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如何換韻(古體詩的換韻方法)
大家好,關于宋詞如何換韻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體詩的換韻方法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求唐詩·宋詞的押韻規(guī)則
唐詩的押韻
押韻就是詩詞中在句子的末了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diào)和諧優(yōu)美,富有音樂感。押韻的那個字就叫韻腳。近體詩在押韻上也有一定的規(guī)則:
第一,押韻句必須是偶句。首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例如王之渙《登鸛雀樓》只押偶句,首句不押;而李商隱《夜雨寄北》則首句也入了韻。
第二,押韻的字必須是平聲,不押韻句子末尾的字必須是仄聲。所以看某一詩句是否是韻句,不僅要看末尾的字是否韻相同或相近,還要看是不是平聲字。比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第一句“空山秋雨后”,盡管末尾的“后”字與下面詩句的韻腳“秋”、“流”、“舟”、“留”韻腹、韻尾相同,但因為它是仄聲字,所以就不是韻腳了。
第三,押韻的字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可以換韻,除了首句押韻的字以外,鄰近的韻不可通押。
唐代古體詩的押韻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韻句并非一定是偶句,單句也可以押韻。例如李白《將進酒》的最后幾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裘”、“酒(單句)”、“愁”為韻腳,二、三、四句都押韻。
第二,韻腳可以押仄聲韻,也可以平仄互押。例如上詩中“裘”和“愁”為平聲,而“酒”為仄聲(上聲)。
第三,不必一韻到底,中間可以換韻。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共十八句,用了九個韻,其中有兩處是鄰韻合押的。
不過古體詩中也有一些作品在押韻方面追求格律詩的形式,有一定的規(guī)則,如杜甫的《垂老別》,全詩一共三十二句,偶句押韻,一韻到底。唐詩的用韻有專門的韻書,韻部分得很細,但讀音大多數(shù)是和普通話對應的。
宋詞中韻調(diào)。
常用詞牌名格式簡介
憶王孫,詞牌名。
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做雙調(diào)者。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韻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如夢令,詞牌名。
又被稱作《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其調(diào)為單調(diào)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烏夜啼,詞牌名。
亦稱《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雙調(diào)三十六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仄韻、兩平韻。
詞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長相思,詞牌名。亦稱《長相思令》《相思令》《吳山青》。
雙調(diào)三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明月人倚樓。
生查子,詞牌名。
亦稱《楚云深》,雙調(diào)四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點絳唇,詞牌名。
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雙調(diào),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韻,二十一字,用仙呂調(diào),共四十一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shù)聲啼鳥,夢轉(zhuǎn)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浣溪沙,詞牌名。
雙調(diào)四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菩薩蠻,詞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個韻。前闋后二句與后闋后二句字數(shù)平仄相同。前后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詞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卜算子,詞牌名。
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采桑子,詞牌名。
亦稱《羅敷媚》、《丑奴兒》。
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第三句也常用疊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 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亦稱《減蘭》。
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兩平韻,每句不同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謁金門,詞牌名。
上下闋共三十五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訴衷情,詞牌名。
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又一體四十四字,將前闋四五句變?yōu)椤癧平]仄仄平平”。
詞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憶秦娥,詞牌名。亦稱《秦樓月》、《碧云深》、《雙荷葉》。
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疊韻,均須押入聲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清平樂,詞牌名。亦稱《清平樂令》、《醉東風》。
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闋四仄韻,后闋三平韻,平仄換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更漏子,詞牌名。
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闋兩仄韻、兩平韻,后闋三仄韻,兩平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闋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南歌子,詞牌名。亦稱《春宵曲》、《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南柯子》、《望秦川》、《風蝶令》。
本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闋相同。兩闋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觀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云?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醉花陰,詞牌名。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浪淘沙,詞牌名。亦稱《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闋各四平浪淘沙,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鷓鴣天,詞牌名。亦稱《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鵲橋仙,詞牌名。亦稱《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一 韻到底。前后句首兩句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詞牌名。亦稱《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 每句不同韻,方式是“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南鄉(xiāng)子,詞牌名。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玉樓春,詞牌名。亦稱《木蘭花》、《春曉曲》。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歐陽修
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一斛珠,詞牌名。
前后闋共五十七字。仄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煜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踏莎行,詞牌名。亦稱《踏雪行》。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闋各三仄韻,前后闋開始兩句例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張孝祥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長年與客分攜處。漠漠愁陰嶺上云,蕭蕭別意溪邊樹。
我已北歸,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shù)。
蝶戀花,詞牌名。亦稱《鵲踏枝》。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一剪梅,詞牌名。亦稱《臘梅香》。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闋句句用平韻,一韻到底。八個四字句一般都用對仗。有一體只須前后闋的一、三、六句用韻。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臨江仙,詞牌名。
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huán)》。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漁家傲,詞牌名。
雙調(diào)六十二字,前后闋各五仄韻,句句用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蘇幕遮,詞牌名。亦稱《鬢云松令》。
前后闋無異。
詞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定風波,詞牌名。
雙調(diào)六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兩仄韻,后闋四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方式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聲韻為主,間以仄聲韻。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錦纏道,詞牌名。亦稱《錦纏頭》、《錦纏絆》。
本調(diào)六十六字。后闋首句節(jié)奏為上一下四。后闋第四句雖八字,實則七字句上加一襯字“問”耳,句法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為斷。后闋末尾一句,上四下五,與前半闋結(jié)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則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jīng)雨胭指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
謝池春,詞牌名。亦稱《賣花聲》。
六十六字,上闕下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陸游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敗j囋聘摺⒗菬熞古e。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青玉案,詞牌名。亦稱《橫塘路》、《西湖路》。
雙調(diào)六十七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天仙子,詞牌名。
雙調(diào)六十八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第四、第五兩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聲。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張先
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江城子,詞牌名。亦稱《江神子》。
雙調(diào)七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五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詞上下兩片用韻一樣嗎
一樓復制了一大堆,其實還真不對。
二樓說的對。
簡單地說,宋詞上下闋可以用相同的韻,也可以換韻。
宋詞還有三片的呢,用的都是不同的韻。
蘇軾這首詞上闋壓“八齊”韻,就是“i”音。下闋壓的“十賄”韻,就是“ei”音
水龍吟
【宋】蘇軾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古詩押韻規(guī)則
什么是押韻
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這叫韻腳或韻字。一般來說,詩詞的雙數(shù)句子的末尾,必須押韻。
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其中的“新”、“人”就是韻腳,韻母是“in”和“en”,在平水韻中同屬“十一真”韻部,所以這首詩是押韻的。
為什么要押韻
詩是韻文。不押韻就不是詩了。但是,韻文又不僅僅有詩,詞牌,散曲,戲曲詞,歌詞,包括以前的賦,都是韻文。詩和詞只是相對精致,短小的韻文。
那么為什么會有韻文產(chǎn)生呢?咱們最基礎的韻文是什么?“順口溜”。押韻就是為了讓句子念起來“順”,在每個句子最后用相同的韻母來表示句子完結(jié),給說話的人找準節(jié)奏,增強句子的韻律性,讓人讀起來能卡在點上,抑揚頓挫,可誦可唱。
如果連順口溜都做不到,就不要說寫詩了。因為詩詞的韻腳不單用來斷句,找節(jié)奏,還可以通過韻腳的多種變化來反應情感,增強詩歌的感染力。
押韻也成為了詩詞一種修辭方法,不再僅僅是一種形式。
押韻的規(guī)則
在讀古詩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是全都押韻,有的又不全是為什么?押韻是只要最后一個字押韻就可以嗎?
押韻規(guī)則其實是根據(jù)詩歌發(fā)展而發(fā)展的。
早期的古風對押韻要求不是很嚴格,沒有后來近體詩那么多規(guī)則。像漢武帝時發(fā)明的“柏梁體”,純粹是皇帝大臣們在柏梁臺上聯(lián)句子玩,要求就是每句押韻。魏晉南北朝漢字音韻學發(fā)展以后,為了增強語句的抑揚頓挫,一般在單句就不要求押韻了,只在雙數(shù)句子結(jié)尾要求押韻。
前面的斷句相當于話沒說完,停頓一下,如果句句押韻,人家就會產(chǎn)生每一句都可以做結(jié)尾的感覺,對整體篇幅產(chǎn)生混淆。就好像我們?nèi)ヂ牻豁憳钒桑髅鬟^了高潮,大家都鼓掌了,可人家其實還有個尾子沒演奏完,尷不尷尬?所以在沒說完的地方就不要用韻,以示區(qū)分。
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隨著音樂的豐富,詩詞篇幅增加而出現(xiàn)的。
最終到了唐朝,詩人們制定了近體格律詩,就將押韻作為一條規(guī)則明確了下來。
近體詩分為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
其實押韻相對于近體詩規(guī)則來說并不復雜,只分為首句入韻和不入韻兩種格式。如《宿建德江》首句就是不入韻的,而李嶠的《中秋》: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這種就是首句入韻格式的,“空”、“同”、“風”的韻母為“ong”、“eng”,視為同韻,在平水韻中同屬于“一東”部,所以是押韻的。
近體詩一般是平聲押韻,不允許鄰韻通押,不允許轉(zhuǎn)韻(律詩、排律),但是像這種首句入韻的格式,第一句的韻腳是可以押鄰韻的,叫做“孤雁出群格”。
而古風的押韻就相對寬松很多,可以鄰韻通押,中途可以轉(zhuǎn)韻,但是在兩聯(lián)中(轉(zhuǎn)韻的最小單位)不能平仄通押。可以押仄聲韻,不過用仄聲韻的時候,單數(shù)句就要用平聲韻斷句,這一點和近體格律詩相反。
其實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出抑揚頓挫,有起有伏的朗誦感覺吧。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古絕押的就是仄聲韻,所以在第三句就用了平聲“翁”來斷句。
押韻的忌諱
重韻,落韻,湊韻,倒韻,同義字相押,多音字非本義相押。
這個屬于升階問題,這里就不詳細舉例敘述了。
古今韻書
韻書古有《平水韻》,今有《中華新韻》,寫詩的人需要先進行學習,才能更好地賞析古詩詞(平水韻),當然如果只是想自己寫詩,不一定非得按《平水韻》來,用新韻就可以了,因為基于普通話,所以并不難,而且寫出來的詩人人都能讀懂,沒有讀音上的困擾,方便大眾閱讀流傳。
但是閱讀賞析古詩詞,特別是唐詩宋詞,還是對平水韻有些了解比較好。
用平水韻還是新韻,其實沒有沖突。詩詞這種文藝類作品,求同存異,不要相互苛責。
詩是韻文沒錯,但更重要的是“詩以言志,詩以言情”。
宋詞怎么押韻?
我來回答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詞牌: 詞是韻文文體之一,又稱"曲子詞",即歌詞。它本來是為配樂歌唱而寫的詩。由于它是配樂歌唱的,所以每首詞都有或至少曾經(jīng)有過一個樂譜。每個樂譜都必定屬于某種宮調(diào)(類似今天的C調(diào)、G調(diào)之類),有一定的旋律、節(jié)奏,這些東西的總和就是詞調(diào)。每種詞調(diào)都有一個名稱(如《西江月》、《清平樂》),這個名稱就叫詞牌。可見,詞牌的押韻之類要看具體的詞牌
關于平仄: 要區(qū)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diào)。所謂聲調(diào),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古代漢語聲調(diào)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tǒng)的說法,平聲是平調(diào),上聲是升調(diào),去聲是降調(diào),入聲是短調(diào)。實際上,古代的平仄可以大致上和現(xiàn)在的“四聲”對應起來。一般來講,“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當然,這種說法并不是太科學、太準確,但基本上還是正確的。
現(xiàn)在,我把你需要的詞牌給你寫下來:(括號內(nèi)以及⊙表示可平可仄)
釵頭鳳(又名《折紅英》)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二韻),平平仄(二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二韻)。仄,仄(疊二韻),仄(疊二韻)。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二韻),平平仄(二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二韻)。仄,仄(疊二韻),仄(疊二韻)。
鶯啼序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平仄(韻)。
雨霖鈴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沁園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疏影
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句),⊙仄平仄(韻)。⊙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暗香
暗香
⊙平⊙仄(韻)
仄⊙平⊙仄(句)
⊙平平仄(韻)
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豆)
⊙平平仄(韻)
仄⊙⊙(豆)
⊙仄平平(句)
平仄仄平仄(韻)
平仄(韻)
仄⊙仄(韻)
仄仄⊙仄平(句)
仄⊙平仄(韻)
仄平仄仄(韻)
平仄⊙平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豆)
平平平仄(韻)
仄仄仄(豆)
平仄仄(句)
仄平仄仄(韻)
長相思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宋詞中的平韻、仄韻和平轉(zhuǎn)仄韻是什么?
平韻:陰平,陽平
仄韻;上聲,去聲,入聲,
平轉(zhuǎn)仄韻:平韻轉(zhuǎn)為仄韻,有些詞牌要求在填詞的過程中需要換韻,例如,有的要求在上闋有平韻,下闋用仄韻,這就是平轉(zhuǎn)仄韻,
相對而言詞的大多詞牌押韻比較寬泛,很多可以鄰韻相押。但有的詞牌要求比較嚴格,例如有的押入聲韻《雨霖鈴》,有的輪番換韻,有的詞牌限制只押平韻或只押仄韻。詞牌有特定的格式,你學宋詞可以準備一本詞譜,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