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nèi)容

賈島為什么貢獻而聞于世(賈島與誰齊名對后世影響頗大)

妒火2022-11-29 09:40故事47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賈島為什么貢獻而聞于世,以及賈島與誰齊名對后世影響頗大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簡述賈島詩歌的特點及其對后人的影響

賈島詩歌的特點:語言清淡樸素,以鑄字煉句取勝,刻意求工。題材窄狹,缺少社會內(nèi)容,多為寫景、送別、懷舊之作,情調(diào)偏于荒涼凄苦。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jīng)過反復(fù)的錘煉,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后,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于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yīng)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后世頗有影響。

唐朝"最笨的詩人"賈島,三年憋出兩句詩,為何被后世稱贊千年?

在我看來,賈島之所以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稱贊,是因為他對詩歌的態(tài)度。賈島并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他之所以有兩句千古絕唱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作品的態(tài)度。世界上,天才總是少數(shù),對于普通人大家更容易引起共鳴,這也是賈島被大家稱贊的原因。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wù)勝Z島對詩歌的態(tài)度。

1、賈島對詩歌特別的認真。

古代有很多出名的詩人,其中以李杜最為出名。李白和杜甫的傳世作品相當多,由此可見這兩個人的天賦非同一般。但是賈島不一樣,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卻很少,他的天賦就稍稍遜色一些。但是賈島卻愿意花心思在自己的詩歌上面,只要是自己不滿意的詞匯,他就會一直思考直到自己想出一個更好的詞匯。

而賈島那兩句千古絕唱也是這樣產(chǎn)生的。相信大家對于賈島推敲的故事都有所了解吧,這個故事就把賈島對于詩歌的認真程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為推敲兩個字怎么用,賈島忘記了時間,這種認真程度,我認為在古代很少有人比賈島強。

2、賈島被稱為詩奴。

賈島對于自己的作品要求極高,現(xiàn)在有一些人,遇到一件困難的事情就草草了事。在我看來,沒有一件事是人做不好的,只要你肯花功夫,那么你就能夠取得自己滿意的作品。賈島就是一個肯花功夫的人,因此,即便他天賦不高,他也能夠作出精益求精的作品,并且在不斷完善詩歌的過程中,他也能夠得到不錯的提高。

賈島及其成就

賈島簡介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guān)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卷571_1 「古意」賈島

碌碌復(fù)碌碌,百年雙轉(zhuǎn)轂。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

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卷571_2 「望山」賈島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

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誰家最好山,我愿為其鄰。

卷571_3 「北岳廟」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卷571_4 「朝饑」賈島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

我要見白日,雪來塞青天。坐聞西床琴,凍折兩三弦。

饑莫詣他門,古人有拙言。

卷571_5 「哭盧仝」賈島

賢人無官死,不親者亦悲。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鄰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天子未辟召,地府誰來追。

長安有交友,托孤遽棄移。冢側(cè)志石短,文字行參差。

無錢買松栽,自生蒿草枝。在日贈我文,淚流把讀時。

從茲加敬重,深藏恐失遺。

卷571_6 「劍客(一作述劍)」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卷571_7 「口號」賈島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卷571_8 「寄遠」賈島

別腸多郁紆,豈能肥肌膚。始知相結(jié)密,不及相結(jié)疏。

疏別恨應(yīng)少,密離恨難祛。門前南流水,中有北飛魚。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況此數(shù)尺身,阻彼萬里途。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卷571_9 「齋中」賈島

眈靜非謬為,本性實疏索。齋中一就枕,不覺白日落。

低扉礙軒轡,寡德謝接諾。叢菊在墻陰,秋窮未開萼。

所餐類病馬,動影似移岳。欲駐迫逃衰,豈殊辭綆縛。

已見飽時雨,應(yīng)豐蔬與藥。

卷571_10 「感秋」賈島

商氣颯已來,歲華又虛擲。朝云藏奇峰,暮雨灑疏滴。

幾蜩嘿涼葉,數(shù)蛩思陰壁。落日空館中,歸心遠山碧。

昔人多秋感,今人何異昔。四序馳百年,玄發(fā)坐成白。

喧喧徇聲利,擾擾同轍跡。儻無世上懷,去偃松下石。

卷571_11 「玩月」賈島

寒月破東北,賈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數(shù)星,星名未詳諳。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月乃不上杉,上杉難相參。眙愕子細視,睛瞳桂枝劖。

目常有熱疾,久視無煩炎。以手捫衣裳,零露已濡沾。

久立雙足凍,時向股髀淹。立久病足折,兀然黐膠粘。

他人應(yīng)已睡,轉(zhuǎn)喜此景恬。此景亦胡及,而我苦淫耽。

無異市井人,見金不知廉。不知此夜中,幾人同無厭。

待得上頂看,未擬歸枕函。強步望寢齋,步步情不堪。

步到竹叢西,東望如隔簾。卻坐竹叢外,清思刮幽潛。

量知愛月人,身愿化為蟾。

卷571_12 「辭二知己」賈島

一雙千歲鶴,立別孤翔鴻。波島忽已暮,海雨寒蒙蒙。

離人聞美彈,亦與哀彈同。況茲切切弄,繞彼行行躬。

云飛北岳碧,火息西山紅。何以代遠誠,折芳臘雪中。

卷571_13 「義雀行和朱評事」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馀。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云間聲相呼。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卷571_14 「宿懸泉驛」賈島

曉行瀝水樓,暮到懸泉驛。林月值云遮,山燈照愁寂。

卷571_15 「辯士」賈島

辯士多毀訾,不聞?wù)劶悍恰C突㈨⒈磭L嚙妻兒。

此理天所感,所感當問誰。求食飼雛禽,吐出美言詞。

善哉君子人,揚光掩瑕玼。

卷571_16 「不欺」賈島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知心兩如此,然后何所陳。

食魚味在鮮,食蓼味在辛。掘井須到流,結(jié)交須到頭。

此語誠不謬,敵君三萬秋。

卷571_17 「絕句」賈島

海底有明月,圓于天上輪。得之一寸光,可買千里春。

卷571_18 「寓興」賈島

莫居暗室中,開目閉目同。莫趨碧霄路,容飛不容步。

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趨。勸君跨仙鶴,日下云為衢。

卷571_19 「游仙」賈島

借得孤鶴騎,高近金烏飛。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輝。

天中鶴路直,天盡鶴一息。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

若人無仙骨,芝術(shù)徒煩食。

卷571_20 「枕上吟」賈島

夜長憶白日,枕上吟千詩。何當苦寒氣,忽被東風吹。

冰開魚龍別,天波殊路岐。

卷571_21 「雙魚謠(時韓職方書中以孟常州簡詩見示)」賈島

天河墮雙魴,飛我庭中央。掌握尺馀雪,劈開腸有璜。

見令饞舌短,烹繞鄰舍香。一得古詩字,與玉含異藏。

卷571_22 「易水懷古」賈島

荊卿重虛死,節(jié)烈書前史。我嘆方寸心,誰論一時事。

至今易水橋,寒風兮蕭蕭。易水流得盡,荊卿名不消。

卷571_23 「早起」賈島

北客入西京,北雁再離北。秋寢獨前興,天梭星落織。

耽玩馀恬爽,顧盼輕疴力。旅途少顏盡,明鏡勸仙食。

出門路縱橫,張家路最直。昨夜夢見書,張家廳上壁。

卷571_24 「客喜」賈島

客喜非實喜,客悲非實悲。百回信到家,未當身一歸。

未歸長嗟愁,嗟愁填中懷。開口吐愁聲,還卻入耳來。

常恐淚滴多,自損兩目輝。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

卷571_25 「延壽里精舍寓居」賈島

旅托避華館,荒樓遂愚慵。短庭無繁植,珍果春亦濃。

側(cè)廬廢扃樞,纖魄時臥逢。耳目乃鄽井,肺肝即巖峰。

汲泉飲酌馀,見我閑靜容。霜蹊猶舒英,寒蝶斷來蹤。

雙履與誰逐,一尋青瘦筇。

卷571_26 「贈智朗禪師」賈島

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fā)。

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步隨青山影,坐學白塔骨。

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欲問師何之,忽與我相別。

率賦贈遠言,言慚非子曰。

卷571_27 「送沈秀才下第東歸」賈島

曲言惡者誰,悅耳如彈絲。直言好者誰,刺耳如長錐。

沈生才俊秀,心腸無邪欺。君子忌茍合,擇交如求師。

毀出疾夫口,騰入禮部闈。下第子不恥,遺才人恥之。

東歸家室遠,掉轡時參差。浙云近吳見,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別,回首不復(fù)疑。

卷571_28 「酬棲上人」賈島

夜久城館閑,情幽出在山。新月有微輝,朗朗空庭間。

處世雖識機,伊余多掩關(guān)。松姿度臘見,籬藥知春還。

靜覽冰雪詞,厚為酬贈顏。東林有躑躅,脫屣期共攀。

卷571_29 「冬月長安雨中見終南雪」賈島

秋節(jié)新已盡,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覺明,殘滴猶未絕。

氣侵瀑布水,凍著白云穴。今朝灞浐雁,何夕瀟湘月。

想彼石房人,對雪扉不閉。

卷571_30 「寄孟協(xié)律」賈島

我有吊古泣,不泣向路岐。揮淚灑暮天,滴著桂樹枝。

別后冬節(jié)至,離心北風吹。坐孤雪扉夕,泉落石橋時。

不驚猛虎嘯,難辱君子詞。欲酬空覺老,無以堪遠持。

岧峣倚角窗,王屋懸清思。

卷571_31 「和劉涵」賈島

京官始云滿,野人依舊閑。閉扉一畝居,中有古風還。

市井日已午,幽窗夢南山。喬木覆北齋,有鳥鳴其間。

前日遠岳僧,來時與開關(guān)。新題驚我瘦,窺鏡見丑顏。

陶情惜清澹,此意復(fù)誰攀。

卷571_32 「明月山懷獨孤崇魚琢」賈島

明月長在目,明月長在心。在心復(fù)在目,何得稀去尋。

試望明月人,孟夏樹蔽岑。想彼嘆此懷,樂喧忘幽林。

鄉(xiāng)本北岳外,悔恨東夷深。愿縮地脈還,豈待天恩臨。

非不渴隱秀,卻嫌他事侵。或云岳樓鐘,來繞草堂吟。

當從令尹后,再往步柏林。

卷571_33 「投張?zhí)!官Z島

風骨高更老,向春初陽葩。泠泠月下韻,一一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一聽千嘆嗟。身臥東北泥,魂掛西南霞。

手把一枝栗,往輕覺程賒。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達閑幽棲山,遣尋種藥家。欲買雙瓊瑤,慚無一木瓜。

卷571_34 「詠韓氏二子」賈島

千巖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墮桂花,白鳥舞虛碧。

卷571_35 「送別」賈島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彈復(fù)彈,會有知音知。

卷571_36 「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賈島

袖有新成詩,欲見張韓老。青竹未生翼,一步萬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壓我腦。失卻終南山,惆悵滿懷抱。

安得西北風,身愿變蓬草。地只聞此語,突出驚我倒。

卷571_37 「上谷送客游江湖」賈島

莫嘆迢遞分,何殊咫尺別。江樓到夜登,還見南臺月。

卷571_38 「重酬姚少府」賈島

隙月斜枕旁,諷詠夏貽什。如今何時節(jié),蟲虺亦已蟄。

答遲禮涉傲,抱疾思加澀。仆本胡為者,銜肩貢客集。

茫然九州內(nèi),譬如一錐立。欺暗少此懷,自明曾瀝泣。

量無趫勇士,誠欲戈矛戢。原閣期躋攀,潭舫偶俱入。

深齋竹木合,畢夕風雨急。俸利沐均分,價稱煩噓噏。

百篇見刪罷,一命嗟未及。滄浪愚將還,知音激所習。

卷571_39 「投孟郊」賈島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風。江南有高唱,海北初來通。

容飄清冷馀,自蘊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尋卻冥蒙。

我知雪山子,謁彼偈句空。必竟獲所實,爾焉遂深衷。

錄之孤燈前,猶恨百首終。一吟動狂機,萬疾辭頑躬。

生平面未交,永夕夢輒同。敘詰誰君師,詎言無吾宗。

余求履其跡,君曰可但攻。啜波腸易飽,揖險神難從。

前歲曾入洛,差池阻從龍。萍家復(fù)從趙,云思長縈縈。

嵩海每可詣,長途追再窮。原傾肺腸事,盡入焦梧桐。

卷571_40 「代邊將」賈島

持戈簇邊日,戰(zhàn)罷浮云收。露草泣寒霽,夜泉鳴隴頭。

三尺握中鐵,氣沖星斗牛。報國不拘貴,憤將平虜讎。

卷571_41 「寄劉棲楚」賈島

趨走與偃臥,去就自殊分。當窗一重樹,上有萬里云。

離披不相顧,仿佛類人群。友生去更遠,來書絕如焚。

蟬吟我為聽,我歌蟬豈聞。歲暮儻旋歸,晤言桂氛氳。

卷571_42 「寄丘儒」賈島

地近輕數(shù)見,地遠重一面。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寶片。

自經(jīng)失歡笑,幾度騰霜霰。此心鎮(zhèn)懸懸,天象固回轉(zhuǎn)。

長安秋風高,子在東甸縣。儀形信寂蔑,風雨豈乖間。

憑人報消息,何易憑筆硯。俱不盡我心,終須對君宴。

卷571_43 「送陳商」賈島

古道長荊棘,新岐路交橫。君于荒榛中,尋得古轍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禪士形。我曾接夜談,似聽講一經(jīng)。

聯(lián)翩曾數(shù)舉,昨登高第名。釜底絕煙火,曉行皇帝京。

上客遠府游,主人須目明。青云別青山,何日復(fù)可升。

卷571_44 「送張校書季霞」賈島

從京去容州,馬在船上多。容州幾千里,直傍青天涯。

掌記試校書,未稱高詞華。義往不可屈,出家如入家。

城市七月初,熱與夏未差。餞君到野地,秋涼滿山坡。

南境異北候,風起無塵沙。秦吟宿楚澤,海酒落桂花。

暫醉即還醒,彼土生桂茶。

卷571_45 「寄友人」賈島

同人半年別,一別寂來音。賴有別時文,相思時一吟。

我常倦投跡,君亦知此衿。筆硯且勿棄,蘇張曾陸沉。

但存舌在口,當冀身遂心。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

卷571_46 「答王參」賈島

寸晷不相待,四時互如競。客思先覺秋,蟲聲苦知暝。

霜松積舊翠,露月團如鏡。詩負屬景同,琴孤坐堂聽。

相期黃菊節(jié),別約紅桃徑。每把式微篇,臨風一長詠。

卷571_47 「延康吟」賈島

寄居延壽里,為與延康鄰。不愛延康里,愛此里中人。

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親。人有不朽語,得之煙山春。

卷571_48 「戲贈友人」賈島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卷571_49 「寓興」賈島

真集道方至,貌殊妒還多。山泉入城池,自然生渾波。

今時出古言,在眾翻為訛。有琴含正韻,知音者如何。

一生足感激,世言忽嵯峨。不得市井味,思響吾巖阿。

浮華豈我事,日月徒蹉跎。曠哉潁陽風,千載無其他。

卷571_50 「懷鄭從志」賈島

西風吹陰云,雨雪半夜收。忽憶天涯人,起看斗與牛。

故人別二年,我意如百秋。音信兩杳杳,誰云昔綢繆。

平明一封書,寄向東北舟。翩翩春歸鳥,會自為匹儔。

唐代詩人賈島生平故事

賈島(779~843年),字閬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人。下面是我整理的唐代詩人賈島生平故事,歡迎閱讀。

唐代詩人賈島生平故事

[早年出家]

賈島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 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guān)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賈島的家鄉(xiāng)范陽曾是安祿山的老巢,安史之亂平定后,這里又長期為藩鎮(zhèn)所據(jù),處于半隔絕狀態(tài)。賈島出生于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shù)次應(yīng)舉,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計,只好棲身佛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yǎng)成他孤僻冷漠而內(nèi)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于榮利,喜怒鮮形于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gòu)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古吟詩人的典型。

[推敲由來]

有一次,賈島騎驢橫過長安大街,時適秋風正勁,落葉遍地,賈島詩興大作,即景吟“落葉滿長 安”。賈島更思屬聯(lián),杳不可得。忽然,他想到“秋風吹渭水”,喜不自勝。正在他得意忘形之時,京兆尹劉棲楚“駕到”,賈島閃避不及,唐突了京兆尹的儀仗隊,結(jié)果被抓去關(guān)了一晚。

又有一次,賈島騎蹇驢訪李凝幽居,于驢背上得詩句“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又覺得“僧敲月下門”似乎比“僧推月下門”更能襯托環(huán)境的幽靜。賈島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在驢背上邊吟詩邊舉手作推敲之狀,反復(fù)品味,結(jié)果又無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于是乎賈島便被眾衛(wèi)士擁至韓愈跟前,賈島具實稟報事情原委后,韓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建議他改“僧推月下門”為“僧敲月下門”。于是二人又并轡而行,共論詩道,結(jié)為布衣之交,后來韓愈又勸他還俗應(yīng)舉,并贈詩“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風云頓覺閑,天恐文章渾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賈島為此名聲大著。又傳說賈島進士及第后寓居僧法乾的精舍,與姚合、王建、張籍、雍陶等,為琴樽之好。有一天,唐宣宗微服初訪,行至寺前,聞鐘樓上有吟聲,便上樓于賈島案上拿起詩篇便讀,賈島不識宣宗,又一把搶過來,責怪道:郎君慣于鮮肉美酒,何能吟詩。宣宗不露聲色,默然下樓而去。事后賈島得知是唐宣宗,便到朝廷請罪。沒幾天,賈島便被貶為遂州長江縣(今四川蓬溪縣西)主簿。

以上傳說很有傳奇色彩,雖不盡可信,但仍反映了賈島的特殊性格。據(jù)后人考證,韓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是在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第二年便因病去世。而賈島與韓愈的結(jié)交,卻在此前10多年。早在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韓愈任河南縣令時,賈島便與韓愈拉上關(guān)系。韓愈對這個僻處幽燕的詩僧非常賞識,在其《送無本師歸范陽》詩中,就把賈島引為朋友,說賈島雖“家居幽都遠”,韓愈他還是“未識氣先感”。可能就在這一年,韓愈出于愛惜人才、培養(yǎng)后進,勸賈島還俗應(yīng)舉。賈島對科舉本來并未死心,便聽從韓愈勸告,回范陽辦理還俗手續(xù)。第二年,韓愈奉調(diào)入京為職方員外郎。不久,賈島也到了長安,并結(jié)識了孟郊、張籍等人。從此,賈島與韓、孟等詩人時常來往,彼此唱和。

[是否中進士]

賈島是否唐突劉棲楚?是否中進士?哪一年中進士?也不可考,但他仕途坎坷卻是真的。賈島多次赴考,都名落孫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不僅被黜落,而且還被扣上“舉 場十惡”的帽子。更使他悲傷的是,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814年)突發(fā)急病而死。至長慶四年(824年),韓愈又病逝。而此時之賈島卻依然是一介白衣。直到賈島垂老之年,賈島才出任長江縣主簿。開成五年(840年),賈島三年考滿,遷任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會昌三年(843年),賈島就染疾卒于任上。

賈島在長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樹,史書不載。唐人蘇絳在他的《賈司倉墓志銘》稱贊賈島“三年在任,卷不釋手”。看來,賈島仕宦后,讀書吟詩的癖好依然不改。

[刻苦寫詩]

賈島寫詩,以刻苦認真著稱。這在他自己的詩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無可上人》詩“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張說法,但他吟詩常常煞費苦心卻真有其事。

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彌補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終于在眾星璀璨的唐代詩壇贏得一席之地,并 且留下許多佳作。如他的《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fù)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夜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全詩骨氣開張,詩情宛轉(zhuǎn)。特別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聯(lián),對仗自然,妙語天成,灝氣流注,意境蒼涼,形象飽滿地傳達出詩人憶念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愧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又如他的《寄韓潮州愈》“此心曾與木蘭舟,直至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guān)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寫盡賈島對韓愈的懸念和同情,并烘托出韓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闊,音節(jié)高朗,情韻悠長,足見賈島于平淡處見雋永的筆力。

再如他的《下第》詩:“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孤棹負三湘。”沉重地抒寫了自己落第后的痛苦心情。賈島一生很不得志,孤貧潦倒,宦途極艱,所以,他的詩作也以描寫孤峭幽靜的境界為主。但有時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鶻吟》:“俊鳥還投高處棲,騰身戛戛下云梯。有時透露凌空去,無事隨風入草迷。迅疾 月邊捎玉兔,遲回日里拂金雞。不緣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爾低!”依然是雄心不改,壯志難磨,仍幻想著有凌空搏擊的機會。他的思想中的這種激烈奮發(fā)的因素,還常常借助于舊將、老將的形象宣泄出來。如他的《代舊將》:“舊事說如夢,誰當信老夫。戰(zhàn)場幾處在,部曲一人無。落日收病馬,晴天曬陣圖。猶希圣朝用,自鑷白髭須”。他的《代邊將》:“持戈簇邊日,戰(zhàn)罷浮云收。露草泣寒霽,夜泉鳴隴頭。三尺握中鐵,氣沖星斗牛。報國不拘貴,憤將平虜仇。”他的《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他的《逢舊識》:“幾歲阻干戈,今朝勸酒歌。羨君無白發(fā),走馬過黃河。舊宅兵燒盡,新宮日奏多。妖星還有角,數(shù)尺鐵重磨”。這幾首詩無不是豪氣滿紙,風骨凜凜。只可惜賈島有此壯志而無此機遇,致使他始終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干,最后留下的只是他的詩作《長江集》。

賈島的詩作與他的苦吟精神,在唐末五代還是很有影響的。如晚唐的李洞,就“酷慕賈長江,遂銅寫島像,戴之巾中。常持數(shù)珠念賈島佛,一日千遍。人有喜島者,洞必手錄島詩贈之,叮嚀再四曰:此無異佛經(jīng),歸焚香拜之”。又如南唐孫晟,也畫了賈島的像掛在壁上,朝夕禮拜。賈島生前雖然信佛,恐怕也不曾想到他身后竟有人因他的詩作而奉他為佛。倘若他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他死后“成佛”而心滿意足吧!

[還俗有約]

賈島有個堂弟叫無可,也是詩人。當時兩人一道出家。賈島耐不住寂寞,殺了回馬槍;而無可仍在合掌向佛。賈島還俗時曾有約,將來仍出家,可一落塵網(wǎng)便被裹住。無可便寫詩提醒他,不要忘約。賈島說,我怎么能忘啊?“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寄無可上人》)“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送無可上人》)。他對佛門的清靜,仍懷向往之情。但說是說,行動是行動,這兩者充滿矛盾。

[奪卷忤宣宗]

據(jù)說,賈島及第后寓居法乾無可精舍。一日唐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聞人吟詩,便循聲登樓,見案上詩卷,便取來瀏覽。賈島在后面,一手奪走。他不認識唐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鮮食美服,哪懂這個?”事后十分緊張,伏闕待罪。朝廷給他一個長江縣主簿的小官,將他貶出長安。唐代有兩位詩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詩云:“騎驢沖大尹,奪卷忤宣宗。”李克恭詩云:“宣宗謫去為閑事,韓愈知來已振名。”

[塵緣未絕]

傳說他30歲前曾數(shù)次應(yīng)舉,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計,便去當了和尚,法號無本。賈島因帶著一肚子牢騷出家,所以雖身在釋門,卻未能忘卻塵世的煩惱。他在洛陽為僧時,當局規(guī)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換個出家人,不許出就不出。釋國無邊,何處不可修身養(yǎng)性?然而他覺得自由受縛,不能忍受。于是嘆道:“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

賈島簡介

賈島是生活在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他的故鄉(xiāng)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他的一生創(chuàng)造過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并且廣泛流傳至今。相傳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推敲”這個詞就是人們根據(jù)賈島的故事創(chuàng)造而來的。

賈島的一生坎坷,他的家庭情況并不是特別富裕,自小便過著缺衣少食的日子。賈島曾經(jīng)立志要考取功名,想要功成名就光耀門楣,借此改變自己的貧苦生活。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他參加過很多次科舉考試都沒有中第!安史之亂以后由于世事混亂不堪、人民生活困苦,本身就生活拮據(jù)的賈島為了滿足生計迫于無奈于是出家做了和尚,直到后來才還俗了。賈島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他不喜歡和人們交往,反而酷愛研究詩詞。

賈島的詩詞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喜愛創(chuàng)作凄涼枯寂的蕭條境界,詩詞多是抒發(fā)凄苦悲涼的情感,但是他的詩句卻非常的精巧細致讓人耳目一新。所以賈島被稱為“苦吟派”的代表。賈島還有一個稱號,他被人們稱為“詩囚”。我覺得這個稱號起的恰到好處,因為賈島就是一個酷愛推敲詩句而忽視人際交往的人,他完全被自己的詩詞作品給“囚禁”了,成了它們的“奴隸”。

這位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賈島,他所代表的“苦吟詩派”對后世產(chǎn)生深刻印象,而賈島自己的反復(fù)推敲精神也值得讓人們學習!

人物生平

早年出家

賈島早年家境貧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生計無落,出家為僧,法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

約在貞元十三年(797年),賈島離開家鄉(xiāng)。

元和五年(810年),賈島至洛陽,想要拜見孟郊,因游趙北(今河北邯鄲、廣平一代)而未能見到。同年,賈島拜訪了李益,并與其好友韋執(zhí)中、諸葛覺在天津橋南共同創(chuàng)作了《天津橋南山中各題一句》詩。同年冬,賈島至長安,作《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詩拜見張籍、韓愈,但當時韓愈已經(jīng)去了洛陽,所以賈島只見到了張籍。

賈島初赴舉

賈島初赴舉的意思就是賈島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賈島是晚唐后期詩人,后又稱他為瘦島,與當時的另一個貧苦詩人孟郊為友,并齊名為郊寒島瘦。賈島家境貧寒,小時候只得到寺院里做和尚,后來想走仕途,就還俗去參加科舉。

賈島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有一天,在京城里騎在毛驢上,想起了自己寫過一首詩《題李凝幽居》,詩中有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還有需要探討下,他考慮半晌,是用“推”好還是用“敲”,邊走邊想著,嘴里念念有詞,手上還停地做著“推”和“敲”的動作,糊里湖涂撞在當時的大官韓愈的出行隊伍上,邊上衛(wèi)士把他拿下,他才如夢初醒。幸而韓愈不僅自身很有才華,也是個愛惜人才的人,賈島把詩大聲念出來并說了“推”和“敲”的為難,韓愈聽了,他和賈島一起討論詩的用詞,最后韓愈對賈島說,還是用“敲”比較好,深夜中“敲”的`聲音更響亮,還能讓吟起來朗朗上口,賈島聽后很高興,不停地贊嘆。賈島和韓愈兩個人相見恨晚,交談甚歡,一個騎馬一個騎驢邊走邊聊,就這樣賈島跟著韓愈回到了韓愈的家,兩個人從此成為了好朋友。

只是可惜,第一次參加科舉的賈島就名落孫山,再后來的很多次科舉中,都一次沒有考中,他愛詩如命,無意還得罪了皇帝,到最后只能到長江這個小地方做個主簿。

賈島為什么被稱“詩囚”

賈島被人們稱為“詩囚”。我們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別人的稱號都那么美好高雅,而賈島卻被人們稱為“詩囚”!這個稱號是什么意思?人們?yōu)槭裁唇o他起這么一個名稱?我想這一連串的問題肯定已經(jīng)充斥在你的大腦里了。

原來賈島是一個酷愛作詩苦吟的人。他的家境并不是多么好,能夠吃飽穿暖是賈島從小到大最大的心愿。雖然生活貧苦,賈島卻能夠在困苦中找到自己的喜好,那就是作詩。他是一個內(nèi)向的人,因為家里窮所以從小到大沒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耍,就這樣賈島成了一個不愿與人交往的人!平時他醉心于寫詩,以此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不滿,他喜歡反復(fù)斟酌作品中的字句以讓自己的文章看起來更完美。

賈島曾經(jīng)參加過很多次科舉考試,可是每次結(jié)果都不如人意。后來安史之亂以后世道混亂為了填飽肚子迫不得已賈島出家當了和尚!

僧人安寧的生活更是成就了他內(nèi)向的性格,所以他整日醉心研究詩詞,以反復(fù)推敲詩句的用詞為樂!賈島對詩作如癡如醉,就好像成了詩作的囚奴一般!他的作品用詞精辟,被人們廣泛流傳,人們因他對推敲詩句有如此癡迷的狀態(tài),所以稱賈島為“詩囚”。

賈島這個人寫詩以刻苦認真被人們所熟知。這在他的詩作中也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比如“兩句三年得”這句雖是略顯夸張,但是賈島作詩經(jīng)常費勁各種心思這是真實。

后世影響

賈島在晚唐受到普遍的尊愛,影響頗大。據(jù)李知文《賈島在唐詩發(fā)展史的地位》中統(tǒng)計,《全唐詩》中晚唐詩人懷念追和賈島的詩,達38首,大大超過了懷念追和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韋莊曾上疏請追賜賈島等進士及第,并授以拾遺補胭的爵位,最能體現(xiàn)晚唐文人對賈島的愛慕。以上可以表明,賈島詩在晚唐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審美觀念方面,具有廣泛的影響。歷代詩家多承認賈島在唐詩中自成一體的事實。

賈島在唐以后一直有重要影響。宋初,宋詩還沒有自己的風格,詩人多承五代余風,以中晚唐詩人為宗,形成學習白居易、李商隱、賈島三派,可知賈島影響之廣泛。

宋末,江西詩人以書為詩,盲目摹仿古人,詩中堆砌典故,空洞無物。為了改變江湖詩人的這種習氣,四靈詩人倡導學習賈島。江湖詩人劉克莊,戴復(fù)古也曾學習和標舉賈島及晚唐詩風,后在民族危機的影響下,則轉(zhuǎn)而學習陸游。

晚明竟陵派詩人的代表鐘惺、譚元春,針對公安派擬古主義的傾向,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學習古人,不取古人的途徑,而取古人的“真精神”。他們所謂的“真精神”,即古人的“幽情單緒”“奇趣別理”,傾向于標舉賈島及其晚唐詩風。

清代標舉以賈島為代表的晚唐詩風的是乾隆時的李懷民和盧文弨。

賈島被人們稱為什么詩人

唐朝詩人賈島被稱為什么

賈島被人們稱為“詩囚”。我們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別人的稱號都那么美好高雅,而賈島卻被人們稱為“詩囚”!這個稱號是什么意思?人們?yōu)槭裁唇o他起這么一個名稱?我想這一連串的問題肯定已經(jīng)充斥在你的大腦里了。

原來賈島是一個酷愛作詩苦吟的人。他的家境并不是多么好,能夠吃飽穿暖是賈島從小到大最大的心愿。雖然生活貧苦,賈島卻能夠在困苦中找到自己的喜好,那就是作詩。他是一個內(nèi)向的人,因為家里窮所以從小到大沒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耍,就這樣賈島成了一個不愿與人交往的人!平時他醉心于寫詩,以此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不滿,他喜歡反復(fù)斟酌作品中的字句以讓自己的文章看起來更完美。

賈島曾經(jīng)參加過很多次科舉考試,可是每次結(jié)果都不如人意。后來安史之亂以后世道混亂為了填飽肚子迫不得已賈島出家當了和尚!

僧人安寧的生活更是成就了他內(nèi)向的性格,所以他整日醉心研究詩詞,以反復(fù)推敲詩句的用詞為樂!賈島對詩作如癡如醉,就好像成了詩作的囚奴一般!他的作品用詞精辟,被人們廣泛流傳,人們因他對推敲詩句有如此癡迷的狀態(tài),所以稱賈島為“詩囚”。

賈島這個人寫詩以刻苦認真被人們所熟知。這在他的詩作中也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比如“兩句三年得”這句雖是略顯夸張,但是賈島作詩經(jīng)常費勁各種心思這是真實。

賈島尋隱者不遇全文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寫出的一首著名的詩,這首詩流傳非常廣泛,從小學課本到兒童啟蒙讀物以及唐詩讀本中都有收錄,這些書中還配有相應(yīng)的繪圖,繪圖上有松,有指著手的童子,還有一個問者,形象地展示了詩的內(nèi)容。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短短只有四句: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這首的意思是:在山中的一顆蒼松下,我向隱者的小徒弟打聽隱者的去向,小徒弟說,他的師父還在山中采藥,只是這山中云深霧重,他也不知道師父身在何處。前一句是問話,后三句是回答,表現(xiàn)了隱者的高風亮節(jié),作者尋而不遇,心中只有空自仰慕。作者賈島給我們描繪一個世外高人的隱者,形象生動,以白云和蒼松為襯托,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全詩結(jié)構(gòu)精巧,特別的問答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僅有二十個字,簡單的敘事,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一應(yīng)俱全,卻引人無限的想象,言外之意是一首抒情詩,山高云遠,蒼松亭亭,可愛的小童和一臉遺憾的來者,還有沒曾出現(xiàn)的隱者。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風格通俗易懂,卻清新艷麗,色彩鮮明,像一幅中國山水畫。含義深刻卻著筆簡捷,情深深意切切,心情上的百回千轉(zhuǎn)盡在這白描無華之中。它是賈島一篇代表作,在詩詞的歷史上是難得的精巧作品,后人今天吟來,也有百般滋味在心頭。

唐朝詩人賈島的資料:

賈島這個人一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波瀾,要說他的特點,那也就是窮和特別喜歡鉆研字句。還有他騎驢云游的時候,遇到的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貴人的韓愈。畢竟韓愈也是賈島還俗的原因之一。

話說,這賈島并不是出生在什么富貴人家,小時候也是因為家里窮所以早早就剃度出了家,畢竟在寺廟里有吃有喝可以活下來。但是這寺廟得清冷環(huán)境,肯定是培養(yǎng)不出活潑性子的人。這賈島就是個年紀輕輕,脾性也是淡淡的一個人。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也被稱作是賈島庵。至于他作詩的才華自然是他一個人太寂寞的時候,琢磨出來的。

賈島在19歲的時候,就出來云游,這有才華的和尚出來云游經(jīng)歷自然會有些不一樣。賈島的云游就結(jié)識了孟郊,要知道賈島是個喜歡安靜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人,能跟孟郊成為好朋友,必然是同道中人。

再之后,就是那個我們都知道的“推敲”的故事。賈島去探訪古人,在斟酌一個字的時候結(jié)識了韓愈。從之前的詩句看來,賈島就是個糾結(jié)狂,選擇障礙癥,他永遠都會遇到一首詩里幾個字拿不準的情況。有時候一兩句話可以折騰個兩三年,但是作出來的詩句也的確是極好的詩。

韓愈看他有才華,就勸他還俗來參加科舉,考公務(wù)員。這賈島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在我看來絕對不是個應(yīng)試型選手,所以科舉一直落榜。之后的仕途也是相當?shù)牟豁槪晕艺f這韓愈不知能不能算是賈島的貴人。如果他不勸說,或者賈島悠閑的做著和尚,鉆研詩句,還能多出來幾首傳世佳作。

孟郊和賈島都是唐朝的詩人,他們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都以表現(xiàn)凄涼孤寂為藝術(shù)特色。兩人雖都是唐朝的詩人,但生活并沒有交集,兩人因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相近并且作品都得到了韓愈的欣賞而被人們聯(lián)系起來。韓愈稱他們?yōu)椤敖己畭u瘦”,成為“苦吟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郊比賈島大二十八歲,他早年仕途不順人近中年才成為進士,后來辭官。他的一生非常的貧困,所做大都反映社會現(xiàn)實,具有很大的諷刺意義。孟郊的詩中很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作品,比如表現(xiàn)對婦女地位的深切同情;抒發(fā)對勞苦群眾悲慘生活的同情等等。他的苦吟詩主要以表現(xiàn)內(nèi)容的深刻精辟意蘊為目的。

賈島雖和孟郊一樣同為“苦吟詩”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作品的廣度和深度都遠遠不及孟郊來的深刻。賈島側(cè)重于表現(xiàn)自己的荒涼悲寂的處境。賈島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將作詩代替了自己的生活,他整日沉溺于鑄字煉句中無法自拔而忽視了自己人際關(guān)系的交流。人們將他稱作“詩囚”,這足以表現(xiàn)出賈島對詩歌近乎狂熱的態(tài)度。

孟郊和賈島都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詩詞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唐朝渾厚的詩歌相比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創(chuàng)作風格等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與差異。他們的“苦吟派”風格也給后世文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唐朝詩人賈島簡介

賈島是生活在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他的故鄉(xiāng)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他的一生創(chuàng)造過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并且廣泛流傳至今。相傳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推敲”這個詞就是人們根據(jù)賈島的故事創(chuàng)造而來的。

賈島的一生坎坷,他的家庭情況并不是特別富裕,自小便過著缺衣少食的日子。賈島曾經(jīng)立志要考取功名,想要功成名就光耀門楣,借此改變自己的貧苦生活。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他參加過很多次科舉考試都沒有中第!安史之亂以后由于世事混亂不堪、人民生活困苦,本身就生活拮據(jù)的賈島為了滿足生計迫于無奈于是出家做了和尚,直到后來才還俗了。賈島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他不喜歡和人們交往,反而酷愛研究詩詞。

賈島的詩詞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喜愛創(chuàng)作凄涼枯寂的蕭條境界,詩詞多是抒發(fā)凄苦悲涼的情感,但是他的詩句卻非常的精巧細致讓人耳目一新。所以賈島被稱為“苦吟派”的代表。賈島還有一個稱號,他被人們稱為“詩囚”。我覺得這個稱號起的恰到好處,因為賈島就是一個酷愛推敲詩句而忽視人際交往的人,他完全被自己的詩詞作品給“囚禁”了,成了它們的“奴隸”。

這位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賈島,他所代表的“苦吟詩派”對后世產(chǎn)生深刻印象,而賈島自己的反復(fù)推敲精神也值得讓人們學習!

唐朝詩人賈島推敲的故事:

賈島是我國唐朝的一個著名詩人,早年因生活所迫,當了和尚。他熱愛寫詩,對詩作要求很高。作一首詩要化費很多功夫,一字一句去反復(fù)琢磨,為此還引發(fā)好多故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賈島推敲的故事。

有一天,賈島騎驢夜里去看一位朋友李凝,朋友住得很遠很僻靜的地方,可是半夜到的時候,朋友不在家,他只好又向回走,由感而發(fā)寫了首詩,這首詩叫做《題李凝幽居》。這首詩先是描述朋友家周圍幽靜的環(huán)境,到了“僧推月下門”這句時,賈島拿不準用“推”還是“敲”,一邊思索,一面還不停地用推敲手勢來回揣模,非常的專心,不知不覺中,撞上官道上大官的儀仗隊,被抓到官員面前,才如夢初醒。這個官員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韓愈,韓愈審問賈島時得知賈島撞上儀仗隊的原因,就和賈島一起討論用詞,最后韓愈提儀用“敲”字比較好,暗夜中的敲門聲音響亮,更可以反應(yīng)黑夜的靜幽和客人的禮貌,賈島連連稱好,騎著驢跟隨韓愈去他家做客,并從此成為了好朋友,一起討論文學創(chuàng)作。

賈島推敲的故事是我國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在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中注重對字句的精練和準確。推敲的故事入選了小學生的課本之中,推敲這個詞已經(jīng)成為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反復(fù)斟酌、比較,來更加準確生動表達作者本意的動詞。

感動了韓愈的一代苦吟大師賈島在文學上有什么造詣?

其實在大唐,真正有錢有地位的大詩人沒有幾位,大部分詩人都在詩海里經(jīng)營著自己慘淡的人生。真正的草根詩人也沒有幾位,大部分詩人都有些或大或小的背景。但也不是說就沒有純粹的草根詩人,也有,賈島就是其中之一。

賈島被稱為“苦吟”詩人,與他的寫詩作風和人生都很貼切,從他的身上,又一次證明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賈島一生貧寒,但對做詩的熱情卻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因為做詩有他的風骨所在。說白了,什么東西的流行都少不了幾分通俗,而賈島卻選擇了拒絕流行。《唐才子傳》中有載“元和中,元白尚輕淺,島獨按格入僻,以矯浮艷”,他避開了元稹、白居易倡揚的輕淺,獨辟蹊徑,自覺地走上了一條孤獨的詩歌之路。

“苦吟”的孤獨,知音難求

《題詩后》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首《題詩后》是賈島在自己一首詩后寫的自我注解,三年只寫出兩句詩,不僅生產(chǎn)過程漫長,而且生產(chǎn)效率極低,完全趕不上流行的速度。但也正是這種幾近走火入魔的精神,使他能夠在浩瀚的詩海中脫穎而出,成為閃耀千年的詩歌之星,青史留名。

古代的學子對科舉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一直是學子們執(zhí)著追求的崇高理想。賈島也一樣,也如許多學子一樣落榜了,才高不一定好命,真正的學子從落榜開始。家里窮,上京趕考的錢都是東拼西湊來的,到京城一晃就沒了,囊中羞澀的苦壓倒了不少讀書人,窮到極限,為了存活,無奈之下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從此,賈島成了一名和尚。

但即使當了和尚,依舊沒能減低他對寫詩的熱情。出家后的賈島并沒有四大皆空,更無法忘記“老本行”,除了日常的念經(jīng)活動,他在做詩上更加用心了,沒過幾年,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最會做詩的和尚,而且對詩的癡迷程度更進了一層,為此,還鬧了兩起“交通事故”。

俗語說“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放在賈島身上變成了“騎驢不看唱本走著思”。秋風瑟瑟,落葉瀟瀟,他騎著驢上街了,詩人對環(huán)境異常的敏感,感悟于秋的悲涼,賈島的詩癮又犯了。隨口一句“落葉滿長安”,但下半句被卡在了喉嚨里。

騎在驢背上的賈島苦思冥想,轉(zhuǎn)了幾條街也沒得出讓他滿意的句子,所謂“苦吟”,都緣于太認真。忽然一陣秋風起,他靈光一閃,脫口而出下半句“秋風吹渭水”,正好與上半句“落葉滿長安”對上了此句一出,他喜不自勝,不想無形當中沖撞了京兆尹劉棲楚的車駕。

京兆尹相當于北京市市長的職位,''劉市長''對詩沒有興趣,結(jié)果賈島被抓起來關(guān)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被釋放。但是一首《憶江上吳處士》倒是全了。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fù)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這第二次“交通事故”,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推敲”的故事,賈島與一代文壇領(lǐng)袖韓愈不期而遇了。那日,賈島拜訪友人李凝,去到朋友處時發(fā)現(xiàn)大門緊鎖,于是賈島便在人家的墻壁上寫了一首律詩《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首詩即使不用改,已然也是一首好詩,但對于“苦吟”詩人賈島來說,做詩那得“精益求精”。在回家的路上,賈島與自己所題之詩的第二句較上了勁,究竟是“僧敲月下門”好還是“僧推月下門”合適,于是他的思想陷入了“敲”與“推”的激烈斗爭中,一邊思考,一邊還不斷重得做著手勢,不覺又撞進了中央官員的儀仗隊里。

這位官員恰好是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韓愈,賈島在韓愈面前說出了原委之后,大才子韓愈思考了一會兒,給出了答案,他說還是用“敲”字比較好,兩人從此開始了亦師亦友的交往,總算在茫茫詩海中,找到了一位知音,還為他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的廣告詞:

韓愈《贈賈島》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云得暫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韓愈愛才,得知賈島的慘淡際遇后,便幾次三番勸他還俗,還力挺他繼續(xù)參加科舉考試,并愿承擔一切費用。于是賈島的“俗念”萌生了,留長了頭發(fā),真的再一次走進了考場。

如果他沒有選擇還俗,或許他的人生不會那么痛苦,至少可以安心的做一名純粹的詩人,遠離政治的紛擾,詩中或許能多幾分悠然自得的樂趣。然而一入科舉深似海,不得志的悲劇害苦了多少文人志士,賈島終究不能免俗。

落弟才子無處安放的人生理想

賈島本人確 實有才學,但他身上也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狂妄。再加上再次參加科舉也未能高中的苦悶與悲憤,難免有些怨天尤人。于是,便會寫一些譏刺詩。

當時的主考官是當朝的宰相裴度,與韓愈關(guān)系很好,但個人生活糜爛,為了建豪華別墅,不惜強拆民宅,涉及百戶人家,一時間民怨沸騰。

賈島見此情景,再加上多年未中,對主考官尤其不滿,便在人家興化園的亭子上題了一首《題興化園亭》,專門諷刺裴度。

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

賈島居然公開詛咒人家庭院將來長滿荊棘,說他耿直也好,忌妒也罷,關(guān)鍵沒有給韓愈留面子。這件事很快就被裴度查出來了,但裴宰相忍了,但這對于賈島還不算完,他不僅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更加瘋狂了,在考場上也肆無忌憚起來。

某次考試,作文題為詠物詩,要求描寫的對象是“蟬”,結(jié)果他寫了一首《病蟬》:

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黃雀并鳶鳥,俱懷害爾情。

這首詩的意思很明顯又是一首譏刺詩,其中的“病蟬”指的是像賈島這樣的弱勢群體,是受害者。而“鳶鳥”則是暗指考官,把其他考生比作“黃雀”,他懷疑“鳶鳥”和“黃雀”合起伙來害他。

先不說文采,就說這內(nèi)容,足以讓長安的教育部震怒了,但不可想象的是,當時同考場的還有九名恃才傲物的主兒,和賈島一樣不安分。這樣的集體事件把教育部領(lǐng)導氣得夠嗆,但與此同時這些考生的命運也即將被改寫。

教育部將這十名考生定為“舉場十惡”,以破壞國家考場紀律的罪名,被逐出了考場,隨后又被貶出了京城。這下,賈島的進士夢徹底泡湯了。

被逐出長安城的賈島,悲憤之余又寫了一首詩《下第》,抒發(fā)自己的郁悶之情,大概也已知道此生自己與進士算是緣份盡了。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落榜后的賈島,一無所有,袋中空空如也,絕境中還大病了一場,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失望至極的賈島,朝著家鄉(xiāng)的方向失聲痛哭,從此,賈島與科場一別兩寬。

一代苦吟派大師的命運結(jié)局

賈島因譏刺詩被逐出京城,是帶著官職離開的,其職位是蜀地長江縣主簿,從九品下。唐代本是個言論相對較為開放的社會,一般很少人以言罪人,賈島的”舉場十惡“事件,反映出中晚唐之交政治環(huán)境的惡化。

對于賈島未第而授長江主簿,有三大不利。其一,從此斷絕了賈島的成名之望;其二,雖說受進士后也是從此品級官職做起,但對于憶是五十九歲的老齡考生,已然沒有什么上升空間,畢竟時間不等人。其三,但凡進士及第后授官分級,只有最末等的才授予遠縣簿尉,且多量授在好地,即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方,而賈島是”責授“,即指定授在邊遠之處,名聲也不好聽。讓一個五十九歲的老舉子遠赴四川,這明顯就是心存不良,不想讓其活著回長安,居心叵測。

賈島心里苦啊,一生追求報效君主,不想君王最終竟將他置于死地,可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赴任還不行。到任三年后,他又被遷轉(zhuǎn)至普州司倉參軍,也只是個管倉庫的,不久便死在了任上。

一代苦吟派大師就這樣悄然落幕了,經(jīng)歷了痛徹心扉的科舉之痛,也嘗到了人生之路的痛苦滋味,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是后世人對他的崇拜。

作為苦吟派大師,賈島后世的弟子倒是不少,甚至被當作偶像來膜拜,足可見其在詩壇的地位。

晚唐有個叫李洞的詩人,平生仰慕賈島,對他的才華推崇備至,還為賈島鑄了一尊銅像,并當佛像一樣尊敬,更為執(zhí)迷的是,如果遇到哪個人說喜歡賈島,李洞就會激動不已,并親自抄寫賈島的詩送給對方,還叮囑人家一定要把詩當佛來敬拜,這位島迷堪比現(xiàn)代粉絲。

但祭詩這樣的事情,其實賈島也的確做過。據(jù)《唐才子傳》中記載,每年的除夕之夜,都是賈島最特殊的日子,因為這天他要”祭詩“。擺一文案,然后將自己這一年來的詩作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恭恭敬敬的放在案上,接著焚香祭酒。

賈島雖然也當過和尚,但他或許沒有想到過,自己有一天會被后世之人當佛一樣來拜。而在賈島的心中亦有一尊佛,那便是他永生割舍不下的唐詩。

賈島為什么貢獻而聞于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賈島與誰齊名對后世影響頗大、賈島為什么貢獻而聞于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6260.html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