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nèi)容

幾樹驚秋徐晟,幾樹驚秋什么意思

陽光明媚2023-02-03 03:50故事32

大家好,關(guān)于幾樹驚秋徐晟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幾樹驚秋什么意思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關(guān)于“黍離之悲”的詩歌

1、《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譯文

揚州自古是淮南東路的名城,這里有著名游覽勝地竹西亭,初到揚州我解鞍下馬作停留。當年那春風(fēng)十里繁華街道,如今卻是蕎麥青青孤單可憐。自從金兵侵犯長江流域以后,連荒廢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樹,都厭惡再提起那場可惡的戰(zhàn)爭。

臨近黃昏凄清的號角已吹響,回蕩在這座凄涼殘破的空城。杜牧曾以優(yōu)美的詩句把你贊賞,今若重來定會為你殘破而驚??v使有豆蔻芳華的精工詞采,縱有歌詠青樓一夢絕妙才能,也難抒寫此刻深沉悲愴感情。二十四橋依然完好毫無損傷,橋下波心蕩漾一彎冷月寂寞。想那橋邊紅芍年年花葉繁榮,不知年年有誰欣賞為誰而生?

2、《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zhàn)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fēng)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fēng),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4、《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代: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譯文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fēng)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xù)。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fēng)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

5、《金陵五題·石頭城》

唐代: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譯文

城的東、南、西三面,依舊綿亙著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龍盤的姿態(tài)并未改變;北面的江潮,依舊拍打著城根,而后帶著寂寞的心情退回。那聲音仿佛在嘆惜,昔日的繁華已經(jīng)化為烏有。從秦淮河?xùn)|邊升起的,還是過去那輪月亮。見證歷史過后,在夜深人靜之際,又心戀戀地爬過凹凸的城墻,小心翼翼來窺探著什么。

李煜的《相見歡》中有3字,到底是‘留人醉’還是‘相留醉’?

李煜

(937-978)

【概述】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生平】

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2],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3],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yè),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并立李煜為太子監(jiān)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4]。

971年宋軍滅南漢后,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開封時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領(lǐng)軍隊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奸小周后[5]。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shù)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fēng)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p>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

據(jù)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因其“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被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6],狀極痛苦。李煜死后,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

【藝術(shù)成就】

李煜在藝術(shù)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后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對其的畫,宋代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惜無書畫傳世于后。

李煜的詞的風(fēng)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fēng)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xí)氣。根據(jù)內(nèi)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fēng)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7]。而且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8]。此最后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薄M跏险J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后主。而學(xué)術(shù)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fā),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后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后世尊稱他為“詞圣”。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現(xiàn)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內(nèi)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shù)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后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xiàn)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shù)特色。

④在風(fēng)格上有獨創(chuàng)性?!痘ㄩg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fù)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cè)嶂?,確是不同于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zhì)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F(xiàn)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犊S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吨饼S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xiàn)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jù)近代多數(shù)學(xué)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詳。事跡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九月十日偶書】

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tài),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xué)安仁卻自驚。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zhì),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gòu)強名。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fēng)。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fēng)前思,昏蒙眼上花??胀鯌?yīng)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fù)見嬌姿,佳節(jié)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fēng)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shù)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y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tài)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李煜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yīng)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病態(tài)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fù),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jīng)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xiāng)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野客叢談》)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浣溪沙】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轉(zhuǎn)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三臺令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fēng)切夜窗聲。

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fēng)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

子夜歌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其他】

南唐后主李煜與他的紅顏知己

南唐后主李煜在后人腦海里留著一個鮮明印象,就是他留給了我們不少香艷、柔情、悲哀的詞。他的詞,確實給他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所以后人對他的評價,除了作為曾經(jīng)的國君,還被譽為“詞中之帝”。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學(xué)的成功,是不能忘記一個被他迷戀著的女人——周后。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后主大一歲。她在文史記載中,確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因為古代帝王們,多是后宮佳麗三千人,很少能將全部靈魂寄托在一個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變遷其愛情,而表現(xiàn)于文學(xué)的,周后之能得到一個多情帝王的專寵,且使將愛情流露于文學(xué),當然她是一個資質(zhì)佳惠,美艷多才的女子了。

據(jù)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傳,最為大曲,后主獨得其譜,乃與后變易訛謬,頗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聽。

她常彈奏后主的詞調(diào),極得后主贊美,這就是后主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把迷戀周后的情感,深宮香艷的情形,全部寫托出來。請讀他的《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種香閨韻事,兒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寫了出來。“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爛漫,多么嬌柔的兒女姿態(tài),以現(xiàn)代眼光看,固然不足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里,那就夠奇特的了。

周后的多情,感動了后主的詞筆,后主的詞筆,介紹了多情的周后給千古瞻仰,文學(xué)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是情感的交流,在這里完全得到印證了。

人生總沒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總要有一天降臨到最歡樂的人們身邊的。當后主二十八歲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癡。然而,周后終被秋風(fēng)吹去了,其時,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喪考妣,且將投井以殉,賴救之獲免。又自制誄詞數(shù)千言,皆極酸楚。

對后主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后來將她葬于懿陵,謚號昭惠,從下面詞中,可以看到后主那時的心情。請看下面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fēng)。

這首詞表達了后主對周后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底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的大國,拖到悲哀凄慘的境域里來,于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zhuǎn)變?yōu)椤盀檎l和淚倚欄桿”、“秋風(fēng)多……夜長人奈何”的凄慘調(diào)子,以后家破國亡,更給他許多詞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艷的詞,死后又影響后主做感傷悲切的詞,這種功績,是后人應(yīng)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jié)著不解緣的;幾多偉大文藝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為題材,為背景的?!都t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十二副釵”都是絕代佳人。

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yīng)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學(xué)來。后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后世推崇在一切帝王們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

引得鳳凰棲的詩句

1. 關(guān)于鳳凰棲梧桐的詩句

關(guān)于鳳凰棲梧桐的詩句 1.關(guān)于梧桐樹的詩句

《鳳歸云》 ——唐·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云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寄鄧志宏》 陸游 三徑從來半草萊,席門那為故人開, 自慚不是梧桐樹,安得朝陽鳴鳳來。

《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嗚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杜甫《秋興》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卑拙右住冻跞雿{有感》:“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陸游《寄鄧志宏》:“自慚不是梧桐樹,安得朝陽鳴鳳來?!薄?/p>

2.山間溪流林中梧桐的詩詞

別李郎中 薛濤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凄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大雨苗蘇 曾幾一夕驕陽轉(zhuǎn)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立秋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采桑子 馮延巳洞房深夜笙歌散,簾幕重重。

斜月朦朧,雨過殘花落地紅。昔年無限傷心事,依舊東風(fēng)。

獨倚梧桐,閑想閑思到曉鐘。梧葉兒 元無名氏秋來到,漸漸涼,寒雁兒往南翔。

梧桐樹,葉又黃。好凄涼,繡被兒空閑了半張。

卜算子 斷腸 夏完淳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jié)不成,翻就相思結(jié)。

十二玉闌干,風(fēng)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夏日書帳 陳淑蘭簾幕風(fēng)微日正長,庭前一片芰荷香。人傳郎在梧桐樹,妾愿將身化鳳凰。

秋夜 陳文述梧桐葉底見銀河,露氣當窗冷碧羅。四壁蟲聲兩行雁,不知何處得秋多。

句 孟浩然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

芳草渡 馮延巳梧桐落,蓼花秋。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fēng)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頭。燕鴻遠,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鉤,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虞美人 馮延巳碧波簾幕垂朱戶,簾下鶯鶯語。

薄羅依舊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難論。鳳笙何處高樓月,幽怨憑誰說?須臾殘照上梧桐,一時彈淚與東風(fēng),恨重重。

虞美人 馮延巳畫堂新霽情蕭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嬋娟,梧桐雙影上朱軒,立階前。

高樓何處連宵宴,塞管吹幽怨。一聲已斷別離心,舊歡拋棄杳難尋,恨沉沉。

采桑子 李煜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相見歡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鷓鴣天 李清照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清平樂 晏幾道幺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猶恨春心難寄。

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

行香子 晏幾道晚綠寒紅,芳意匆匆。惜年華、今與誰同。

碧云零落,數(shù)字征鴻??翠旧彽?,宮扇舊,怨秋風(fēng)。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想天教、離恨無窮。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有消魂處,明月夜,粉屏空。清平樂 晏殊金風(fēng)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夜坐 張耒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fēng)尚有聲。解連環(huán) 吳文英暮檐涼薄。

疑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漸夜久、閑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夢遠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掩練[1]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

抱素影、明月空閑,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

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鷓鴣天 周紫芝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調(diào)寶瑟,撥金猊。

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菩薩蠻 朱淑真秋聲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蕭索。欹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起來鉤翠箔,何處寒砧作。獨倚小闌干,逼人風(fēng)露寒。

秋夜 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清江引 錢霖恩情已隨紈扇歇,攢到愁時節(jié)。梧桐一葉秋,砧杵千家月,多的是幾聲兒檐外鐵。

列女操 孟郊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定西番 韋莊挑盡金燈紅燼,人灼灼,漏遲遲,未眠時。

斜倚銀屏無語,閑愁上翠眉。悶殺梧桐殘雨,滴相思。

更漏子 溫庭筠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行香子 李清照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guān)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fēng)。

憶秦娥 李清照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保。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fēng)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聲聲慢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3.在中國古今詩歌中,丁香,芭蕉,梧桐的詩句

長相思,

長相思 ,長相思;

無邊細雨密如織,

猶記當初別離時。

淚滿衣襟絹帕濕,

人生聚散如浮萍,

音訊飄渺兩無情。

獨坐窗前聽風(fēng)雨,

雨打芭蕉聲聲泣,

遙請驚鴻問故人。

他鄉(xiāng)獨闖可安否,

莫忘遠方思友人。

七律·無題(雨打芭蕉葉帶愁)雨打芭蕉葉帶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馨蘭意望香嗟短,迷霧遙看夢也留。 行遠孤帆飄萬里,身臨亂世悵千秋。 曾經(jīng)護花惜春季,一片癡情付水流。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

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丁香沒想到。

4.中國詩詞有關(guān)梧桐的詩詞

.《梧桐》【唐】戴叔倫

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

廣葉結(jié)青陰,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2.《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聲聲慢》【宋】李清照

5.描寫秋天梧桐樹的詩句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宋】李清照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立秋》【宋】劉翰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相見歡》【唐】李煜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鷓鴣天》【宋】周紫芝

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寒閨怨》【唐】白居易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更漏子》【唐】溫庭筠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fēng)催襯梧桐落。--《憶秦娥》【宋】李清照

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清平樂》【宋】晏幾道

6.贊美秋天梧桐樹的詩句

牛叢 【題朝陽巖】 躡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fēng)好浪花低.洞名獨占朝陽號,應(yīng)有梧桐待鳳棲.

薛能 【秋題】 獨坐東南見曉星,白云微透泬寥清.磷磷甃石堪僧坐,一葉梧桐落半庭.

邵謁 【漢宮井】 轆轤聲絕離宮靜,班姬幾度照金井.梧桐老去殘花開,猶似當時美人影.

陸龜蒙 【野井】 朱閣前頭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過.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銀瓶素綆何.

羅隱 【聽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處聞.大底曲中皆有恨,滿樓人自不知君.

和凝 【宮詞百首】 天籟吟風(fēng)社燕歸,渚蓮香老碧苔肥.夜來霜墜梧桐葉,諸殿平明進御衣.

李中 【春閨辭二首】 塵昏菱鑒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玉塞夢歸殘燭在,曉鶯窗外囀梧桐.

滕潛 【鳳歸云二首】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枝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花蕊夫人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楊柳陰中引御溝,碧梧桐樹擁朱樓.金陵城共滕王閣,畫向丹青也合羞.

姚月華 【楚妃怨】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瓶秋水冷.

劉媛 【長門怨】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淚痕不學(xué)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趙虛舟 【戲贈】 砌下梧桐葉正齊,花繁雨后壓枝低.報道不須鴉鳥亂,他家自有鳳凰棲.

張窈窕 【春思二首】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來花發(fā)最高枝.若教不向深閨種,春過門前爭得知.

薛濤 【別李郎中】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凄涼.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尚顏 【秋夜吟】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枉道一生無系著,湘南山水別人尋.

修睦 【松】 細韻颼颼入骨涼,影兼巢鶴過高墻.盤根一種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長.

李嶠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定謚芳聲遠,移封大國新.巽宮尊長女,臺室屬良人.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龍輀非厭翟,還輾禁城塵.

孟郊 【琴曲歌辭·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薛奇童 【相和歌辭·怨詩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里,簾外欲黃昏.

常建 【江上琴興】 江上調(diào)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崔曙 【山下晚晴】 寥寥遠天凈,溪路何空蒙.斜光照疏雨,秋氣生白虹.云盡山色暝,蕭條西北風(fēng).故林歸宿處,一葉下梧桐.

李白 【贈崔秋浦三首】 吾愛崔秋浦,宛然陶令風(fēng).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山鳥下廳事,檐花落酒中.懷君未忍去,惆悵意無窮.

李白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李白 【代秋情】 幾日相別離,門前生穞葵.寒蟬聒梧桐,日夕長鳴悲.白露濕螢火,清霜凌兔絲.空掩紫羅袂,長啼無盡時.

薛奇童 【楚宮詞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里,簾外欲黃昏.

杜甫 【送賈閣老出汝州】 西掖梧桐樹,空留一院陰.艱難歸故里,去住損春心.宮殿青門隔,云山紫邏深.人生五馬貴,莫受二毛侵.

楊巨源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徹】 清明千萬家,處處是年華.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結(jié)云綺,游陌擁香車.惆悵田郎去,原回煙樹斜.

7.誰有關(guān)于寫“梧桐”的詩句啊

常見詩句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fēng)尚有聲。金風(fēng)細細,葉葉梧桐墜。

酒闌人散草草,閑階獨倚梧桐。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這里我列一首:李煜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 [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2]離愁:指去國之愁。 [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xiàn)的則應(yīng)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 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

“無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

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

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

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jié)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來表現(xiàn)離愁時,或?qū)懗钪?,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qū)懗钪L,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qū)憫僦?,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qū)懗钪?,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nèi)心深處,無法驅(qū)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jié)合自身的體驗而產(chǎn)生同感。

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嗚矣,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杜甫《秋興》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白居易《初入峽有感》:“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陸游《寄鄧志宏》:“自慚不是梧桐樹,安得朝陽鳴鳳來?!?/p>

風(fēng)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白居易《長恨歌》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 牛叢 【題朝陽巖】 躡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fēng)好浪花低。

洞名獨占朝陽號,應(yīng)有梧桐待鳳棲。 薛能 【秋題】 獨坐東南見曉星,白云微透泬寥清。

磷磷甃石堪僧坐,一葉梧桐落半庭。 邵謁 【漢宮井】 轆轤聲絕離宮靜,班姬幾度照金井。

梧桐老去殘花開,猶似當時美人影。 陸龜蒙 【野井】 朱閣前頭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過。

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銀瓶素綆何。 羅隱 【聽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處聞。

大底曲中皆有恨,滿樓人自不知君。 和凝 【宮詞百首】 天籟吟風(fēng)社燕歸,渚蓮香老碧苔肥。

夜來霜墜梧桐葉,諸殿平明進御衣。 李中 【春閨辭二首】 塵昏菱鑒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

玉塞夢歸殘燭在,曉鶯窗外囀梧桐。 滕潛 【鳳歸云二首】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枝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花蕊夫人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楊柳陰中引御溝,碧梧桐樹擁朱樓。

金陵城共滕王閣,畫向丹青也合羞。 姚月華 【楚妃怨】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瓶秋水冷。 劉媛 【長門怨】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xué)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趙虛舟 【戲贈】 砌下梧桐葉正齊,花繁雨后壓枝低。

報道不須鴉鳥亂,他家自有鳳凰棲。 張窈窕 【春思二首】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來花發(fā)最高枝。

若教不向深閨種,春過門前爭得知。 薛濤 【別李郎中】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凄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尚顏 【秋夜吟】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

枉道一生無系著,湘南山水別人尋。 修睦 【松】 細韻颼颼入骨涼,影兼巢鶴過高墻。

盤根一種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長。 李嶠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

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定謚芳聲遠,移封大國新。

巽宮尊長女,臺室屬良人。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

龍輀非厭翟,還輾禁城塵。 孟郊 【琴曲歌辭·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

8.關(guān)于描寫梧桐樹的詩句

1.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聲聲慢》【宋】李清照2.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立秋》【宋】劉翰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相見歡》【唐】李煜4.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鷓鴣天》【宋】周紫芝5.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寒閨怨》【唐】白居易6.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更漏子》【唐】溫庭筠7.落日斜,秋風(fēng)冷。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梧桐影·落日斜》【唐】呂巖8.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

--《清平樂》【宋】晏幾道9.梧桐山上梧桐樹 ,梧桐樹上落鳳凰 ,梧桐引客來 ,山高任我登——原創(chuàng)1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11.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12.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fēng)催襯梧桐落。--《憶秦娥》【宋】李清照13.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掛綠毛幺鳳皇。--《詠梧桐》【清】鄭板橋14.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五代】李煜。

9.有關(guān)梧桐的詩詞

描寫梧桐的古詩詞如下:詠梧桐作者:鄭板橋 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掛綠毛幺鳳皇。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作者:納蘭性德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

摘花銷恨舊風(fēng)流。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

兩眉何處月如鉤?梧桐影·落日斜作者:呂巖 落日斜,秋風(fēng)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梧桐作者:戴叔倫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廣葉結(jié)青陰,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如下是詩中含有“梧桐”的詩詞:別李郎中 薛濤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凄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大雨苗蘇 曾幾一夕驕陽轉(zhuǎn)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立秋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采桑子 馮延巳洞房深夜笙歌散,簾幕重重。

斜月朦朧,雨過殘花落地紅。昔年無限傷心事,依舊東風(fēng)。

獨倚梧桐,閑想閑思到曉鐘。梧葉兒 元無名氏秋來到,漸漸涼,寒雁兒往南翔。

梧桐樹,葉又黃。好凄涼,繡被兒空閑了半張。

卜算子 斷腸 夏完淳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jié)不成,翻就相思結(jié)。

十二玉闌干,風(fēng)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夏日書帳 陳淑蘭簾幕風(fēng)微日正長,庭前一片芰荷香。人傳郎在梧桐樹,妾愿將身化鳳凰。

秋夜 陳文述梧桐葉底見銀河,露氣當窗冷碧羅。四壁蟲聲兩行雁,不知何處得秋多。

句 孟浩然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

芳草渡 馮延巳梧桐落,蓼花秋。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fēng)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頭。燕鴻遠,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鉤,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虞美人 馮延巳碧波簾幕垂朱戶,簾下鶯鶯語。

薄羅依舊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難論。鳳笙何處高樓月,幽怨憑誰說?須臾殘照上梧桐,一時彈淚與東風(fēng),恨重重。

虞美人 馮延巳畫堂新霽情蕭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嬋娟,梧桐雙影上朱軒,立階前。

高樓何處連宵宴,塞管吹幽怨。一聲已斷別離心,舊歡拋棄杳難尋,恨沉沉。

采桑子 李煜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相見歡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鷓鴣天 李清照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清平樂 晏幾道幺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猶恨春心難寄。

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

行香子 晏幾道晚綠寒紅,芳意匆匆。惜年華、今與誰同。

碧云零落,數(shù)字征鴻??翠旧彽颍瑢m扇舊,怨秋風(fēng)。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想天教、離恨無窮。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有消魂處,明月夜,粉屏空。清平樂 晏殊金風(fēng)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夜坐 張耒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fēng)尚有聲。解連環(huán) 吳文英暮檐涼薄。

疑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漸夜久、閑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夢遠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掩練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

抱素影、明月空閑,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

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鷓鴣天 周紫芝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調(diào)寶瑟,撥金猊。

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菩薩蠻 朱淑真秋聲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蕭索。欹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起來鉤翠箔,何處寒砧作。獨倚小闌干,逼人風(fēng)露寒。

秋夜 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清江引 錢霖恩情已隨紈扇歇,攢到愁時節(jié)。梧桐一葉秋,砧杵千家月,多的是幾聲兒檐外鐵。

列女操 孟郊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定西番 韋莊挑盡金燈紅燼,人灼灼,漏遲遲,未眠時。

斜倚銀屏無語,閑愁上翠眉。悶殺梧桐殘雨,滴相思。

更漏子 溫庭筠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行香子 李清照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guān)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椗?,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fēng)。

憶秦娥 李清照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保。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fēng)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聲聲慢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

南唐后主李煜的詞

電子版李煜詞全集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

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

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

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

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

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

王,葬洛陽邙山。

后主前期詞作風(fēng)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xí)氣。國亡后在“日夕只

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

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

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

“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

》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敝劣谄湔Z句的清麗,音韻

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傳。現(xiàn)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

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其中較著名的二十幾首以前已由曉拂等人輸入,

我這次做了校對,并予補足,大體按寫作的時間順序排列。

方舟子,1996年12月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fēng)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

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

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

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

覺來更漏殘。

(一題溫庭筠作)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長相思

云一〔纟咼〕,玉一梭,

澹澹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fēng)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衷”中換邑)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氵宛〕。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后庭花破子

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

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或為馮延巳作)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

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黯度,

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閑沒個安排處。

(一題李冠作)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

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

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

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幃垂,

夢長君不知。

(一題溫庭筠作)

柳枝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fēng)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三臺令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fēng)切夜窗聲。

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fēng)月閑。

(一題鄧肅作)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fēng)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東風(fēng)惱我,才發(fā)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

碧闌干外映垂楊。

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庭空客散人歸后,畫堂半掩珠簾。

林風(fēng)淅淅夜厭厭。

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zhèn)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

金窗力困起還慵。

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櫻桃落盡春將困,秋千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在花枝。

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

(以下缺十二字)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鞠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

垂淚對宮娥。

虞美人

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烏夜啼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浣溪紗

轉(zhuǎn)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南唐后主李煜的佳作

李煜被王國維譽為“千古詞帝”

他成就最高的是詞

【謝新恩】

李煜

櫻花落盡階前月,

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

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

淚沾紅抹胸。

【九月十日偶書】

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tài),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xué)安仁卻自驚。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fēng)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zhì),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gòu)強名。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垂,夢長君不知。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fēng)。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fēng)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yīng)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fù)見嬌姿,佳節(jié)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fēng)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shù)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y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tài)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李煜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yīng)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病態(tài)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fù),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jīng)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xiāng)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野客叢談》)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

相留醉(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浣溪沙】

轉(zhuǎn)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望江南】

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三臺令】

李煜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fēng)切夜窗聲。

【采桑子】

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fēng)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fēng)惱我,才發(fā)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李煜

東風(fēng)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李煜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漁父】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子夜歌】

李煜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菩薩蠻】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李煜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李煜后一個字怎么讀!歷史是怎么評價這個人的

煜 yù

一個命運的捉弄,錯生帝王家一次任性的出走,誤結(jié)識敵友一段意外的邂逅,就此情深種一場宮廷的變革,踏上不歸路你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又通音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無奈命運弄人,你玩物喪志、奢靡生活、崇尚神佛,也是刻于史卷宗上的亡國之君。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李后主李煜

(937-978)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沒有年號,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據(jù)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fēng)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后主前期詞作風(fēng)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xí)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敝劣谄湔Z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傳?,F(xiàn)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2.生平】

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崩瞽Z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yè),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并立李煜為太子監(jiān)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p>

971年宋軍滅南漢后,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開封時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領(lǐng)軍隊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shù)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fēng)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p>

據(jù)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因其“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說是毒死,記載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 李煜死后,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

【3.藝術(shù)成就】

李煜在藝術(shù)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后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對其的畫,宋代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惜無書畫傳世于后。

李煜的詞的風(fēng)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fēng)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xí)氣。根據(jù)內(nèi)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fēng)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后主。而學(xué)術(shù)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fā),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后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后世尊稱他為“詞圣”。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現(xiàn)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內(nèi)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shù)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保ā度碎g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后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xiàn)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shù)特色。

④在風(fēng)格上有獨創(chuàng)性?!痘ㄩg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fù)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cè)嶂?,確是不同于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zhì)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保ā稖O水亭雜說》)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F(xiàn)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犊S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xiàn)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jù)近代多數(shù)學(xué)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詳。事跡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九月十日偶書】

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tài),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xué)安仁卻自驚。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zhì),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gòu)強名。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fēng)。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fēng)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yīng)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fù)見嬌姿,佳節(jié)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fēng)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shù)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y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tài)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李煜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yīng)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病態(tài)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fù),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jīng)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xiāng)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野客叢談》)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又】

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又】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又】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浣溪沙】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又】

轉(zhuǎn)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又】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 又】

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三臺令】

李煜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fēng)切夜窗聲。

【采桑子】

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李煜

東風(fēng)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采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李煜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子夜歌】

李煜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又】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又】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李煜

曉月墜,宿云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幾樹驚秋徐晟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幾樹驚秋什么意思、幾樹驚秋徐晟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2096.html

“幾樹驚秋徐晟,幾樹驚秋什么意思” 的相關(guān)文章

獨坐敬亭山被人稱為什么呢(獨坐敬亭山被譽為什么)

獨坐敬亭山被人稱為什么呢(獨坐敬亭山被譽為什么)

敬亭山被古代人稱為什么 江南詩山——自南齊謝脁《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shù),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nèi)外。獨坐敬亭山的全...

詩人為什么要低頭愧野人(詩人為什么要低頭愧野人呢)

詩人為什么要低頭愧野人(詩人為什么要低頭愧野人呢)

古詩賞析獨酌成詩 詩人為什么要“低頭愧野人” 共被微官縛,低頭愧野人 不必悲嘆,人生,世界,本來就有很多約束,人人完美,事事完滿,那又有什么值得奮斗,你已經(jīng)為多難的民族奔走疾呼了許久,也許如果你努力行動,可以幫到你所能見到的一兩個人,但思維和意識,又豈容你分心去行動,那就不純潔了--你的感情對...

為什么用箭當用長(用箭當用長還是讀長)

為什么用箭當用長(用箭當用長還是讀長)

前出塞中寫道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請你從物理的角度解釋一下這是為什么呢 強度越大,彈力就越大,箭矢得到的動能就越大相同箭矢越長,質(zhì)量越大,所受風(fēng)力等外界因素改變的誤差距離越小,而且如果箭不夠長,可能導(dǎo)致箭桿搭不到弓上 詩歌賞析 《前出塞》中寫道“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請你從物理角度解釋一下,這是為...

李商隱為什么寫瑤池的簡單介紹

李商隱為什么寫瑤池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商隱為什么寫瑤池,以及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商隱的《瑤池》所要表達的是什么? 瑤池 作者: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1,黃竹歌聲動地哀2。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3? 全部注釋 1.瑤池阿母:...

王安石為什么要寫泊船瓜洲(王安石為什么要寫泊船瓜洲的故事)

王安石為什么要寫泊船瓜洲(王安石為什么要寫泊船瓜洲的故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安石為什么要寫泊船瓜洲,以及王安石為什么要寫泊船瓜洲的故事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安石為什么寫《泊船瓜洲》快! 首先想理解《泊船瓜洲》這首詩的意思,必須把該作品的寫作時間弄明白,這樣有助于讀者了解該...

為什么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說好讀書)

為什么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說好讀書)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為什么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五柳先生說好讀書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五柳先生為什么 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币馑?..

游俠列傳為什么以惜哉結(jié)束(游俠列傳出自史記嗎)

游俠列傳為什么以惜哉結(jié)束(游俠列傳出自史記嗎)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游俠列傳為什么以惜哉結(jié)束,以及游俠列傳出自史記嗎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游俠列傳 惜哉是什么意思 這個惜是針對上句來的。上句的原意是人以榮名為飾表,難道有盡頭嗎?所以才引發(fā)感慨之“惜”。補充:這句話不是...

將在詞林哪個韻部(古詩詞韻部)

將在詞林哪個韻部(古詩詞韻部)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將在詞林哪個韻部,以及古詩詞韻部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詞林正韻》簡介 《詞林正韻》分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一共是十九個韻部。 作者 (清代)戈載。 實際上作者是依據(jù)前人作詞用韻的情況歸...

相思的詩句愿君還是勸君哪個對(勸君的詩句有哪些)

相思的詩句愿君還是勸君哪個對(勸君的詩句有哪些)

很多朋友對于相思的詩句愿君還是勸君哪個對和勸君的詩句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王維相思詩句愿君與勸君區(qū)別? 愿君,說明是一種希望。勸君,說明是一種行為。相比而言,內(nèi)心的希望,沒有強制性,不給對方造成壓力,所以感覺更美好。相思作者:王維紅豆生南國,...

七步詩曹植哪個朝代的(曹植的七步詩是什么?)

七步詩曹植哪個朝代的(曹植的七步詩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七步詩曹植哪個朝代的,以及曹植的七步詩是什么?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七步詩的作者 曹植簡介 1、《七步詩》的作者是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與武...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