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哪個朝代(曹丕哪個朝代的)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曹丕哪個朝代,以及曹丕哪個朝代的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曹丕所在朝代距今多少年?
曹丕生于公元187年冬,于226年病逝于洛陽,享年40歲。曹丕是三國時期魏朝的建立者,距今1800年左右。
曹丕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曹丕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魏國開國皇帝。他是曹操的長子。
曹丕建立的什么朝代?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由于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稱為“三曹”。
曹丕是什么年代的人?
曹丕(187~226)
魏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廟號世祖(魏世祖),謚號文皇帝(魏文帝)。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性格善謀多詐。父曹操,母卞夫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長子。少有逸才,廣泛閱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8歲,即能為文,又善騎射、好擊劍。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王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曹丕成為魏王后,積極曹家調節與士族階層之間的矛盾,果斷采納陳群的意見,建立九品中正制,成功解決了曹操至死不能當皇帝的頭疼問題,獲得了士族的支持。年十月,立刻逼迫漢獻帝禪位,改國號大魏,自立為大魏皇帝。改元黃初,將都城由許昌(原許縣)遷至洛陽。曹丕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于中書省。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把用人權從士族地主手中收歸朝廷。通過這一系列措施,進一步鞏固了魏國統治。表現了他政治上的卓越才能。然而在軍事才華上遠不如自己的父親曹操,各方面才能也比不上孫權。他曾三次親自統軍率數十萬大軍、水師伐東吳、蜀漢,皆無功而還。曹丕愛好文學,并有相當高的成就。寫下《燕歌行》等中國較早的優秀七言詩。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究竟屬于哪個朝代?
曹丕,下筆成章,博聞強識。青年時便隨軍作戰。211年,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217年,被曹操立為嗣。曹操死后,承襲魏王、丞相。220年,曹丕代漢稱帝。
一、治國策略,延續了曹操的寬仁政策,也很有作為。
1、內部平叛,平定了青州、徐州割據勢力,實現了政治意義的北方統一。
2、經濟方面,繼續發展屯田制。禁止私仇,廣議輕刑,與民休養,使北方出現繁榮局面。
3、對吳蜀,主要采取戰略防守,不動如山。面對諸葛亮、陸遜這樣的人,也盡占上風而立于不敗之地。
4、提倡節儉、禁止厚葬。
5、與少數民族,與匈奴、氐、羌等少數民族修好,也擊退鮮卑。
二、文學創作上,與父親曹操、弟弟曹植合稱三曹。這是實力,不是浪得虛名,也不是別人溜須拍馬。在此簡要列舉他的文學建樹。
1.《燕歌行》,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首成熟的有押韻規律的七言詩,言志轉向抒情,讓詩歌變成了真正的詩
2.雜言體《大墻上嵩行》,向世人證明了,詩有詩的語言,詩有詩的特點,即使寫成散文的樣子,內行人一讀,就知道是詩。
3.《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標志經學時代進入玄學時代,由注重文學的外部形式規律時代,轉向注重文學的內部客觀規律。(老少皆知的“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就出自與這部經典著作)。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