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入選的詩人有哪些,入選唐詩三百首詩人排行榜
很多朋友對于唐詩三百首入選的詩人有哪些和入選唐詩三百首詩人排行榜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三百首有幾個詩人?
《唐詩300首》共選詩人77家、詩作313首。
1 白居易 2 岑參 3 常建 4 陳陶 5陳子昂 6崔顥 7崔曙8 崔涂 9 戴叔倫 10 杜甫 11 杜牧 12 杜秋娘 13 杜審言 14 杜荀鶴15 高適 16 顧況 17 韓弘 18 韓偓 19 韓愈 20 賀知章 21皇甫冉22 賈島 23 金昌緒24 李白 25 李端 26 李頻 27 李頎28 李商隱29 李益 30 劉長卿 31 劉方平 32 劉慎虛 33 劉禹錫 34 柳中庸 35 柳宗元36 盧綸 37 駱賓王 38 馬戴 39 孟浩然 40 孟郊 41 裴迪 42 綦毋潛 43 錢起 44 秦韜玉 45 邱為 46 權(quán)德輿 47 僧皎然 48 沈佺期 49 司空曙50 宋之問 51 唐玄宗 52 王勃 53 王昌齡 54 王翰 55 王建 56 王灣57 王維 58 王之渙 59 韋應(yīng)物 60 韋莊 61 溫庭筠 62 無名氏 63 西鄙人64 許渾 65 薛逢 66 元結(jié) 67 元稹 68 張祜 69 張籍 70 張繼71 張九齡 72 張泌 73 張喬 74 張旭 75 鄭畋 76 朱慶余 77 祖詠
請采納
唐詩三百首有哪些詩人寫作的?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為蘅塘退士,本名孫洙(1711—1778),字臨西,江蘇無錫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短圃娙偈住饭策x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 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于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fā)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等。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甚至更早?,F(xiàn)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時期,鮑照致力于七古創(chuàng)作,將之衍變成一種充滿活力的詩體。唐代七古顯示出大唐宏放的氣象,手法多樣,深沉開闊,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韓愈。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的一種。五律源于五言古體,風(fēng)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yīng)制、應(yīng)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詩歌題材。唐代五律名家數(shù)不勝數(shù),以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成就為大。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guī)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維、杜甫、李商隱、杜牧、羅隱等,風(fēng)華絕代,輝映古今。 五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都是古典詩體中絕句的一種。五絕起源于漢,七絕起源于六朝,兩者都在齊梁時期成型,初唐階段成熟。唐代絕句氣象高遠,率真自然,達到了吟誦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維、王昌齡、韋應(yīng)物、杜牧、劉禹錫等人。
唐詩三百首作者都有誰?
唐代一般分為四個時期(以《唐詩三百首》為限)其杰出詩人:
一、初唐從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起,約一百年,叫做“初唐”。這個時期杰出的詩人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杜審言、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等。
二、盛唐從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元年(公元713年)起,約五十年,叫做“盛唐”。這個時期杰出的詩人有:張九齡、李頎、常建、王昌齡、王之渙、崔顥、王維、李白、杜甫、孟浩然、高適、岑參等。
三、中唐從唐代宗李豫大歷元年(公元763年)起,約八十年,叫做“中唐”。這個時期杰出的詩人有:韋應(yīng)物、劉長卿、錢起、韓翃、盧綸、李益、韓愈、柳宗元、孟郊、賈島、元稹、白居易、劉禹錫、張籍、王建等。
四、晚唐從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起,約五十年,叫做“晚唐”。這個時期杰出的詩人有:杜牧、李商隱、溫庭筠、許渾、韓偓、韋莊等。
《唐詩三百首》的編法,按照詩體,分為六種類型:
第一種五言古詩。
第二種七言古詩。這兩種不限長短,不論平仄,不講對仗,而且可以換韻。
第三種五言律詩。
第四種七言律詩。第三和第四種,限于八句,要論平仄,要講對仗,不可以換韻。
第五種五言絕句。
第六種七言絕句。第五和第六種,限于四句,要論平仄,不拘對仗,不可以換韻。
有人把樂府另列一門,有人把樂府附入上列六種之后。這是通行的編法。
關(guān)于唐詩三百首入選的詩人有哪些和入選唐詩三百首詩人排行榜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