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有哪些懷古,山坡羊詠嘆了怎樣的歷史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山坡羊有哪些懷古,以及山坡羊詠嘆了怎樣的歷史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曲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1269—1329),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相公莊鎮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下面是元曲山坡羊驪山懷古,希望對你有幫助。
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元)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
贏,都變做了土;
輸,都變做了土!
【注釋】
①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6年版)。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散曲作家。②驪山:在現在陜西臨潼東南。③阿房:即阿房宮,秦朝宮殿群,故址在現在陜西西安西南阿房村,規模宏大,建筑華麗。④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攻入咸陽時放大火焚毀阿房宮。⑤縈紆:回旋彎曲。
【譯文】
在驪山上四處看看,阿房宮已經被一把火燒沒了,當時的奢侈,現在在哪里?
只看見了蕭條稀疏的`草,回旋彎曲的水流,到現在遺留的遺憾像煙霧一樣。
周、齊、秦、漢、楚這些國家,贏了的,都變成了土;輸了的,都變成了土。
【作者簡介】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
曾任監察御史,因批評時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又辭官隱居濟南云莊,天歷二年(1329年),征拜陜西行臺中丞,到官四月病卒。
張養浩自幼好學,上自儒家經典,下至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筆記小說,無所不讀,又詩賦、文章無所不能,尤長于散曲。
他隱居濟南云莊8年期間,登齊魯名山華不注,游大明湖,覽龍洞,賞泉水,“寄傲山林,縱情詩酒”。
元曲《山坡羊·驪山懷古》
元曲雖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元曲《山坡羊·驪山懷古》,歡迎瀏覽。
山坡羊·驪山懷古
元代: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譯文
站在驪山上我四處張望,(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付之一炬,當年奢侈的場面現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見衰草蕭疏,水波旋繞。到現在那些遺恨已消失在煙霧彌漫的樹林中了。(想想)自周、齊、秦、漢、楚等國至今。那些戰勝了的國家,都化作為了土;(那些)戰敗了的國家,(也)都化作為了土。
注釋
⑴山坡羊:詞牌名。
⑵驪山:在今陜西臨潼縣東南。杜牧《阿宮殿》:“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⑶阿房:阿房宮,秦宮殿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余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兩屬,閣道通驪山八百余里。”又《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⑷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見《史記·項羽本紀》。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之嘆息。
⑸縈紆: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樣子。
⑹列國:各國,即周、齊、秦、漢、楚。
張養浩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賞析
驪山(今西安市的東邊),阿房宮當初的宮殿臺基殘存。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從驪山建起,再向西直達咸陽,規模極其宏大,設施極其奢華。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項羽攻入咸陽后阿房宮焚毀。張養浩途經驪山有所感而創作了這首“驪山懷古”小令。開頭三句“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回顧驪山的歷史,曾是秦朝宮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燒之后,當時的歌臺舞榭、金塊珠礫都已不復存在,詩人用“今何處”一個問句,強調了對從古到今歷史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見草蕭疏,水縈紆。”再不見昔日豪華的宮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鋪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蕭索,水的縈紆更加重了作者懷古傷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說:“至今遺恨迷煙樹。 列國周齊秦漢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殘暴而亡國的遺恨已消失在煙樹之間了。而這種亡國的遺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戰國列強直到漢楚之爭,哪個不抱有敗亡的遺恨呢?實際上作者在這里寄托了一種諷刺,是說后人都已遺忘了前朝敗亡的教訓!元朝統治者在奪得政權之后更奢侈揮霍無度,全然不顧國庫空虛社會經濟急待調整。
張養浩對當時的狀況心懷不滿,但想到列國的'歷史,又覺得從奪得政權,到奢侈暴戾,到最終敗亡,乃是歷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結局。杜牧說阿旁宮“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開來寫道:“贏, 都 變 做 了 土;輸,都變做了土。”這句結尾句式相同的兩句是說無論輸贏,奢侈的宮殿最后都會歸于死亡,“都變做了土”,我們可以看作這是對封建王朝的一種詛咒,更是對封建王朝社會歷史的規律性的概括。張養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的結尾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從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帶給人民的全是苦難。而這首小令則是從王朝的統治者的角度來談的,封建統治者無論輸贏成敗最終都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它雖不及“潼關懷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比較有意義的。
山坡羊,驪關懷古
《山坡羊·驪山懷古》為張養浩途經驪山有所感受而創作的一首詞,六七句諷刺后人都已遺忘了前朝敗亡的教訓,結尾兩句顯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對歷史興亡的大徹大悟。
山坡羊·驪山懷古
元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
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
列國周齊秦漢楚。
贏,都變做了土;
輸,都變做了土。
【譯文】
站在驪山上我四處張望,(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付之一炬,當年奢侈的場面現在到哪里去了呢?
只見衰草蕭疏,水波旋繞。
到現在那些遺恨已消失在煙霧彌漫的樹林中了。
(想想)自周、齊、秦、漢、楚等國至今。
那些戰勝了的國家,都化作為了土;
(那些)戰敗了的國家,(也)都化作為了土。
【作者簡介】
張養浩(1269-1329),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相公莊鎮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他的散曲多寫棄官后的田園隱逸生活。有《三事忠告》、《歸田類稿》等。散曲集有《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謂其曲"如玉樹臨風"。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山坡羊·驪山懷古》等。其作品流傳下來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詩近400首。
《山坡羊·潼關懷古》完整古詩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完整古詩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賞讀:
像是群峰眾巒在這里會聚,像是巨浪狂濤在這里發怒,詩人站在潼關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華山群峰,腳下是黃河急流河水在峽谷中奔騰著、咆哮著。潼關,雄偉險要的'潼關,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的潼關哪!
外有黃河,內有華山,潼關地勢堅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思緒起起伏伏,途經秦漢舊地,引出傷感無數,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唉!王朝建立,百姓受苦;王朝滅亡,百姓還受苦。
這首曲迥異于其他詩作之處,在于它不只是一般地抒發興亡之感,而是一針見血,揭示出興亡后面的歷史真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八個字,鞭辟入里,精警異常。
創作背景
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歷二年(1329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他隱居后,決意不再涉仕途,但聽說重召他是為了賑濟陜西饑民,就不顧年事已高,毅然應命。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
他死后,“關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張養浩傳》)。《山坡羊·潼關懷古》便寫于應召往關中的途中。
《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陜西行臺中丞。登車就道,遇饑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山羊坡.潼關懷古 的全文
元代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文為: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
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如同發怒一般吼叫著。內接著華山,外連著黃河的,就是這潼關古道。遠望著西邊的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里那些走過的地方,昔日的千萬間宮闕如今都只剩下一片黃土。國家興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難;國家滅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元明宗天歷二年(1329),因關中旱災,張養浩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山坡羊·潼關懷古》當作于此次應召往關中的途中。
主旨賞析:
此曲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的興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全曲采用的是層層深入的方式,由寫景而懷古,再引發議論,將蒼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辭的議論三者完美結合,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的特色,又有與眾不同的沉郁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坡羊·潼關懷古
關于山坡羊有哪些懷古和山坡羊詠嘆了怎樣的歷史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