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是哪里人,孟郊是哪個年代的人
今天給各位分享孟郊是哪里人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孟郊是哪個年代的人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孟郊是哪個朝代的人
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孟郊是哪個朝代的人,希望大家喜歡。
孟郊(751~814)
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一生,潦倒失意,有“窮者”(韓愈《薦士》)之稱。他性格孤直,不肯隨波逐流,也不免于褊隘。韓愈很佩服他,說他“行身踐規矩,甘辱恥媚灶”(《薦士》),“內外完好,色夷氣清”(《貞曜先生墓志》),可以想見他的'為人。
孟郊曾說:“文章者,賢人之心氣也,心氣樂,則文章正;心氣非,則文章不正。”“心氣之悲樂,亦不由賢人。由于時故。”(《送任載齊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詩序)基于這樣的認識,他又說:“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風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贈鄭夫子魴》)表現出他的創作精神和力量。所以韓愈贊揚他詩才“雄驁”,能夠做到“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薦士》),“神施鬼設,間見層出”(《墓志》),比之為“天葩吐奇芬”(《醉贈張秘書》);李觀甚至過高地推崇他的五言詩,謂其“高處在古無二”(《上梁補闕薦孟郊、崔宏禮書》)。
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藝術上不蹈襲陳言,或擅長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詞藻,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鉤章棘句,掐擢胃腎”(《墓志》),精思苦煉,雕刻其險;如韓愈所說“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答孟郊》),一掃大歷以來的靡弱詩風。其中有的詩篇反映時代現實、揭露藩鎮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心人民生活、憤慨貧富不平,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結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臺》、《峽哀》、《游終南山》等;雖然社會生活內容不同,都思深意遠,造語新奇,體現了孟詩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懷》等,則情調不免低沉;“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句,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了狹窄的心情。宋代刻本《孟東野詩集》
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后”,“學矯激于孟郊”(李肇《唐國史補》)。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后,有貫休、黃庭堅、費袞、潘德輿、劉熙載、陳衍、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后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并稱為苦吟詩人代表,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論詩三十首》)。
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杰《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百川有余水,大海無滿波是什么意思
百川有余水,大海無滿波的意思是:眾多的河川都有溢出的水流,而大海卻永遠不會滿足。比喻氣量狹小的人狂妄自大,胸懷博大的人包容萬物。也比喻淺薄無知的人容易自滿,學養深厚的人永不懈怠。
出自唐·孟郊《寄崔純亮》,全詩是:“百川有馀水,大海無滿波。器量各相懸,賢愚不同科。群辯有姿語,眾歡無行歌。唯馀洛陽子,郁郁恨常多。時讀過秦篇,為君涕滂沱。”
孟郊(751-815),唐代著名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汝州(今屬河南汝州),少年時期隱居嵩山。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孟郊仕歷簡單,清寒終身,為人耿介倔強,死后曾由鄭余慶買棺殮葬。故詩也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孟郊現存詩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孟郊與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經考證《孟氏家譜.世系》,從孟郊之祖父、著名田園詩人孟浩然十世祖孟懷玉為濰坊安丘人,故“二孟”祖籍濰坊安丘。
祖父關系!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安丘。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之父早逝后其母裴氏攜帶其兄弟三人寄居在湖州武康。
孟浩然(689--740), 本名潔,字浩然,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學其父行,曾隱居鹿門山,又稱之為“孟山人”。他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田園詩出人意料的,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然而這次考試對的大詩人。他的經歷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孟郊是什么朝代的詩人?
孟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40分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
孟郊什么朝代人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一首律詩。代表作有《游子吟》。
孟郊是那個朝代的?
孟郊(751年—815年),唐代著名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汝州(今屬河南汝州),后隱居嵩山。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并于”賈島齊名“郊寒島瘦”。
孟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孟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唐朝的 晚唐時期的
《游子吟》作者孟郊是哪個朝代詩人
唐代詩人
孟郊游子吟是什么朝代
《游子吟》是唐代作品.。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唐代)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隱于河南嵩山。貞元十二年〔796〕始登進士,年已四十六歲。貞元十六年〔800〕任溧陽尉,后辭官。元和元年〔806〕遷為興元軍參謀,病死于赴任途中,友人張籍等私諡為貞曜先生 。
孟郊的詩四百多首,多是樂府和古詩,大多傾訴個人窮愁孤苦,表現憤世妒俗的思想感情。也有部分詩作揭露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對人民的苦難生活寄予同情。用字造句力避平庸,追求古拙奇險,詩風冷峭,為著名的苦吟詩人,于韓愈齊名,為韓孟詩派的開創者。又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孟郊是那個朝代的詩人
孟郊(751一814),唐代著名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浙江德清縣)人。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齊名,謂之〞郊寒島瘦〞。
孟郊哪里人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關于孟郊是哪里人和孟郊是哪個年代的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