·劉向《新序·節士》 ▲善游者溺,善騎者附。 ——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循流而下易以至,順風而馳易以遠。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
——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漢·桓寬《鹽鐵論·復古》 ▲行遠道者假于車,濟江海者因于舟。
——漢·桓寬《鹽鐵論·貧富》 ▲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 ——漢·桓寬《鹽鐵論·申韓》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漢書· 光武帝紀》 ▲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后漢書·董卓傳》 ▲金以剛折,水以柔成。
——晉·葛洪《抱樸子·廣譬》 ▲塵羽之積,沈舟折軸。 ——晉·葛洪《抱樸子·嘉遁》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魚。 ——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 ▲山無靜樹,川無停流。
——《世說新語·文學》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山雨欲來風滿樓。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過載者沈其舟,欲勝者殺其身。
——晉·葛洪《抱樸子·微旨》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宋·蘇洵《辯奸論》 ▲水激則悍,夭激則遠。 ——宋·李昉《太平御覽》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 ——《西游記》第七十五回 ▲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漢·劉邦《鴻鵠歌》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非懷細以害大。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晉·陶淵明《雜詩》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 心隨郎月高,志與秋霜潔。
唐·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唐·李。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