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是哪個朝代的(林則徐的朝代是什么朝代)
很多朋友對于林則徐是哪個朝代的和林則徐的朝代是什么朝代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林則徐、李時珍分別是哪個朝代?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時人謂之李東壁。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明朝,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
林則徐是哪個年代的人?
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溢號文忠。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一個下層封建知識分子的家庭里。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好的教育。嘉慶十六年賜進士。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
林則徐什么朝代
林則徐1785年生。嘉慶三年(1798年),林則徐中秀才,就讀鰲峰書院。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后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先后任江西鄉試副考官、云南鄉試正考官。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監察御史轉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興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聲。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虎門銷煙是他留在歷史上最閃耀的光輝事跡!!!
林則徐是哪個朝代的
清朝的
簡介如下: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嘉慶十六年進士。道光二年(1822年)授淮海道,擢升江蘇按察使、布政使,曾奉命督修過洪澤湖高家堪大工。道光十一年,擢升河南山東河道總督。
林則徐總督河南山東河道雖不到一年,但非常認真。他認為河工修防要務,關系運道民生最為重大。河臣總攬全局,籌度機宜,必須明曉工程,胸有把握,如能周知其弊,乃可嚴立其防。清代黃河防御工程,多為秸料修的“埽工”,他說:每年收購秸料乃河工第一弊端。所以他到任伊始,就對所轄南北兩岸十五個廳各工段存放的秸料垛逐一拆垛檢查,按各廳料垛虛實情況,嚴明賞罰,以除河工積弊。道光皇帝嘉獎他說:“向來河臣查驗料垛,從未有如此認真者。”他鑒于黃河埽工常被大溜淘刷,“埽前之水,輒至數丈”,防守困難,提出用“碎石斜分入水,鋪作坦坡,既可以偎護埽根,并可紓回溜勢”,以達到“工固瀾安”。在河南境內,林則徐是提倡用石料修河工的創始人之一。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月,林則徐因抗英被革去職務,遣送新疆伊犁戍邊。當年六月河南祥符三十一堡(今開封張家灣)決口,道光皇帝派大學士王鼎主持堵口大工。王鼎對林則徐十分器重,上疏奏留林則徐襄辦堵口,皇帝同意“林則徐折回東河,效力贖罪”。他于八月到達祥符工地,在第一線督導堵口,為時八閱月。林則徐“與士卒同畚鍤”,“一切事宜,在在資其籌畫”,終于完成了堵口大工。王鼎奏“林則徐襄辦河工,深資得力”,要求將功贖罪,“免戍伊犁”。但在堵口慶功之時,忽傳圣旨:“林則徐于合龍后,著仍往伊犁。”當王鼎流淚與他送別時,林則徐有“塞馬未堪論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公身幸保千鈞重,寶劍還期賜上方”的詩句,來表達他當時的心情。
林則徐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歷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而林則徐的生平可以概括為這幾個部分貧苦童年、少年啟蒙、中舉成家、官宦之路、受命禁煙、橫遭誣陷、重病去世。林則徐家境貧寒,環境艱苦可是也努力學習最終中舉,我覺得這一點值得我們當代學生反思和學習,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大多數可以說是比較好了,可是艱苦奮斗者少,消極安逸者多。我們實在應該多多學習林則徐的學習態度。可也正是因為貧苦的童年和嚴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時都保持清儉的習慣和察民疾苦的作風。林則徐的這一生有許多成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虎門銷煙了。這一壯舉,嚴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增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可以說正是因為這一舉動我們才將林則徐稱之為民族英雄。
?
林則徐從政為官四十多年,清正廉潔,為百姓所敬仰。曾有人這樣評價他“ 無一事不認真 , 無一事無良法 ”。雖然他的實干精神也沒能挽救日益衰敗的清政府,可是他帶給百姓的好處也是不可否認的。曾有一些名家這樣評價他—美國學者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 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員, 是(道光) 皇帝的化身。林欽差的整個經歷明凈如水晶。他的動機是禁止鴉片的輸入和消費,為了達到此目的,他準備采用一切手段,但是他的任務是毫無希望的。” 美國華裔學者張馨保·《林欽差與鴉片戰爭》(1964年出版):①“林擔任省級官員時,以他的勤奮、改進政府工作的強烈愿望以及全力為民謀利的信念而著稱。” ②“在所有19 世紀的中國政治家中,林則徐的形象和影響都超過了其他人。” 曾任英國駐香港總督兼駐華公使包令·《欽差大臣林則徐的生平及著述》:“(林則徐是) 中國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中國,可以說林則徐是該國人民的縮影——那個龐大帝國的輿論集中表現在這個人身上。他是中國的一位理想的愛國志士。他是圣人,而且是萬圣之圣。他把自己的智慧同傳統的智慧結合了起來,(是)中國愛國志士的驕傲,(他) 太偉大了,不會被人遺忘,(林則徐) 忠誠地、幾乎不間斷地為他的國家服務了36 年。”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名家絲毫不掩飾對林則徐的贊揚,他作為一個官員無疑是對國家忠心耿耿,為百姓辦事勤勤懇懇。這都是值得我們反復拿出來學習的。
?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林則徐肯定也是有他的局限性的,他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行將解體、外國資本主義人侵、國家獨立受到嚴重威脅的時代。他看見中國的不足、落后于西方國家的事實,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也開明的主張學習西方的文明,可這是建立在不動搖清政府的統治的基礎上的,從這里就可以看見他的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他也鎮壓過一些民族起義,足以說明他的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忠君”的思想是貫穿了他的一生的。對于林則徐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蔣廷黻在他的《中國近代史》中有一些和主流思想不一樣的看法。蔣廷黻先生認為他:“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于時人奮斗。以為自己的名譽比國事重要。因為他當時覺悟到中國較之與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開提倡。”這應該是林則徐將開眼看世界的成果交給魏源,魏源以此編成《海國圖志》的這件事讓蔣先生產生了這種評價。由此看來我覺得林則徐確實缺少一些勇氣,這大概是因為古人都將名譽看的較重。
雖然林則徐確實有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可是這也不影響他在我心中“民族英雄”的形象,他的實干精神、先進性和優秀的傳統美德仍然讓我們受益匪淺。而這些不足更讓他這個人顯得真切。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