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上片是如何表現吳會的風流(詞的上片是如何表現吳會的風流人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詞的上片是如何表現吳會的風流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詞的上片是如何表現吳會的風流人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在藝術手法上的主要特色及作用
南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在藝術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作用是: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在這首詞中用典雖多,然而這些典故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正體現了他在語言藝術上的特殊成就。作者通過典故所揭示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感慨,更加意深而味隱,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從表情達意看,詞中典故的作用:
1、典中塑形象“憑誰問”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釋義: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的故作疑問,展現了廉頗雖老思用的場面,一位須發皆白、忠心依舊、雄心不已的老將形象躍然紙上;聯系作者際遇,自況以表報國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
2、典中生意境“江山”既實指京口之江山,也虛指天下之江山;飾以“千古”,置孫權及其英雄業績于時空的邈遠遼闊之中,既有多嬌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邁之氣,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終成雄壯開闊之境因典生境,境中隱情,自然而生動
3、典中寄情理典中含“情”例如,上片表現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對英雄業績的向往之情,下片則表現慷慨中的失望和悲憤中的希望雖然有元嘉北伐“倉皇北顧(釋義:倉促北伐)”和佛貍祠“神鴉社鼓(釋義: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這樣的反面切入。
不難發現和把握詞中情感的流動因情用典,以典蘊情,切合詞人表情達意的需要,這是本詞用典最主要的特點。
4、典中明“理”例如,上片孫權、劉裕的典故,在“京口”情境下暗含了有準備才能成功的道理,而下片廉頗思用的典故,暗含了老臣不僅忠心可嘉而且經驗可用的道理。最后,所有典故于情于理都落腳于“忠心報國”這一主旨。
5、增強感染力以內容特定的典故來表情達意,不僅簡省精練,還可曲盡其妙;同時,用典與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機結合,體現了詞的精練性和含蓄性,使詞作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統一。
擴展資料:
原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bi)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釋義: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著中原仍然記得揚州路上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
怎么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祗來供奉,而不知道這里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創作背景: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于宋寧宗開禧元年 ,時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閑置已久的辛棄疾于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擔任鎮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從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辛棄疾到任后, 一方面積極布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斗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孤危,深感很難有所作為。
辛棄疾支持北伐抗金的決策,但是對獨攬朝政的韓侂胄輕敵冒進的作法,又感到憂心忡忡,他認為應當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能草率從事,否則難免重蹈覆轍,使北伐再次遭到失敗。
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篇詞中佳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山好高好高”下一句是什么?
山好高好高,高得仰頭難望峰頂,高得半腰已沒云端。
詩句出處: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的上一句詩詞出自宋代作者柳永寫的《瑞鷓鴣》 ?
詩句解釋:注釋:充分運用宋代的詩詞,突出描寫下一句瑞鷓鴣的詩句形象化,開頭和結尾的元素正好結合,受世人的關注和歡欣鼓舞。
上一句開頭寫法: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峰厥,依約蓬丘。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襦溫胯暖,已扇民謳。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憑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詩歌結尾寫法:感受關鍵之處,尤其上一句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至深,這就是宋詩歌的上一句勝出的柳永經典名言。 ?
詩句內容: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
瑤臺峰厥,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
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
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
襦溫胯暖,已扇民謳。
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
當憑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
求柳永的兩首詞
臨江仙
夢覺小庭院,冷風淅淅,疏雨瀟瀟。綺窗外,秋聲敗葉狂飄。
心搖。奈寒漏永,孤幃悄,淚燭空燒。無端處,是繡衾鴛枕,閑過清宵。
蕭條。牽情系恨,爭向年少偏饒。覺新來、憔悴舊日風標。
魂消。念歡娛事,煙波阻、后約方遙。還經歲,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
竹馬子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
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煙深處。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故人難聚。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
極目霽靄霏微,暝鴉零亂,蕭索江城暮。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
小鎮西
意中有個人,芳顏二八。天然俏、自來奸黠。最奇絕。
是笑時、媚靨深深,百態千嬌,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久離缺。夜來魂夢里,尤花〔歹帶〕雪。分明似舊家時節。
正歡悅。被鄰雞喚起,一場寂寥,無眠向曉,空有半窗殘月。
小鎮西犯
水鄉初禁火,青春未老。芳菲滿、柳汀煙島。波際紅幃縹緲。盡杯盤小。歌祓禊,聲聲諧楚調。
路繚繞。野橋新市里,花農妓好。引游人、競來喧笑。
酩酊誰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處,落日眠芳草。
迷神引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促拍滿路花
香靨融春雪,翠鬢〔身單〕秋煙。楚腰纖細正笄年。鳳幃夜短,偏愛日高眠。
起來貪顛耍,只恁殘卻黛眉,不整花鈿。
有時攜手閑坐,偎倚綠窗前。溫柔情態盡人憐。畫堂春過,悄悄落花天。
最是嬌疑處,尤〔歹帶〕檀郎,未教拆了秋千。
六么令
淡煙殘照,搖曳溪光碧。溪邊淺桃深杏,迤邐染春色。昨夜扁舟泊處,枕底當灘磧。
波聲漁笛。驚回好夢,夢里欲歸歸不得。
展轉翻成無寐,因此傷行役。思念多媚多嬌,咫尺千山隔。都為深情密愛,不忍輕離拆。好天良夕。鴛帷寂寞,算得也應暗相憶。
剔銀燈
何事春工用意。繡畫出、萬紅千翠。艷杏夭桃,垂楊芳草,各斗雨膏煙膩。
如斯佳致。早晚是、讀書天氣。
漸漸園林明媚。便好安排歡計。論檻買花,盈車載酒,百〔王非〕千金邀妓。
何妨沈醉。有人伴、日高春睡。
紅窗聽
如削肌膚紅玉瑩。舉措有、許多端正。二年三歲同鴛寢。表溫柔心性。
別后無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未定。算伊心里,卻冤成薄幸。
臨江仙
鳴珂碎撼都門曉,旌幢擁下天人。馬搖金轡破香塵。壺漿盈路,歡動一城春。
揚州曾是追游地,酒臺花徑仍存。鳳簫依舊月中聞。荊王魂夢,應認嶺頭云。
鳳歸云
向深秋,雨馀爽氣肅西郊。陌上夜闌,襟袖起涼飆。天末殘星,流電未滅,閃閃隔林梢。又是曉雞聲斷,陽烏光動,漸分山路迢迢。
驅驅行役,苒苒光陰,蠅頭利祿,蝸角功名,畢竟成何事,漫相高。
拋擲云泉,狎玩塵土,壯節等閑消。幸有五湖煙浪,一船風月,會須歸去老漁樵。
女冠子
淡煙飄薄。鶯花謝、清和院落。樹陰翠、密葉成幄。麥秋霽景,夏云忽變奇峰、倚寥廓。皮暖銀塘,漲新萍綠魚躍。想端憂多暇,陳王是日,嫩苔生閣。
正鑠石天高,流金晝永,楚榭光風轉蕙,披襟處、波翻翠幕。以文會友,沈李浮瓜忍輕諾。別館清閑,避炎蒸、豈須河朔。但尊前隨分,雅歌艷舞,盡成歡樂。
減字木蘭花
花心柳眼。郎似游絲常惹絆。慵困誰憐。繡線金針不喜穿。
深房密宴。爭向好天多聚散。綠鎖窗前。幾日春愁廢管弦。
木蘭花令
有個人人真攀羨。問著洋洋回卻面。你若無意向他人,為甚夢中頻相見。
不如聞早還卻愿。免使牽人虛魂亂。風流腸肚不堅牢,只恐被伊牽引斷。
西施
苧蘿妖艷世難偕。善媚悅君懷。后庭恃寵,盡使絕嫌猜。正恁朝歡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來。
捧心調態軍前死,羅綺旋變塵埃。至今想,怨魂無主尚徘徊。夜夜姑蘇城外,當時月,但空照荒臺。
其二
柳街燈市好花多。盡讓美瓊娥。萬嬌千媚,的的在層波。取次梳妝,自有天然態,愛淺畫雙蛾。
斷腸最是金閨客,空憐愛、奈伊何。洞房咫尺,無計枉朝珂。有意憐才,每遇行云處,幸時恁相過。
其三
自從回步百花橋。便獨處清宵。鳳衾鴛枕,何事等閑拋。縱有馀香,也似郎恩愛,向日夜潛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將憔悴、寫霜綃。更憑錦字,字字說情憀。
要識愁腸,但看丁香樹,漸結盡春梢。
郭郎兒近拍
帝里。閑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未戶閉。新霽。畏景天氣。薰風簾幕無人,永晝厭厭如度歲。
愁悴。枕簟微涼,睡久輾轉慵起。硯席塵生,新詩小闋,等閑都盡廢。
這些兒、寂寞情懷,何事新來常恁地。
河傳
翠深紅淺。愁蛾黛蹙,嬌波刀翦。奇容妙妓,爭逞舞裀歌扇。妝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風流慣。尊前見。特地驚狂眼。不似少年時節,千金爭選。相逢何太晚。
其二
淮岸。向晚。圓荷向背,芙蓉深淺。仙娥畫舸,沾漬紅芳交亂。難分花與面。
采多漸覺輕船滿。呼歸伴。急槳煙村遠。隱隱棹歌,漸被蒹葭遮斷。山終人不見。
透碧宵
月華邊。萬年芳樹起祥煙。帝居壯麗,皇家熙盛,寶運當千。
端門清晝,觚棱照日,雙闕中天。太平時、朝野多歡。遍錦街香陌,鈞天歌吹,閬苑神仙。
昔觀光得意,狂游風景,再睹更精妍。傍柳陰,尋花徑,空恁〔身單〕轡垂鞭。
樂游雅戲,平康艷質,應也依然。仗何人、多謝嬋娟。道宦途蹤跡,歌酒情懷,不似當年。
洞仙歌
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云惹。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金絲帳暖銀屏亞。
并粲枕、輕偎輕倚,綠嬌紅姹。算一笑,百琲明珠非價。
閑暇。每只向、洞房深處,痛憐極寵,似覺些子輕孤,早恁背人沾灑。
從來嬌縱多猜訝。更對翦香云,須要深心同寫。愛搵了雙眉,索人重畫。忍孤艷冶。
斷不等閑輕舍。鴛衾下。愿常恁、好天良夜。
木蘭花慢
倚危樓佇立,乍蕭索、晚晴初。漸素景衰殘,風砧韻響,霜樹紅疏。
云衢。見新雁過,奈佳人自別阻音書。空遺悲秋念遠,寸腸萬恨縈紆。
皇都。暗想歡游,成往事、動欷歔。念對酒當歌,低幃并枕,翻恁輕孤。
歸途。縱凝望處,但斜陽暮靄滿平蕪。贏得無言悄悄,憑闌盡日踟躕。
其二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
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山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
對佳麗地,信金□〔上三田下缶〕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
其三
古繁華茂苑,是當日、帝王州。詠人物鮮明,土風細膩,曾美詩流。
尋幽。近香徑處,聚蓮娃釣叟簇汀洲。晴景吳波練靜,萬家綠水朱樓。
凝旒。乃眷東南,思共理、命賢侯。繼夢得文章,樂天惠愛,布政優優。
鰲頭。況虛位久,遇名都勝景阻淹留。贏得蘭堂醞酒,畫船攜妓歡游。
塞孤
一聲雞,又報殘更歇。秣馬巾車催發。草草主人燈下別。山路險,新霜滑。
瑤珂響、起棲鳥,金鐙冷、敲殘月。漸西風緊,襟袖凄冽。
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遠道何時行徹。算得佳人凝恨切。應念念,歸時節。
相見了、執柔荑,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
臨江仙引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襯殘葉飄黃。
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無信息,云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之斜陽。
其二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
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其三
畫舸、湯槳,隨浪箭、隔岸虹。□(脫字)荷占斷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別浦相逢。
鮫絲霧吐漸收,細腰無力傳嬌慵。
羅襪凌波成舊恨,有誰更賦驚鴻。想媚魂香信,算密鎖瑤宮。
游人漫勞倦□(脫字),奈何不逐東風。
憶帝京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瑞鷓鴣
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綠媚紅深。綺羅叢里,獨呈謳吟。
一曲陽春定價,何啻值千金。傾聽處,王孫帝子,鶴蓋成陰。
凝態掩霞襟。動象板聲聲,怨思難任。嘹亮處,迥壓弦管低沈。
時恁回眸斂黛,空役五陵心。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
其二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
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襦溫褲暖,已扇民謳。
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瑞鷓鴣
天將奇艷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鮮染燕脂細翦裁。
壽陽妝罷無端飲,潛滋暗長酒入春腮。恨聽煙島深中,誰恁吹羌管、逐風來。絳雪紛紛落翠苔。
其二
全吳嘉會古風流。渭南往歲憶來游。西子方來、越相功成去,千里滄江一葉舟。
至今無限盈盈者,盡來拾翠芳洲。最是簇簇寒村,遙認南朝路、晚煙收。三兩人家古渡頭。
安公子
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舍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
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游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
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
其二
夢覺清宵半。悄然屈指聽銀箭。惟有床前殘淚燭,啼紅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從臥來、展轉千馀遍。恁數重鴛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還堪嘆。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斷。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拼。雖后約、的有于飛愿。奈片時難過,怎得如今便見。
長壽樂
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是處樓臺,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
恣游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竟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何啻。
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云止。愿長繩、且把飛烏系。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傾杯
水鄉天氣,灑蒹葭、露結寒生早。客館更堪秋杪。空階下、木葉飄零,颯颯聲干,狂風亂掃。當無緒、人靜酒初醒,天外征鴻,知送誰家歸信,穿云悲叫。
蛩響幽窗,鼠窺寒硯,一點銀〔钅工〕閑照。夢枕頻驚,愁衾半擁,萬里歸心悄悄。
往事追思多少。贏得空使方寸撓。斷不成眠,此夜厭厭,就中難曉。
傾杯
金風淡蕩,漸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氣,輕煙乍斂,皓月當軒練凈。
對千里寒光,念幽期阻、當殘景。早是多情多病。那堪細把,舊約前歡重省。
最苦碧云信斷,仙鄉路杳,歸鴻難倩。每高歌、強遺離懷,慘咽、翻成心耿耿。
漏殘露冷。空贏得、悄悄無言,愁緒終難整。又是立盡,梧桐碎影。
傾杯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
小檝夜泊,宿葦村無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聞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后,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沈,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
楚峽云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夫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傾杯樂
樓鎖輕煙,水橫斜照,遙山半隱愁碧。片帆岸遠,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
楚梅映雪數枝艷,報青春消息。年華夢促,音信斷、聲遠飛鴻南北。
算伊別來無緒,翠消紅減,雙帶長拋擲。但淚眼沈迷,看朱成碧。惹閑愁堆積。
雨意云情,酒心花態,孤負高陽客。夢難極。和夢也、多時間隔。
木蘭花(杏花)
翦裁用盡春工意。淺蘸朝霞千萬蕊。天然淡濘好精神,洗盡嚴妝方見媚。
風亭月榭閑相倚。紫玉枝梢紅蠟蒂。假饒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盤催結子。
其二(海棠)
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日高梳洗甚時〔忄欠〕,點滴燕脂勻未遍。
霏微雨罷殘陽院。洗出都城新錦段。美人纖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鳳顫。
其三(柳枝)
黃金萬縷風牽細。寒食初頭春有味。〔歹帶〕煙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夸得意。
章街隋岸歡游地。高拂樓臺低映水。楚王空待學風流,餓損宮腰終不似。
梁州令
夢覺紗窗曉。殘燈掩然空照。因思人事苦縈牽,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
憐深定是心腸小。往往成煩惱。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圓,春色易為老。
鷓鴣天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云歸去認無蹤。只應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歸去來
一夜狂風雨。花英墜、碎紅無數。垂楊漫結黃金縷。盡春殘、縈不佳。
蝶稀蜂散知何處。〔歹帶〕尊酒、轉添愁緒。多情不慣相思苦。休惆悵、好歸去。
十二時(秋夜)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覺翠帳、涼生秋思。漸入微寒天氣。敗葉敲窗,
西風滿院,睡不成還起。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并生,都在離人愁耳。天怎知、當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燭暗時酒醒,元來又是夢里。
睡覺來、披衣獨坐,萬種無憀情意。
怎得伊來,重諧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發愿,從今永無拋棄。
夜半樂
艷陽天氣,煙細風暖,芳郊澄朗閑凝佇。漸妝點亭臺,參差佳樹。
舞腰困力,垂楊綠映,淺桃濃李夭夭,嫩紅無數。度綺燕、流鶯斗雙語。
翠娥南陌簇簇,躡影紅陰,緩移嬌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
絳綃袖舉。云鬟風顫,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顧。競斗草、金釵笑爭賭。
對此嘉景,頓覺消凝,惹成愁緒。念解佩、輕盈在何處。
忍良時、孤負少年等閑度。空望極、回首斜陽暮。嘆浪萍風梗知何去。
祭天神
憶繡衾相向輕輕語。屏山掩、紅蠟長明,金獸盛熏蘭炷。
何期到此,酒態花情頓孤負。柔腸斷、還是黃昏,那更滿庭風雨。
聽空階和漏,碎聲斗滴愁眉聚。算伊還共誰人,爭知此冤苦。
念千里煙波,迢迢前約,舊歡慵省,一向無心緒。
迷神引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月映煙方煦。寒溪蘸碧,繞垂楊路。重分飛,攜纖手、淚如雨。
波急隋堤遠,片帆舉。倏忽年華改,向期阻。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好夕良天長孤負。洞房閑掩,小屏空、無心覷。
指歸云,仙鄉杳、在何處。遙夜香衾暖,算誰與。知他深深約,記得否。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來添,轉添甚況味。金風動、冷清清地。
殘蟬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無寐。深院靜、月明風細。
巴巴望曉,怎生捱、更迢遞。料我兒、只在枕頭根底,等人來、睡夢里。
女冠子(夏景)
火云初布。遲遲永日炎暑。濃陰高樹。黃鸝葉底,羽毛學整,方調嬌語。
薰風時漸動,峻閣池塘,芰荷爭吐。畫梁紫燕,對對銜泥,飛來又去。
想佳期、容易成辜負。共人人、同上畫樓斟香醑。恨花無主。
臥象床犀枕,成何情緒。有時魂夢斷,半窗殘月,透簾穿戶。去年今夜,扇兒扇我,情人何處。
燕歸梁
輕躡羅鞋掩絳綃。傳音耗、苦相招。語聲猶顫不成嬌。乍得見、兩魂消。
匆匆草草難留戀、還歸去、又無聊。若諧雨夕與云朝。得似個、有囂囂。 鳳凰閣
匆匆相見懊惱恩情太薄。霎時云雨人拋卻。教我行思坐想,肌膚如削。恨只恨、相違舊約。
相思成病,那更瀟瀟雨落。斷腸人在闌干角。山遠水遠人遠,音信難托。這滋味、黃昏又惡。
紅窗迥
小園東,花共柳。紅紫又一齊開了。引將蜂蝶燕和鶯,成陣價、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兒有。鶯共燕、契他拖逗。蜂兒卻入、花里藏身,胡蝶兒、你且退后。
西江月
師師生得艷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個打成一個。
幸自蒼皇未款,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挪。奸字中心著我。
甘州令
凍云深,淑氣淺,寒欺綠野。輕雪伴、早梅飄謝。艷陽天、正明媚,卻成瀟灑。
玉人歌,畫樓酒,對此景、驟增高價。
賣花巷陌,永燈臺榭。好時節、怎生輕舍。賴和風,蕩霽靄,廓清良夜。
玉塵鋪,桂華滿,素光里、更堪游冶。
臨江仙都城元夕,這首詞的上片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比喻、夸張、想象。描繪了皇都璀璨輝煌、繁華熱鬧的元宵盛況:全城燈火,五彩繽紛;街上車馬華麗,宮前火樹銀花;飄落的銀河星燈輝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間。
《臨江仙·都城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毛滂的作品。這首詞以樂景寫哀情,將詞人羈滯異鄉、困頓潦倒、憔悴不堪的苦境與悲懷抒寫得纏綿悱惻。然而,盡管詞人滿懷苦情,卻又以飄逸秀雅的筆調抒寫內心的情懷,使全詞充滿了瀟灑風流的情致。
臨江仙·都城元夕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蓬萊清淺對觚棱。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聽說都城汴京元宵晚上燈火熱鬧非凡,華麗的車輛,俊秀的寶馬就像天上的云一樣多,宛如神仙境界。玉帝把碧落打開天上的星兒、宿兒便紛紛下落,使“銀界失黃昏”了。沒人看見孤單的我,而妻子對那元夜的繁華早已失去了興趣,只有在閨房中,在“小屏風畔”,獨對薰香裊裊,薰香則漸冷而凝。只有在喝醉的時候才能在夢中排除孤寂,只有月從客舍的破窗隙中來尋找我。
首句“聞道長安燈夜好”,“長安”點“都城”,即汴京。“燈夜好”點“元夕”。詞題即在首句點出。“聞道”二字,點明都城元夕的熱鬧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實境。
不過,這“神游”并不是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也不是對于期待中的未來的憧憬,更不是夢境,而是在同一時刻對另一空間的想象,即處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對汴京元夜熱鬧景象的想象。擺脫現實的束縛,按照自己潛在的心愿作幾乎是無限的發揮。
《念奴嬌 赤壁懷古》這首詞,上片寫了哪些
上片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寫的是:描寫了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具體分析,寫的景物有:大江,大浪,那舊營壘的西邊,那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那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那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還有不由自主的感慨:祖國的江山美妙如畫,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沁園春雪》這首詞分為上下兩片,上片的表達方式是什么,下片的表達方式是什么?
《沁園春雪》這首詞分為上下兩片,上片的表達方式是寫景,寫北方雪景之雄偉。下片縱橫議論,賦予群山高原以昂揚奮進的斗爭精神,使人聯想到自古以來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的富于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
原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遠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一數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擴展資料:
毛澤東的詩詞,是我國革命詩史的一朵奇葩。這篇《沁園春·雪》更是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贊為千古絕唱。每當我們屢屢讀起這篇詩詞時,仿佛曾經的戰火就浮現在眼前,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又重新屹立在眼前。詩詞的豪放磅礴的氣勢,一句句堆砌出了深遠的意境,和他廣闊的胸懷。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一段承上啟下,祖國的山河是多么壯美。愛國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詩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大的精神財富。雪景喚起了他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了他“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歷史使命感,使他心中充盈了無比的熱愛和無限的激情。帝國主義列強妄圖侵占這大好河山,而我們才是這里真正的主人!
愛國情感造就出無數英雄。世界上沒有不愛國的英雄,愛國與英雄之間總有一根紅線相連。國家危難時刻,對祖國博大深厚的愛必然轉化成誓死保衛她的決心。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團一樣,在每一個愛國者的胸中熊熊燃燒。我們要叫所有侵略者知道:中華是一塊英雄輩出之地,神州是一塊不可征服之地!
多么熾熱的赤子情懷。早在學生時代,毛澤東就立志報國,身無分文徒步游歷,積極接受進步思想。民族危亡關頭,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率領紅軍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革命戰爭時期,他轉戰于大江南北,并有六位親人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朝鮮戰爭爆發,他又把兒子派到前線,壯烈犧牲之后埋葬在了異國他鄉。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