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盡薺麥青青薺怎么讀,薺麥怎么讀音

傾此一生只為伊人2023-02-12 12:30故事42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盡薺麥青青薺怎么讀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薺麥怎么讀音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姜夔《揚州慢》宋詞原文及鑒賞

《揚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詞人姜夔的代表作。全詞洗盡鉛華,用雅潔洗練的語言,描繪出凄淡空蒙的畫面,筆法空靈,寄寓深長,聲調低婉,具有清剛峭拔之氣勢,冷僻幽獨之情懷。它既控訴了金朝統治者發動掠奪戰爭所造成的災難,又對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譴責,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下面是我整理的姜夔《揚州慢》宋詞原文及鑒賞,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詞句注釋

⑴揚州慢:詞牌名,又名“郎州慢”,雙調九十八字,平韻。此調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發懷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維揚:即揚州(今屬江蘇)。

⑷薺麥:薺菜和野生的麥。彌望:滿眼。

⑸戍角:軍營中發出的號角聲。

⑹千巖老人:南宋詩人蕭德藻,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姜夔曾跟他學詩,又是他的侄女婿。黍離:《詩經·王風》篇名。據說周平王東遷后,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看見宗廟毀壞,盡為禾黍,彷徨不忍離去,就做了此詩。后以“黍離”表示故國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揚州。宋朝的行政區設有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揚州是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時,東為左,西為右。名都,著名的都會。

⑻竹西:竹西亭,揚州名勝之一,在揚州北門外。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⑼解(jiě)鞍少駐初程:少駐,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風十里:指昔日繁華的揚州道上。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⑾胡馬窺江:指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洗劫揚州。這里應指第二次洗劫揚州。

⑿廢池喬木:廢毀的池臺。喬木:殘存的古樹。二者都是亂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蕪,人煙蕭條。

⒀漸:向,到。清角:凄清的號角聲。

⒁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揚州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俊賞:俊逸清賞。鐘嶸《詩品序》:“近彭城劉士章,俊賞才士。”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艷。豆蔻詞工: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⒃青樓:青樓夢好: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⒄二十四橋:揚州城內古橋,即吳家磚橋,也叫紅藥橋。

⒅紅藥:紅芍藥花,是揚州繁華時期的名花。

姜夔詞作鑒賞

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詞前的小序對寫作時間、地點及寫作動因均作了交待。

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為吟詠,以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白石到達揚州之時,離金主完顏亮南犯只有十五年,當時作者只有二十幾歲。這首震今爍古的名篇一出,就被他的叔岳肖德藻(即千巖老人)稱為有“黍離之悲”。《詩經。五風。黍離》篇寫的是周平王東遷之后,故宮恙浮,長滿禾黍,詩人見此,悼念故園,不忍離去。

這首詞充分體現了作者認為的詩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詩說》)的主張,也是歷代詞人抒發“黍離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詞人“解鞍少駐”的揚州,位于淮水之南,是歷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處”是從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化出。竹西,亭名,在揚州東蜀崗上禪智寺前,風光優美。

但經過金兵鐵蹄蹂躪之后,如今是滿目羔塢了。經過“胡馬”破壞后的殘痕,到處可見,詞人用“以少總多”的手法,只攝取了兩個鏡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和滿城的“廢池喬木”。“薺麥青青”使人聯想到古代詩人反復詠嘆的“彼黍離離”的詩句,并從“青青”所特有的一種凄艷色彩,增加青山故國之情。“廢池”極見蹂躪之深,“喬木”寄托故園之戀。

這種景物所引起的意緒,就是“猶厭言兵”。清人陳廷焯特別欣賞這段描寫,他說:“寫兵燹后情景逼真。‘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赤無此韻味。”(《白雨齋詞話》卷二)這里,作者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連“廢池喬木”都在痛恨金人發動的這場不義戰爭,物猶如此,何況于人!這在美學上也是一種移情作用。

上片的結尾三句:“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卻又轉換了一個畫面,由所見轉寫所聞,氣氛的渲染也更加濃烈。當日落黃昏之時,悠然而起的清角之聲,打破了黃昏的沉寂,這是用音響來襯托寂靜更增蕭條的意緒。“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來是天氣給人的觸覺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說“吹寒”,把角聲的凄清與天氣的寒冷聯系在一起,把產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聲把寒意吹散在這座空城里。

聽覺所聞是清角悲吟,觸覺所感是寒氣逼人,再聯系視覺所見的`“薺麥青青”與“廢池喬木”,這一切交織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間上來說都統一在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聯系在一起。著一“空”字,化景物為情思,把景中情與情中景融為一體,寫出了為金兵破壞后留下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憤慨;寫出了對宋王朝不思恢復,竟然把這一個名城輕輕斷送的痛心;也寫出了宋王朝就憑這樣一座“空城”防邊,如何不引起人們的憂心忡忡,哀深恨徹。

用今昔對比的反襯手法來寫景抒情,是這首詞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來反襯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風十里揚州路”(杜牧《贈別》)來反襯今日的一片荒涼景象——“盡薺麥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賞”、“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等風流繁華,來反襯今日的風流云散、對景難排和深情難賦。以昔時“二十四橋明月夜”(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的樂章,反襯今日“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哀景。下片寫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評論和懷念杜牧,而是通過“化實為虛”的手法,點明這樣一種“情思”:即使杜牧的風流俊賞,“豆蔻詞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揚州的話,也定然會驚訝河山之異了。

借“杜郎”史實,逗出和反襯“難賦”之苦。“波心蕩、冷月無聲”的藝術描寫,是非常精細的特寫鏡頭。二十四橋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簫”的風月繁華已不復存在了。詞人用橋下“波心蕩”的動,來映襯“冷月無聲”的靜。“波心蕩”是俯視之景,“冷月無聲”本來是仰觀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為俯視之景,與橋下蕩漾的水波合成一個畫面,從這個畫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詞人低首沉吟的形象。總之,寫昔日的繁華,正是為了表現今日之蕭條。

善于化用前人的詩境入詞,用虛擬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音繚繞,余味不盡,也是這首詞的特色之一。《揚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詩句與詩境(有四處之多),又點出杜郎的風流俊賞,把杜牧的詩境,融入自己的詞境。

作者簡介

姜夔,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少隨父宦游漢陽。父死,流寓湘、鄂間。詩人蕭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來于蘇、杭一帶。與張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終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詩,尤以詞稱。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圖》。詞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譜十七首。其詞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詩說》、《白石道人歌曲》等。

求解:姜夔的《揚州慢》中“夜雪初霽,薺麥彌望”中的“薺”念“jì”還是“qí”?

薺jì四聲。

薺麥: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狹長,羽狀分裂,花白色,莖葉嫩時可食。

“薺麥”只是一種植物,有詩為證:蘇軾五律《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的頸聯是“薺麥余春雪,櫻桃落晚風”,根據律詩的常識可知,這一聯必須對仗,“薺麥”對“櫻桃”,“余”對“落”,“春雪”對“晚風”,由此可知“薺麥”是一種植物。另外,蘇軾還有一句詩“桃花忽成陰,薺麥秀已繁”(《送魯元翰知衛州》),查《古漢語常用字字點》(商務印書館)可知,與此句語境相關的“秀”的注釋是:“谷物吐穗開花。白居易《杜陵叟》詩‘麥苗不秀多黃死’【引】植物開花。”如果將“薺麥”解釋成兩種植物,“秀”在此句中就必須解釋成它的本義和引申義,這顯然不對。這也可證明

“薺麥”是一種植物。

姜夔《揚州慢》宋詞注釋翻譯

導讀:《揚州慢》乃姜夔自作調,"白石因游揚州而作,創為新調,即以詞意名題,其所言即揚州之事。"(萬樹《詞律》)此詞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距金人兵臨揚州已有十六年。當年繁華都會,如今滿目蕭條,引發詞人撫今追昔之嘆。

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余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譯文】

淳熙丙申至日,我路過揚州。夜雪初停,蕎麥長得無邊無際。進城之后,我又見到處一片蕭條,寒水綠綠的,暮色漸漸籠來,戍樓中傳來了黃昏的號角。我的心情受到此時此景的影響,悲愴感傷,生出無限的感慨,自創這首詞曲。千巖老人認為有《黍離》之悲。揚州是淮左著名的都會,這里有風景秀麗的竹西亭。我在此停止一下行程。自從金兵南侵退去,就連這廢棄的城池和老樹,都厭倦了戰爭。漸漸到了黃昏,凄清的號角吹響,這時這里仿佛是一座無人的空城。曾在這里觀賞的杜牧,假如今天舊地重游,也會驚訝它的變化。縱然那豆蔻詞寫得再美,青樓夢再好,恐怕也難以表達此刻的心情,二十四橋還在,波心中蕩漾著冷月的光影,無聲無息。可嘆橋邊的那一年一度的芍藥,年年是為誰?開得花兒一片紅?

【譯文二】

淮河東部的繁華都會,竹西亭外的江南名勝,且在此解鞍下馬稍作留停。走過“春風十里揚州路”,滿地是薺菜野麥一片蔥青。自從金人兵馬渡江南下,城池廢毀喬木凋零,人們至今還厭惡說起刀兵。漸近黃昏,凄清號角吹送寒意,彌漫了這座荒涼空城。

曾經最善賞贊揚州的杜牧,料想他重來此地,定會魄悸魂驚。縱然豆蔻詞寫得工麗,青樓詞寫得絕妙俊逸,面對荒城也定難再抒深情。二十四橋依然存在,水波搖蕩,月影四周凄冷無聲。可嘆那橋邊的紅芍藥,年復一年不知是為誰而生?

【評點】

本篇為戰亂后過揚州抒懷之作。

上片寫戰亂后揚州荒蕪破敗景色,以景寓情,抒寫不堪回首的黍離之悲。揚州,位于淮河東部,是歷史上令人神往的繁華“名都”,因此詞人解鞍下馬在此稍作停留。但此時的“春風十里揚州路” 滿目瘡痍,只剩下薺菜野麥一片蔥青。 “胡馬”蹂躪破壞的痕跡處處可見,滿城都是“廢池喬木”,此情此景讓人“ 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景抒情,渲染了蕭條的秋日氣氛,漸近黃昏,凄清號角吹送寒意,彌漫了這座荒涼空城。荒涼的景象烘托出詞人內心的憂愁和悲哀。

下片設想杜牧重來面對揚州荒城也會魂驚難賦深情,突出表現昔勝今衰的感傷。“二十四橋”以下結尾四句,以景抒慨,抒寫詞人哀時傷亂的悲愴凄楚。

全詞景情交融,虛實并用,使得全詞波瀾起伏,余味不盡。此外,詞作還善于化用前人詞句入詞,將杜牧的.詩境,融入自己的詞境,可謂匠心獨特,別具一格,是眾多憫時傷亂的宋詞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注釋】

①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維揚:今江蘇揚州,現維揚區。維揚之名最早載于公元前約五世紀由孔子編撰的《尚書禹貢》。隋、唐時期,維揚歷史空前輝煌,有之美譽,歷史上最早的揚州城即誕生在今維揚區的土地上,是古城揚州的發祥地。

②薺麥:薺菜和麥子。

③彌望:滿眼。

④戍角:軍中號角。

⑤千巖老人:南宋詩人蕭德藻,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姜夔曾跟他學詩,又是他的侄女婿。《黍離》:《詩經·王風》篇名。周平王東遷后,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見“宗室宮廟,盡為禾黍”,遂賦《黍離》詩志哀。后世即用“黍離”來表示亡國之痛。

⑥淮左:宋在蘇北和江淮設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又稱淮左。

⑦竹西:揚州城東一亭名,景色清幽。竹西佳處,揚州城東禪智寺旁有竹西亭,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⑧初程:指作者初次到揚州。

⑨春風十里:借指昔日揚州的最繁華處。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里用以借指揚州。

⑩胡馬窺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兩次南下,揚州都遭慘重破壞。這首詞作于1176年。

⑾廢池:廢毀的池臺。喬木:殘存的古樹。二者都是亂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蕪,人煙蕭條。

⑿漸:向,到。

⒀清角:凄清的號角。

⒁杜郎:唐朝詩人杜牧 ,他以在揚州詩酒清狂著稱。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揚州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

⒂俊賞:卓越的鑒賞水平。俊逸清賞。鐘嶸《詩品序》:“近彭城劉士章,俊賞才士。”⒃豆蔻:形容少女美艷。豆蔻詞工: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⒄青樓夢:妓院。青樓夢好,杜牧《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⒅二十四橋:“二十四橋”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有二說:一說唐時揚州城內有橋二十四座,皆為可紀之名勝。 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 一說專指揚州西郊的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見《揚州畫舫錄》。傳說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

⒆橋邊紅藥:二十四橋在揚州瘦西湖里。紅藥:芍藥。二十四橋邊生長紅芍藥又名紅藥橋。

【賞析】

這是一首揚州感懷之作。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曾占領揚州等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1176年姜夔路過揚州,仍是一片劫后的蕭條景象。他在這首詞里描繪了這種慘狀,以眼前的荒涼對比往日的繁華,寄托了自己的哀思,揭露了金統治者的暴行。但由于過于渲染戰爭的后果,懷念過去的風月繁華,情緒比較低沉。

盡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終老,但白石詞并不僅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現在他筆下的是折射出多種光色的情感世界。誠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審美情趣的制約,較之辛詞,姜詞的題材較為狹窄,對現實的反映也略顯淡漠。但他并不是一位不問時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歷高、孝、光、寧四朝,其青壯年正當宋金媾和之際,朝廷內外,文恬武嬉,將恢復大計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嘆。淳熙三年,金兵南侵以來,繁華的揚州屢遭兵燹,成為一座空城,年輕詞人客游揚州時有感于這座歷史名城的凋敝和荒涼,觸景生情,感傷時事,而自度此曲,抒寫黍離之悲。在可考記載的姜夔詞中,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處”起筆,卻以“空城”作結,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虛處傳神,城池荒蕪、人煙稀少、屋宇傾頹的凄涼情景不言自明,這與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筆相若。“春風十里”,并非實指一路春風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詩意,使作者聯想當年樓閣參差、珠簾掩映的盛況,反照今日的衰敗景象。

“胡馬窺江”二句寫金兵的劫掠雖然早已成為過去,而“廢池喬木”猶以談論戰事為厭,可知當年帶來的戰禍兵燹有多么酷烈!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認為:“‘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姜詞以韻味勝,其佳處即在于淡語不淡,其中的韻味反倒是某些濃至之語所不及的。

“清角”二句,不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幾多曲折:下有同仇敵愾之心,而上無抗金北伐之意,這樣,清泠的號角聲便只能徒然震響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詞的下片,作者進一步從懷古中展開聯想:晚唐詩人杜牧的揚州詩歷來膾炙人口,但如果他重臨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繾綣的詩句,因為眼下只有一彎冷月、一泓寒水與他徜徉過的二十四橋相伴;橋邊的芍藥花雖然風姿依舊,卻是無主自開,不免落寞。

二十四橋”二句, 愈工致,愈慘淡,可謂動魄驚心。蕭德藻認為此詞“有黍離之悲”,的確深中肯綮。

《揚州慢》乃姜夔自作調,"白石因游揚州而作,創為新調,即以詞意名題,其所言即揚州之事。"(萬樹《詞律》)此詞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距金人兵臨揚州已有十六年。當年繁華都會,如今滿目蕭條,引發詞人撫今追昔之嘆。千巖老人讀后,"以為有《黍離》之悲也。"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描述揚州眼前蕭條的景況:以"淮左名都"之昔日繁華對比今日"盡薺麥青青"之荒涼,以"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極寫傷亂之感。最后三句以"暮色、軍角、空城",描繪眼前凄涼。下片側重對揚州史事的虛擬。詞人想象風流俊賞之杜郎今日重游揚州之"難賦深情",并多次化用杜牧歌詠揚州昔日景物的詩句,構成風月繁華與蕭條頹廢的意象對比。

揚州慢原文及翻譯及注音

1、全文翻譯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凄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凄涼的號角。我內心悲涼,感慨于揚州城今昔的變化,于是自創了這支曲子。

千巖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揚州自古是淮南東路的名城,這里有著名游覽勝地竹西亭,初到揚州我解鞍下馬作停留。

當年那春風十里繁華街道,如今卻是蕎麥青青孤單可憐。自從金兵侵犯長江流域以后,連荒廢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樹,都厭惡再提起那場可惡的戰爭。

天氣漸漸進入黃昏,凄涼的號角吹起了冷寒,回蕩在這座凄涼殘破的空城。杜牧有卓越的鑒賞,料想今天,重來此地一定吃驚。

縱使有豆蔻芳華的精工詞采,縱有歌詠青樓一夢絕妙才能,也難抒寫此刻深沉悲愴感情。二十四橋仍然還在,卻橋下江中的波浪浩蕩,凄冷的月色,處處寂靜無聲。想那橋邊紅芍年年花葉繁榮,不知年年有誰欣賞為誰而生?

2、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詞人姜夔的代表作。

此詞開頭三句點明揚州昔日名滿國中的繁華景象,以及自己對傳聞中揚州的深情向往;接著二句寫映入眼簾的只是無邊的薺麥,與昔日盛況截然不同;“自胡馬”三句,言明眼前的殘敗荒涼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們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漸黃昏”二句,以回蕩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涼嗚咽的號角聲,進一步烘托今日揚州的荒涼落寞。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詩意,抒寫自己哀時傷亂、懷昔感今的情懷。“杜郎”成為詞人的化身,詞的表面是詠史、寫古人,更深一層是寫己與嘆今。

全詞洗盡鉛華,用雅潔洗練的語言,描繪出凄淡空蒙的畫面,筆法空靈,寄寓深長,聲調低婉,具有清剛峭拔之氣勢,冷僻幽獨之情懷。它既控訴了金朝統治者發動掠奪戰爭所造成的災難,又對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譴責,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3444.html

分享給朋友:

“盡薺麥青青薺怎么讀,薺麥怎么讀音” 的相關文章

張好好詩收藏在哪里(張好好詩書法是誰寫的)

張好好詩收藏在哪里(張好好詩書法是誰寫的)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張好好詩收藏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張好好詩書法是誰寫的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的有著怎樣的收藏故事? 1927年,張伯駒收藏了第一件墨寶——康熙皇帝的御筆橫幅《叢碧山房》,...

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精神)

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精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以及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精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平山堂的王安石詩 平山堂⑴王安石 城北橫崗走翠虬⑵,一堂高視兩三州⑶。淮岑日對朱欄出⑷,江岫云齊碧瓦浮⑸。墟落耕桑公...

關于雨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關于雨的詩詞有什么)

關于雨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關于雨的詩詞有什么)

今天給各位分享關于雨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關于雨的詩詞有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關于雨的詩句句子和詞語 1.關于雨的詞語和詩句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__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廣陵江在哪里(廣陵江是哪里)

廣陵江在哪里(廣陵江是哪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廣陵江在哪里,以及廣陵江是哪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廣陵江是什么江 長江。廣陵江指的是長江,古有廣陵潮,就是現在的長江,長江在古代也是有大潮水的。在南北朝時期屬于古橫江的一部分,古橫江為長江出海口的一...

杜牧一生寫了多少詩 杜牧的一生

杜牧一生寫了多少詩 杜牧的一生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杜牧一生寫了多少詩,以及杜牧的一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牧寫過多少首詩 他較出名的詩作有《江南春》、《赤壁》、《秋夕》、《清明》、《贈別》、《泊秦淮》、《山行》、 《寄揚州韓綽判官》《赤壁》等。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例舉。杜牧寫了幾首詩? 杜牧的古...

如何杜牧早雁 早雁杜牧表達了詩人怎么樣情感

如何杜牧早雁 早雁杜牧表達了詩人怎么樣情感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如何杜牧早雁,以及早雁杜牧表達了詩人怎么樣情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牧《早雁》“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兩句的寓意有哪些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

杜牧一生寫了多少詩 杜牧寫過哪些詩?

杜牧一生寫了多少詩 杜牧寫過哪些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杜牧一生寫了多少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杜牧寫過哪些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杜牧寫了幾首詩? 杜牧的古詩一共514首!1、《江南春》年代:唐????作者:杜牧 分類標簽:描寫春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

杜牧的詩杜牧的詩有哪些 杜牧的詩還有哪些

杜牧的詩杜牧的詩有哪些 杜牧的詩還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杜牧的詩杜牧的詩有哪些,以及杜牧的詩還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牧的詩有哪些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

杜牧詩句有哪些 杜牧的詩有什么

杜牧詩句有哪些 杜牧的詩有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杜牧詩句有哪些,以及杜牧的詩有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牧的詩有哪些? 有這些:1、清明杜牧 〔唐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

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詩人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

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詩人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詩人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朝中措·平山堂原文_翻譯及賞析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