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思歸韋莊寫的哪個季節(韋莊思歸)

青絲繞手2022-11-25 21:45歷史54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思歸韋莊寫的哪個季節,以及韋莊思歸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思歸的作者是哪個朝代?唐朝嗎?

思歸 【唐】韋莊 暖絲無力自悠揚,牽引東風斷客腸。 外地見花終寂寞,異鄉聞樂更凄涼。 紅垂野岸櫻還熟,綠染回汀草又芳。 舊里若為歸去好,子期凋謝呂安亡。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是哪個季節寫的?急求!!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七言絕句。以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你寫錯了,原詩中就有."秋思落誰家" 非愁思.

中秋時節最是思鄉的古詩詞名句

中秋時節最是思鄉的古詩詞名句(篇一)

1.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杜甫:《螢火》)

2.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袁凱

4.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賈至

5.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6.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戎昱《桂州臘夜》

7.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韋應物《聞雁》

8.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9.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王實甫

10.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范仲淹

13.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4.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孫光憲《酒泉子?空磧無邊》

15.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劉長卿

16.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韋莊《菩薩蠻》

17.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中秋時節最是思鄉的古詩詞名句(篇二)

1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19.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20.劍花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21.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22.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朱彝尊《出居庸關》

23.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司空圖《酒泉子?買得杏花》

24.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2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6.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27.靜憶家人皆萬里,獨看簾月三更。——張問陶

28.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韋莊《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29.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劉昶《斷句》

30.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關山月》

31.上有流思人,懷舊望歸客。——謝朓《送江水曹還遠館》

32.陽關萬里路,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33.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盧綸《長安春望》

34.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蘇軾

中秋時節最是思鄉的古詩詞名句(篇三)

3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6.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劉長卿《新年作》

37.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38.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39.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40.孟郊《秋夜長安病后作》秋中帝里經旬雨,晴后蟬聲更不聞。牢落閑庭新病起,故鄉南去雁成群。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經難人空老,逢春雁歸飛。

41.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韋莊:《章臺夜思》)

42.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崔涂:《除夜有懷》)

43.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

44.從今后,夢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漢上繁華》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46.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47.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48.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一一白居易《望月有感》

49.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5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中秋佳節的古詩詞名句

1、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中秋月

薛瑩

三十六旬盈復缺,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云放嬋娟不久長。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4、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5、陽關曲中秋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6、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7、中秋旅思

臺灣民謠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8、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9、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10、中秋江驛示韋益

無可

莫惜三更坐,難銷萬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廣州城。

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

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

11、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2、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1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1、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2、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周邦彥《六丑落花》

3、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杜牧《旅宿》

5、取酒須勤醉,鄉關不可思。司馬光《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

6、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何遜《邊城思》

7、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8、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溫庭筠《商山早行》

9、卻恨悲風時起,冉冉云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10、浮紅漲綠魚文起。賀鑄《惜余春急雨收春》

11、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蔣捷《虞美人梳樓》

12、歸期猶及柳依依。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13、聽杜字聲聲,勸人不如歸去。柳永《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14、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15、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李清照《憶秦娥詠桐》

16、萬結愁腸無晝夜。蔣氏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17、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張可久《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18、天憐客子鄉關遠。蔣捷《虞美人梳樓》

19、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

20、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張敬忠《邊詞》

21、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戴叔倫《轉應曲邊草》

22、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23、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24、辜負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25、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時候。向滈《如夢令野店幾杯空酒》

26、海人無家海里住,采珠役象為歲賦。王建《海人謠》

27、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28、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29、淚鴻怨角,空教人瘦。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30、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31、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32、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33、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

34、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5、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36、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鄭燮《滿江紅思家》

37、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8、客舍似家家似寄。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39、別后書辭,別時針線。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

40、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41、門有車馬客,駕言發故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

42、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約《詠湖中雁》

4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44、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45、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酒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46、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47、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48、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孤雁》

49、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清江《送婆羅門》

50、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殷堯藩《同州端午》

51、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李流芳《黃河夜泊》

52、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53、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54、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55、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56、有詩人某某,酒人個個。鄭燮《滿江紅思家》

57、燕雕梁畫棟原無數,不問主人隨意住。宋徵輿《玉樓春燕雕梁畫棟原無數》

58、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59、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60、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辛棄疾《定風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61、淅江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元好問《玉漏遲詠杯》

62、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漢》

63、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齊己《送人游塞》

64、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翹。李商隱《茂陵》

65、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武元衡《春興》

66、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67、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68、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關山月》

69、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西江夜行》

70、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張炎《解連環孤雁》

71、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顛。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72、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維《不遇詠》

73、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杜荀鶴《送人游吳》

74、舊事逐寒朝,啼鵑恨未消。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75、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76、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77、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78、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79、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宋之問《渡漢江》

80、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韋莊《章臺夜思》

表示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1、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2、可憐此夕看梅花。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歐陽詹《除夜長安客舍》

4、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孫光憲《酒泉子空磧無邊》

5、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6、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7、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8、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孤雁》

9、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10、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11、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史達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宮樹》

1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13、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周邦彥《瑞龍吟大石春景》

14、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時候。向滈《如夢令野店幾杯空酒》

15、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16、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柳永《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17、劍花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8、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蘇舜欽《水調歌頭瀟灑太湖岸》

19、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20、燕塞月,缺了又還圓。華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21、萬結愁腸無晝夜。蔣氏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2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鄉思》

23、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24、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25、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26、宿雁落、寒蘆深處。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27、從今后,夢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漢上繁華》

28、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29、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30、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約《詠湖中雁》

31、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32、盤饈蒟醬實,歌雜竹枝辭。司馬光《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

33、便行云、都不歸來,也合寄將音信。陸叡《瑞鶴仙梅》

34、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張可久《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35、夢里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36、飛錫離鄉久,寧親喜臘初。錢起《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侍奉》

37、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38、萬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淚看嬋娟。華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39、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40、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白居易《陰雨》

41、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李流芳《黃河夜泊》

42、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4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44、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45、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46、半窗燈暈,幾葉芭蕉,客夢床頭。吳文英《訴衷情秋情》

47、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珍》

48、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薛逢《宮詞》

49、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50、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51、百結愁腸郁不開,此生惆悵異鄉來。秋瑾《九日感賦》

52、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蔣捷《聲聲慢秋聲》

53、海人無家海里住,采珠役象為歲賦。王建《海人謠》

54、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55、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翹。李商隱《茂陵》

56、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57、故鄉心事在天涯。吳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鴉》

58、江山重疊倍銷魂。李之儀《臨江仙登凌歊臺感懷》

59、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維《不遇詠》

60、卻恐它鄉勝故鄉。陸游《南鄉子歸夢寄吳檣》

61、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62、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63、湖海倦游客,江漢有歸舟。張孝祥《水調歌頭過岳陽樓作》

64、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65、南去北來人老矣。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66、取酒須勤醉,鄉關不可思。司馬光《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

67、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68、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69、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70、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何遜《邊城思》

71、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72、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鄭燮《滿江紅思家》

73、上有流思人,懷舊望歸客。謝朓《送江水曹還遠館》

74、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夏完淳《別云間》

75、茂苑人歸,秦樓燕宿,同惜天涯為旅。吳文英《齊天樂新煙初試花如夢》

76、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77、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周邦彥《蘭陵王柳》

78、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張九齡《西江夜行》

79、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韋莊的簡介

韋莊

唐末五代詩人、詞人。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武后時宰相韋待價之后(一說為玄宗相韋見素之后,其實并非一房),詩人韋應物四世孫。至韋莊時,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生平 韋莊一生經歷,可分前后兩期。

前期為仕唐時期。廣明元年(880)他在長安應舉,適值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未能脫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陽,次年作《秦婦吟》。后去潤州,在鎮海軍節度使周寶幕中任職。光啟元年(885),僖宗還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鳳翔、興元。韋莊出于擁戴唐室之忱,離江南北上迎駕,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帶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應試,不第。乾寧元年(894)再試及第,任校書郎,已年近60。后昭宗受李茂貞逼迫出奔華州,韋莊亦隨駕任職。乾寧四年,奉詔隨諫議大夫李詢入蜀宣諭,得識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補闕等職。這一時期的創作主要是詩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此后無詩作留存。

后期為仕蜀時期。天復元年 (901),他應聘為西蜀掌書記,自此在蜀達10年。天□四年 (907),朱全忠滅唐建梁,韋莊勸王建稱帝,與之對抗,遂建立蜀國,史稱前蜀。他被王建倚為心腹,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制定開國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時,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舊居重建草堂作為住所。這一時期的創作主要是詞。今存韋詞大部分作于后期。

文學創作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羅隱、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羅隱并稱為“華岳三峰”(《五代詩話·例言》)。他前逢黃巢農民大起義,后遇藩鎮割據大混戰,自稱“平生志業匡堯舜”(《關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憂時傷亂為他詩歌的重要題材,從而較為廣闊地反映了唐末動蕩的社會面貌。《憫耕者》、《汴堤行》對戰亂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睹軍回戈》、《喻東軍》、《重圍中逢蕭校書》對當時屯居洛陽的援軍殘害人民、擄掠婦女的丑惡行徑作了譴責,同時又對他們擁兵自重、未能積極鎮壓起義軍表示不滿。而《銅儀》、《洛北村居》、《北原閑眺》、《辛丑年》等詩,則反映了他對唐室“中興”的熱切期待;《聞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關》等詩,表示了他對離亂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憶昔》等作,更撫今追昔,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懷古詩,如《臺城》、《金陵圖》、《上元縣》等,在對南朝史跡的憑吊中,也寄寓著他對唐末社會動亂的哀嘆,情調凄惋。此外,他還有一些詩如《思歸》、《江外思鄉》、《古離別》、《多情》等,反映了他長期四處飄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寫景詩,如《題盤豆驛水館后軒》、《登咸陽縣樓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體詩見長。律詩圓穩整贍,音調響亮,絕句包蘊豐滿,發人深省;而清詞儷句,情致婉曲,則為其近體詩的共同風格。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此詩長達1666字,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復爭奪長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復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所謂“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著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它選擇典型的情節和場面,運用鋪敘而有層次的手法,來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復雜矛盾,布局謹嚴,脈絡分明,標志著中國詩歌敘事藝術的發展。韋莊因此詩而被稱為“秦婦吟秀才”。由于某種忌諱,韋莊晚年嚴禁子孫提及此詩,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長期失傳。20世紀初始在敦煌石窟發現。

韋莊又是花間派中成就較高的詞人,與溫庭筠并稱溫韋。溫、韋詞在內容上并無多大差別,不外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流連光景。但溫詞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詞,創作個性不鮮明;而韋詞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發,如〔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5首,學習白居易、劉禹錫《憶江南》的寫法,追憶往昔在江南、洛陽的游歷,把平生漂泊之感、飽經離亂之痛和思鄉懷舊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蘊深至。風格上,韋詞不象溫詞那樣濃艷華美,而善于用清新流暢的白描筆調,表達比較真摯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詞還接受了民間詞的影響,用直截決絕之語,或寫一往情深,或寫一腔愁緒。如〔思帝鄉〕“春日游”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于率直中見結郁;〔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的“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以終老異鄉之“誓”,更深一層地抒發思鄉之苦。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韋端己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最為詞中勝境”,許昂霄《詞綜偶評》評韋詞“語淡而悲,不堪多讀”,都指明這一特點。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韋詞高于溫詞,指出“端己詞情深語秀”,“要在飛卿之上”;“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也是從這點著眼的。但韋詞間有艷褻語,為其不足處。

本集和研究資料 《蜀□杌》著錄韋莊《浣花集》20卷。《補五代史·藝文志》著錄《韋莊箋表》 1卷、《諫草》2卷、《蜀程記》1卷、《峽程記》 1卷、《韋莊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僅存《浣花集》及所選詩《又玄集》,余皆佚。

《浣花集》為韋莊弟韋藹所編,藹序說,韋莊在“庚子(880)亂離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編集時,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傳《浣花集》僅存詩200多首,尚不足原編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間朱承爵刻本(《四部叢刊》即據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閣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時地分卷,各卷篇數多少不均。《全唐詩》略加歸并,編為5卷,內容全同。另《補遺》1卷,大概為后人于結集后所增補。

韋莊詞向無專集。《全唐詩》從《花間集》、《尊前集》、《草堂詩余》等輯錄54首。劉毓盤輯有《浣花詞》 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

近人向迪琮編有《韋莊集》,收韋詩 300多首,詞55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印行,較為通行。

關于韋莊生平事跡,《蜀□杌》、《唐才子傳》、《十國春秋》均有材料。近人曲瀅生有《韋莊年譜》(北平清華園我輩語叢刊社1932出版)。今人夏承燾有《韋端己年譜》(見《唐宋詞人年譜》,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 1版),資料豐富,考訂精密,于韋莊一生行跡,鉤稽頗詳。

關于思歸韋莊寫的哪個季節和韋莊思歸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5298.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